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年6月18日),是第四个“贵州生态日”。

从2017年起,贵州将每年的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期间将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推出一批贵州生态旅游线路,教育引导全省人民增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增强发展绿色经济和打造绿色家园意识,共同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2020年,贵州生态日的活动主题为“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

我们如何做到践行生态文明 我们可以做什么(1)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

生态文明的践行者、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做起,

践行生态理念、共建绿色家园呢?

↓↓↓

增强生态文明自觉意识

积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自觉学习环境保护、节水护水知识,增强生态文明自觉意识。

我们如何做到践行生态文明 我们可以做什么(2)

志愿者参观贵阳生态科普馆。骆文文摄影

我们如何做到践行生态文明 我们可以做什么(3)

志愿者开展巡河。骆文文摄影

在“6·18贵州生态日”到来之际,6月16日,由团省委、贵州省精神文明办、省民政厅、省水利厅、省志愿者协会主办,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省青少年维权中心)、省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承办,省直属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协办的“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2020年“贵州生态日”志愿服务活动在贵阳生态科普馆举行。团省委、省直工委、“青清河”保护河湖志愿者,高校生态环保志愿者,民间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50余人参加。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我们如何做到践行生态文明 我们可以做什么(4)

贵阳市社区内设置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宣传栏。图片来源: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为切实增强做好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先后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贵州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试行)》。配合制定《贵州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其中重要章节。制定《贵州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设施配置指南》,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分类设施配置、分类收运车辆、分类作业和分类标志等内容。结合工作职责,就进一步推进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导各地进行分类系统建设及试点片区打造建设等方面,书面致函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工作建议。

目前,全省9个市(州)均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并印发,贵阳市正进行3049个试点片区的打造建设,其余市(州)中心城市均启动了试点片区的打造建设工作。此外,全省城市(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101座,处理总规模2.4万吨/日,设市城市和县城全部具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守护蓝天净土碧水

积极倡导宣传减霾、减塑、减排和资源节约等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们如何做到践行生态文明 我们可以做什么(5)

为倡导绿色家庭、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贵阳市花溪区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在燕楼镇积极开展“做好垃圾分类,创建绿色家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画册、倡议书,现场讲解垃圾分类小知识等方式,大力倡导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号召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从,践行垃圾分类和低碳生活等环保理念,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上的实践探索,为我们明天的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不仅金山银山会源源不断,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愁也将被永远镌刻在祖国的山川河流。

作为生态环境的受益者,爱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践行生态文明,让绿水青山成为多彩贵州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作者:杨婕

编辑:向滟伶

编审:罗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