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原文】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书写】

李白登宣城谢朓楼(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1)

李白登宣城谢朓楼(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2)

李白登宣城谢朓楼(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3)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

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李白登宣城谢朓楼(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4)

【注释】

①江城:指宣城。宣城有宛溪、句溪二水绕城流过,故称“江城”。②山:指陵阳山。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诗》有“陵峦抱江城”句。③两水:指宛溪和句溪。④双桥:据《江南通志》,宛溪上有凤凰、济川两桥,隋开皇时建。⑤“人烟”两句谓秋日人家炊烟升起,衬托柚橘,使之带上寒意,秋天柘枯黄之色染于梧桐,使之显得苍老。谢朓《宣城郡内登望》:“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⑥“谁念”两句谓谁能想到今天北楼之上有人独自对着秋风怀念着谢朓呢?

李白登宣城谢朓楼(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5)

【赏析】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怀旧诗,前面主要内容是写景状物,描写了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而在最后点明怀念谢脁,抒发了诗人对先贤的追慕之情。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

谢朓北楼,亦称谢公楼,唐时改为叠嶂楼,是南齐时谢任朓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时所建。谢朓,字玄晖,是六朝南齐的重要诗人,与六朝南宋诗人谢灵运分别称为大谢、小谢。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可见对小谢的诗歌很推崇,也很受他的诗风的影响。天宝十三载(754)中秋节后,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登上北楼,写下了这首五律,全诗描写了宣城谢朓楼一带的秀美景色,同时表露出对谢朓的深切怀念。

李白登宣城谢朓楼(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6)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一直处于失意之中,他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只能寄情山水,怀念古人,向大自然倾诉他的心声。当他再次来到宣城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触景生情。相似的经历,使诗人更加怀念谢朓,但是又有谁能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呢?全诗有景有情,情因景而生,情随景而变,情景交融,铸造了全诗清凉的意境。

本诗虽是咏秋抒怀之作,但写秋气寒而不栗,抒情怀悲而不哀,没有颓唐、绝望的情绪,这正是李白奋发、乐观胸襟的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到盛唐诗风乐观、昂扬气象的投影。例如“人烟”、“秋色”两句,虽写了“寒”、“老”的境界,然而却给人以高度的美感享受,令人深思遐想。

李白登宣城谢朓楼(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