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生于辽宁新宾的赫图阿拉城,他是明王朝的掘墓者,也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他10岁丧母离家;15岁在辽东总兵李成梁帐下当兵,18岁在抚顺城与佟春秀结婚,育有二子一女;25岁回到赫图阿拉城,被明廷授为建州左卫指挥使;30岁受封为建州都督佥事;37岁晋升为女真都督、龙虎将军;58岁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开始与明王朝割据辽东,后定都沈阳,天命十一年(1626),68岁病逝。 清王朝建立后,尊其为清太祖。

努尔哈赤悲惨童年人生(揭开努尔哈赤少年生活神秘的面纱)(1)

努尔哈赤是改变东北女真历史的英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东北疆域内让朝鲜王国、蒙古诸部俯首称臣的人杰。

他的成功,受惠于他对中华文化的尊崇和感悟,加速了东北地区满汉民族的融合;

他的成功,得益于他对中华武功的敬畏和苦修,使他能够傲视群雄、威风八面;

他的成功,得益于他有名师启蒙,高人指点、贵人相助。

努尔哈赤的少年生活,基本没有史料记载。至于他去了什么地方,有人说他去了姥爷王杲的古埒城(新宾南扎木),有人说他去了辽东总兵李成梁家(辽阳城)当了书童;还有人说他跟着当地女真人进山挖参、采药到抚顺、开原官市上贩卖维持生活。

1978年,有人在吉林省浑江河口(今白山市)捡到一枚铜印和数枚铜钱,后被北京来的佟先生收走。

努尔哈赤悲惨童年人生(揭开努尔哈赤少年生活神秘的面纱)(2)

1980年,在浑江河口的浑江市党校院内挖出了六耳铁锅、铁车輨、铁铧、铁犁、铁刀、铁叉等物品,经通化地区文物部门鉴定为金代文物。附近居民还在此地捡到过铜镜、铜簪、铜盆、铜碗等物件。

努尔哈赤悲惨童年人生(揭开努尔哈赤少年生活神秘的面纱)(3)

1995年,我到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松花砚遇见了当年收购铜印的佟先生去鉴定铜印。经故宫付秉泉研究员鉴定,发现于浑江河口的铜印为宋神宗时代的官印。此铜印边长5.4厘米,中柱高3.2厘米,印的正面为九叠篆字“通远军遮生堡朱铜记”;印背为“熙宁十年””少府监制”;印的侧面刻了一个“佟”字。十几枚铜钱也为宋代所制。佟先生讲,明代抚顺佟家在浑江河口建过老营,努尔哈赤10岁时在那里被佟家收养,生活了五年之久。

努尔哈赤悲惨童年人生(揭开努尔哈赤少年生活神秘的面纱)(4)

回到白山,我又踏查了老营现场,查看了当年出土的文物,初步确定了“佟家老营”的存在。

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中心承担了长白山地区地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调查项目,对长白山火山地质、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踏查吉林的“佟家老营”遗址;辽宁抚顺“佟养性、佟养正”墓地、新宾“赫图阿拉城”;察看辽阳出土的明代佟家十几块墓碑、墓志,走访佟氏研究所佟明宽所长,收集到了有关努尔哈赤和佟家的大量史料。

抚顺佟家,祖籍在甘肃陇西,汉族。其先人在宋神宗时期因抗击西夏有功得到朝廷赐封,举家迁入汴京(今河南洛阳)。后随徽宗、欽宗二帝来到东北,定居在五国头城(今黑龙江依兰),被金将招为女婿,其后代成为东北混血女真。明时,一支族人迁到开原,重回汉籍。

生活在抚顺城的佟恩,曾祖父佟昱是抚顺城首任备御将官。佟恩在抚顺育有三子:佟登、佟进、佟暹。1542年,佟恩在参加剿匪战斗中阵亡(实际未死,被女真人救起),夫人宁氏带着三个孩子逃到辽阳,后得到朝廷抚恤。

佟登,1525年生,18岁到蓟镇参军,28岁夺得武状元,在蓟镇从备御、游击、参将到副总兵,后调山西升为总兵官。1563年,佟登带兵进京“勤王”,击溃了犯境的蒙古兵,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赐,转任辽东总兵官。在辽东任上,对后来的总兵李成梁有知遇之恩,亦因其放过造反的女真和为父修建老营被朝廷降职调离。十年后,又为甘肃总兵、中军都督佥事、都督同知,官至从一品。1564年,佟登在抚顺剿匪,遇到了父亲佟恩(未死再婚),见到了佟逢(同父异母弟)、佟春秀(佟逢女儿)。佟登答应佟恩不剿杀建州女真的条件是“父子相认不相称,佟逢不能进佟氏族谱”,并答应为佟恩在长白山下建一座老营,让他颐养天年。

佟家老营于1566年建成,由佟恩的侄儿佟远打理。

佟远,1535年生于抚顺,18岁到哥哥佟登手下当兵,因为武艺高强,28岁升至总兵府裨将、佟登的卫队长。负伤后回到抚顺城,负责建设老营、打理老营生意。1569年秋,佟远在山中救下努尔哈赤和另外两个孤儿,三人被佟登收养,取名佟罕、佟敦、佟盛。后努尔哈赤被佟远收为义子,传授其中华武功。

佟逢(佟恩之子,佟春秀之父),极具文学天赋。1564年考取“举人”后,由于佟登的原因,佟恩拒绝他去京城参加“会试”,使其壮志未酬。在老营,佟逢收努尔哈赤为徒,努尔哈赤与女儿佟春秀同窗共读,后来结为夫妻。佟逢对努尔哈赤的培养可谓尽其所学、不遗余力,使得努尔哈赤受用一生。

努尔哈赤少年时期,在佟家老营师从佟远、佟逢,学到了汉文化的精髓和传世的武功,对他以后到李成梁帐下参军征战、抚顺娶妻生子、回族城开始统一女真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白山,天地有灵,浑江水,润育人杰,恰少年,努尔哈赤,东北域,尽显英雄。(作者:董佩信)

努尔哈赤悲惨童年人生(揭开努尔哈赤少年生活神秘的面纱)(5)

简介:董佩信,吉林省白山人,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吉林大学工程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理学硕士,现于国土资源部沈阳地志矿产研究所工作。自1986年起追随蒋力华、张福有先生研究长白山历史文化及松花石砚,编写了松花石地质报告,先后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共同开发复制清宫御用砚,成为国内授权复制第一人。2004年,编写了国内第一部介绍松花石砚的专著《大清国宝——松花石砚》;2014年,为《长白山地质旅游专辑》总撰稿人;2015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史料收集,实地考察,文物、墓碑考证,《佟家老营》成为加入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的献礼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