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以帝王入本纪。项羽曾经宰割天下,但自己并没有称帝,只是自封为“西楚霸王”,还是一个地方诸侯,可为什么会被列入“本纪”呢?这是因为司马迁对项羽的特别偏爱和敬重,所以破例提升一格。

司马迁喜欢项羽可能有跟刘汉王朝过不去的意思,但更多的却是由于对这个失败了的英雄的认同和敬慕。在后世文人墨客的笔下,项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深切同情和热烈赞颂的,如李清照《夏日绝句》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表达了对项羽的崇敬和怀念。

分析项羽的英雄性格(意志自由而有大气象)(1)

性格决定命运。司马迁由于异常关注个体的命运,所以也特别留意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项羽本纪》在文章开始记载了项羽的几件小事,能说明项羽的性格。

第一件是学习: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灭六国之前,项氏为楚贵族,世代为将军。秦统一后,叔父项梁带着项羽逃隐民间,作为贵族,当然要学习。所谓“学书”就是学认字、写字。识字除了作为贵族的修养之外,在秦朝以法治国的政治背景下,还可以获取吏职,因为要记住法律条文就得识字。项羽无心学字,可以理解;改学剑,因为项氏“世世为楚将”;再改为学兵法,因为“一人敌”不比“万人敌”。这应该使叔父项梁感到高兴,因为项羽不但能继承家族的传统,还有其更高的理想。

分析项羽的英雄性格(意志自由而有大气象)(2)

但项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这是为什么呢?项羽喜欢“万人敌”,可能只是因为气质相通,并不是出自承担家族理想的责任,否则不会“不肯竟学”。这个故事,只能说明项羽随心所欲,不喜欢接受任何约束和教导,也说明他并不在意所谓理想等社会价值或规范。

再看一个例子,就是秦始皇游会稽时,项羽目睹其车驾仪仗之盛,曰:“彼可取而代也。”后人常将这句话和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相提并论,认为它们表达了相同的理想。但这个看法是不对的。刘邦的话可以说反映了一种理想,它将秦始皇看做是一个榜样,确定了奋斗的目标,体现了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规划。

分析项羽的英雄性格(意志自由而有大气象)(3)

而项羽的话则不然,它的意思首先是不服气,是无所畏惧,可以随时取而代之,所以其第二层意思是能放得下,不艳羡现实的辉煌,所以也不会时时挂怀于心。项羽的话反映的只是一种性情。实际上,项羽在最成功的时候,也没有称帝。这就与刘邦有很大的差别。

结合此后的表现,我们从这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项羽并没有一个确切的人生目标,所以没有谋划,也不会拘泥于任何现实,只是随心所欲。可以说,项羽是一个天真的人,一个有着强烈自由意志的人。但是,项羽并没有完全漠视“万人敌”的本领和秦始皇的车驾辉煌,而是颇有感觉,能放得下说明它不是一种人生的理想,那么,它表达了一种人生气象或境界。意志自由而有大气象,这就是项羽的人格。

分析项羽的英雄性格(意志自由而有大气象)(4)

项梁起事时,项羽在郡守府中“拔剑斩守头”,独自“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项羽以次将身份随宋义救赵,宋义半道拖延不前,项羽“即其帐中斩宋义头”,“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于是被推为“假上将军”。

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能看到项羽自由自在、无所顾忌的性格和强烈的个人意志,以及其爆发出来的令人畏惧的力量。宋义被杀前似乎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当时,项羽劝说宋义早日救赵,而宋义自诩谋略,要俟其两败俱伤,但这说服不了项羽,于是宋义下令“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分析项羽的英雄性格(意志自由而有大气象)(5)

这三个比喻,暗示了项羽像动物一样靠本能直觉行事,不懂谋划,没有智慧,这其中既有鄙夷,又有畏惧,所以,一定要除之而后快。结果是谋划没有直觉反应快,项羽杀了宋义,这才有了著名的巨鹿之战。

【三川文汇 发现美 遇见真】欢迎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