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1)

自清代一直到今天,北京城内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旗人后代,他们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自幼接受的除汉人文化外,还有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满族文化。这一点在今天早已不明显,但在有清一代,京城里的京旗子弟却在长时间的生活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京旗文化,是多种文化杂糅而成的。就春节而言,他们与汉族的春节相比,凸显出了些许满族特色。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2)

旗人

一、除夕夜之前的准备工作

自京旗在北京生根发芽之后,他们独特的旗人文化便不可避免地与汉人文化发生交流碰撞。尤其是清政府在政治、经济与文化层面,实行对汉人王朝的全方面继承,导致他们的满族特色尽管得以传承下来,但强大的汉文化还是占据了绝对意义上的主导地位,汉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也由此进入了满人的世界当中。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3)

老北京的旗人女性

除夕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旗人将春节的开始称作“封印”,“封印日”即意味着旗人可以开始准备过年了。那么何谓“封印日”呢?具体说来就是钦天监测算出的从腊月十九至二十二这四天当中最吉祥的一天,就是“封印日”,这一天开始各官府就可以把官印“封印”了,官吏还可以开宴席庆祝春节假期的到来,各私塾也可以放年假了,意为春节假期的开始。

“封印日”之后,便可以开始准备年货了。一般来说,封印日大多集中在腊月二十二这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三就可以称作是年节的第一天。这一天旗人往往会“祭灶”,黄羊是人们上供祭灶的最佳祭品。一般旗人无法承担一整只黄羊的费用,他们大多用灶糖、水果与喂马草料用作祭品,其中的草料是供灶王爷在路上喂马使用的。宫中则不用担心花费问题,一般用上等的专供黄羊用作祭品。在这一天,有的旗人已经开始燃放烟花鞭炮了,鞭炮一响,整个北京城的年味就出来了。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4)

祭灶

祭灶之后,旗人要开始张贴对联、门神,并在门口悬挂自己制作的灯笼。不同于汉人尚红,旗人的对联一般是白纸为底,仅用红色与蓝色作为镶边的颜料,就连紫禁城里也多以白纸为对联底。张贴完对联后,旗人就可以根据钦天监的测算选定吉日进行“扫房”即打扫房屋了。此外因为一般旗人在初一至初五不能开火,所以他们还要备好过年所需要的食物。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5)

写在红纸上的春联

二、除夕夜

大年三十是春节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京城内的王公贵族开始互相赠送礼物串门。在寻常旗人家,虽然不用像显赫家庭那般讲规矩,但这一天晚辈也要给长辈赠送礼物,最好还要赠送一个苹果,寓意“平安辞岁”。在除夕当晚,京城的旗人大多有着“祭佛”与“祭祖”两项重大活动,家中有佛堂的要先在佛堂里祭拜佛祖,然后再前往家中宗祠祭拜祖先。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6)

今天的满族祭祖

祭拜佛祖与祖先之后,则是家族内部的行礼,正如同今日一样,家中的晚辈要先向长辈依次行大礼,随后晚辈之间再互相行礼。行礼完毕后,晚辈会收到来自长辈的荷包,荷包里虽无多少钱,但却寓意“富贵吉祥”,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与祝愿。等过了凌晨十二点即辞旧岁结束后,人们开始放鞭炮烟花,以庆祝新年的到来,有的家里还会在庭院洒下碎芝麻并让人踩踏,意为驱逐鬼祟。这一切都结束了,人们会围聚一桌开始享用团圆饭。旗人在团圆饭上有几种讲究,一是一定要喝“屠苏酒”,二是一定要吃八宝饭与“煮素饽饽”,素饽饽也就是素馅饺子,一般以被旗人称之为“吉祥菜”的野菜马齿苋为馅。对贫穷的旗人家庭来说,能吃一顿素饽饽就是新年最开心的事情了。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7)

马齿苋

三、除夕后的新年活动

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这一天,旗人大家族中,仆人会在新年第一天拿着苹果给家里主人送去,主人要咬一口苹果,希望新年能够平安顺遂,这一习俗也被称作是“咬安”。这一天大家族里的旗人还要再带领晚辈拜佛祭祖,祭拜完毕后开始拜年串门。新年第一天的饮食十分讲究,一般早饭要吃年糕汤,中午则吃煮素饽饽与被称为“元宝汤”的馄饨,在饺子与馄饨中,人们还会放入小的金如意,谁吃到了金如意就意味着新年能够万事如意。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8)

咬一口苹果为“咬安”

正月初二开始,旗人们不必再吃素馅水饺,可以开荤腥了。这一天还是旗人们祭祀财神的日子,人们需要在财神像前祭拜财神爷。初五之后俗称“破五”,寻常的旗人家可以开始烧火做饭了,不必再吃过年前准备的储藏食物了。这一天如果家里有刚刚成亲的小夫妻,女方也可以选择回娘家探亲。新年的头几天,人们喜欢拜年串门走访亲戚,要是家中亲戚多的话,差不多到正月初七才算是串完。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9)

迎财神

正月初八开始,人们要开始忙元宵节了,这一天被旗人称作“顺星日”,要按全家年纪总和点燃相应数量的灯,以求得人人长寿。正月十三日开始,点燃一百零八盏灯,直到正月十七也就是春节结束后再熄灭。春节最后的热闹就是元宵节,这一天旗人要点花灯,再度祭拜祖先并燃放烟花爆竹,饮食方面要吃元宵。而在正月十五过后,若无特殊情况,春节也算是结束了,人们再度根据钦天监测算选择解除“封印日”,官府、学校等也开始恢复运作。

清朝最厉害的旗人(作为最尊贵的一群人)(10)

燃灯

文史君说

旗人与汉人一样也要过春节,这是满汉文化交融的结果。但与汉人的春节不同的是,旗人春节还夹杂着他们自身的满族文化与些许北京地方特色文化,例如对联要用白底而不用红底之类的,这都体现出民族特色。透过此事,可以看出中国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大方向、大习俗,但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和而不同”,这正是中华文明最大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橘玄雅:《旗人岁事》,《紫禁城》2019年第1期。

蔡颖颖:《满族节日礼俗中体现的满汉文化交融——以春节为例》,《现代交际》2020年第12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