2011年,来自苏州的华先生加入上海交响乐团会员俱乐部,成为首位会员,编号001。

此后10年间,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加入其中。上交会员俱乐部不仅见证了上海古典乐迷群体的日益壮大,更成为城市古典音乐生态成熟变迁的一个缩影。

到今年11月,上交会员俱乐部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乐团推出贯穿整月的“馄饨皮粉丝月”系列活动,让热爱古典音乐的人们相聚在一起,回顾这些年大家共度的上交岁月。

上海交响乐团长什么样(从湖南路到复兴中路)(1)

今天上午,在“粉丝月”系列活动之“团长见面日”上,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著名钢琴家左章,与一众乐迷,在百丽宫影城的杜比全景声中,一起聆听了上海交响第二张全球发行的DG唱片《大地之歌》。

这也是上海首次在影院环境中欣赏杜比全景声格式的古典音乐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周平团长还与三位会员代表,共同回顾了难以忘怀的音乐瞬间,引起不少共鸣。

上海交响乐团长什么样(从湖南路到复兴中路)(2)

古典音乐乐迷群像

早期的上海交响乐团位于湖南路105号,老乐迷都是在那个有些狭小却也亲密感十足的空间里,从几块钱的演出票买起,成为上交头号粉丝的。

2014年,上交迁址至复兴中路1380,以其建筑外形获得了“馄饨皮”的昵称。乐迷们终于不用奔波在市内各大院团音乐厅,得以在高质量的固定空间里欣赏室内古典音乐的魅力。

上海交响乐团长什么样(从湖南路到复兴中路)(3)

早期在上海音乐厅门口买交响乐演出票的观众

来自意大利的阿列(Andrea), 2005年来到上海,2006年开始在各个音乐厅听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

“我是在上海彻底喜欢上当代音乐的,我还记得2013年在湖南路室内乐中听到菲利普·格拉斯时的震惊,特别《三岛由纪夫传》音乐响起的时候。”

2014年上交迁至复兴中路后,阿列成为会员,“我深切地体会到上海交响乐团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以前上交在不同音乐厅的精彩演出就像一颗颗钻石,很漂亮但是很散,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后,这些钻石被穿起来成了一串耀眼项链。”

上海交响乐团长什么样(从湖南路到复兴中路)(4)

在今天的见面会上,几位上海“老乐迷”也纷纷回忆起和上交的缘分。

会员代表曹文炳,是一位以上海为傲的“老克勒”,作为俱乐部的资深会员,他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交响乐团带来的音乐盛事。

1985年,上交演奏贝多芬全套九部交响曲成为彼时上海的“现象级”演出,27岁的曹文炳与许多爱乐者围绕上海音乐厅旧址数圈排队。

36年后的今天,曹文炳依旧清楚地记着当时的票价“1.2元一张,全套4.8元,贝多芬交响曲引发了一阵’贝多芬热’。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我们很多人开始真正喜欢上了交响乐,走进古典音乐殿堂。”

上海交响乐团长什么样(从湖南路到复兴中路)(5)

16岁正在读高二的左伊向记者们介绍,别看自己年纪小,却已经是上交10年的老会员了。

这个每个周末都盼望着去湖南路105号听一场室内乐的小女孩,记忆最深刻的是音乐会开场之前的“抢位置游戏”。

据她回忆:“当时的座位是一排排老式的座椅,没有对号入座。所以我们要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以上去门口排队。有一次周末眼看时间来不及了,又打不到车,我和妈妈只能一路跑到演奏厅,那天晚上演的是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大键琴。现在上交的官方微博上还有一张照片,摄影师拍的第一排观众席中,有一个坐姿笔挺、目不转睛盯着舞台的小朋友,那就是我了。”

随后左伊还加入了上海夏季音乐节学生节日乐队,开了乐评公号,开始以多种身份延续着和古典音乐的故事。

上海交响乐团长什么样(从湖南路到复兴中路)(6)

小时候的左伊(中)

莫扎特盲盒,打开新的古典乐章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上海交响乐团会员和乐迷是我们无比珍视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们的专业和挑剔,与乐团的艺术标准一脉相承。”

从上海夏季音乐节、晚高峰音乐会,到疫情爆发后的在‘线’场系列音乐会,我们也从乐迷们身上看到了上海古典音乐环境的发展。

2014年,上海交响拥有自己的音乐厅后,“场团合一”的模式不仅让乐团演出告别居无定所,更让会员活动和各项服务变得更加丰富。

“有准备的聆听”让他们来听音乐会时有备而来、“大师不在台上”则邀请会员或是和王健一起掌勺私房菜、或跟着王之炅打太极。艺术家不再只可远观,音乐和生活也能得到很好的融合。

上海交响乐团长什么样(从湖南路到复兴中路)(7)

今年11月的“November”被上交很好地被拆解成了Nov. Member“馄饨皮粉丝月”,在一个月间推出二十多场不同活动,惠及会员和乐迷。

月底进行的国际残疾人日特别行动,通过打造残疾人友好剧场,让残障人士也能轻松出入“馄饨皮”;俱乐部特别推出的SSO观察局也在本月启动招募,邀请上交会员一起助力推广交响乐;此外,本月底还会发布明年即将推出的“莫扎特系列交响演出盲盒”活动,每个月一场演出,全年12场,每场均有莫扎特的曲目。观众可以提前知道的只有演出时间,出席的艺术家和演出曲目等信息都只能在演出现场揭晓。

上海交响乐团长什么样(从湖南路到复兴中路)(8)

周平介绍,今后每年上交都会选一个月作为“乐迷月”,举办不同的交流活动。在她看来,会员俱乐部是拓展和培养观众的途径之一,这是每个职业乐团都在努力践行的重要使命,无论是衍生品的研发还是各种活动的举办,都是在为观众提供一种除听觉以外的音乐陪伴。

2014年至今,上交的会员人数已经翻了几十倍。“我们希望,未来十年,可以在这座城市遇见更多热爱音乐的人。”

来源: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