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洲向来有“八大姓”之说,尽管文献中对这八姓没有进行排名,但基本上还是可以认定钮钴禄氏当排第一。因为钮钴禄氏这个姓中,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额亦都。

清朝家族排行榜(清代此家族堪称第一豪门)(1)

提到满洲八大姓,有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还是需要说明一下。八大姓中同一个姓氏也是有贵贱之分的,以佟佳氏而言,世居马察地方者为最著,赫舍里氏以世居都英额地方最著。同样钮钴禄氏一族,又以世居长白山者最著。

长白山系钮钴禄氏又分为不同的支系,《八旗满族氏族通谱》里面记载的钮钴禄氏,主要集中在弘毅公额亦都家族,包括他的直系以及远支同族。由此可见,额亦都家族是钮钴禄氏中最为显赫的。

额亦都和他十六个儿子

额亦都是清朝重要的开国功臣,隶满洲镶黄旗,也是最早归附努尔哈赤的。明万历八年,也就是努尔哈赤起兵前三年,路过嘉木湖村时,曾留宿在额亦都家中,额亦都就开始追随努尔哈赤。

清朝家族排行榜(清代此家族堪称第一豪门)(2)

之后,额亦都在统一满洲诸部落的战斗中表现出众。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元天命,设五大臣总理国政,额亦都为五大臣之一。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额亦都“凡攻城野战,皆以身先士卒,奋勇图功,身经百战,创痕遍体,威名四布,所向无敌”。

天命六年,额亦都病逝于辽阳,努尔哈赤亲临祭奠。崇德元年,皇太极追封额亦都为弘毅公,配享太庙。此后顺治、康熙、乾隆诸帝多有赐祭。

额亦都生有十六子,《钮钴禄氏弘毅公家谱》中收录的仅有十一子,分别是长子班席,三子车尔格、五子阿达海、六子达隆蔼、八子图尔格、九子图尔席、十子益尔登、十一子敖德、十三子超哈尔、十五子索欢、十六子遏必隆。其余五子可能因得罪或其他原因而未列入谱内。

清朝家族排行榜(清代此家族堪称第一豪门)(3)

额亦都的十六个儿子中,其中七个在清初时期的军事、政治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分别是车尔格、图尔格、益尔登、敖德、超哈尔、索欢、遏必隆,他们皆参加了清初一系列重大战役,在朝廷、八旗内担任重要职务,且被授予较高的世职、世爵。

额亦都后代名人辈出

根据钮钴禄氏家谱,以及相关的人物传记记载,额亦都家族本房在清初先后担任议政大臣的有14人,分别是益尔登、超哈尔、索欢、遏必隆、拉哈达、瓦岱、音德、阿灵阿、噶都、讷亲、阿里衮、特成额、丰升额、法良。

议政大臣具体是个什么职务呢?确切地说,议政大臣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属于“差”,清初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中枢机构,由诸王贝勒以及大臣组成,所以作为异姓能担任议政大臣的属于特例。

清朝家族排行榜(清代此家族堪称第一豪门)(4)

根据《八旗满族氏族通谱》统计,从后金时期一直到乾隆九年,额亦都家族中先后有18人在朝廷担任一品大员,官职包括:大学士、尚书、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仪事内大臣、将军、都统、总督等。额亦都直系之外,尚有远支同族,这些家族中,也有5人担任过一品大员。

一个家族中先后有23人担任朝廷一品大员,这在清代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此外,额亦都直系家族中,担任过二品官的有54人,所任职官,文官包括侍郎、内务府总管、巡抚、布政使等,武官包括总兵官、副都统、参领、护军统领、銮仪卫仪使、散秩大臣等。

三品官有69人,文官包括都察院副都御使、光禄寺卿等,武官包括前锋参领、护军参领、步军总尉、冠军使、翼长、陵寝总管、察哈尔总管等等。

清朝家族排行榜(清代此家族堪称第一豪门)(5)

清入关以前,额亦都家族成员对政治的参与主要体现在军事决策方面。入关后,额亦都家族的很多成员担任要职,在一系列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作用。

雍正、乾隆时期,额亦都家族很多成员在中央和地方担任重要职务,发挥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如策楞、讷亲、爱必达、阿里衮等。其中策楞(遏必隆孙)是乾隆朝名将,曾先后授福州将军、闽浙总督、广州将军、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川陕总督、四川总督、兵部尚书、定西将军等职。

除了一军功世袭外,额亦都家族成员还参加科举考试,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共有进士4名。至于三品以下官员,由于数量太多无法统计,保守估计额亦都一族,五品以上文武官员至少有500人。

清朝家族排行榜(清代此家族堪称第一豪门)(6)

额亦都家族属于典型的军功家族,其发展源于先祖的卓著军功,子孙后代往往在朝廷担任高品官员,且延续性较强。但乾隆以后,其家族很少有出色的将领,这一方面与清朝由战乱走向稳定的大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应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古话,其家族也逐渐走向没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