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上将程子华的历史功绩
程子华将军1905年出生于山西解州,是“武圣”关云长的老乡。
程子华自幼家贫,他本姓苏,因父母无力养活,将他过继给了姨妈,才改姓了程。
小时候的程子华在贫寒中度过,1922年,他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同样出身于该校的还有徐向前和薄一波等人。
程子华在山西省立国民师范期间是一个进步学生,1926年他入党后,被组织派遣去报考了黄埔军校武汉第一分校,从此他走上了革命军人的道路。
后来,他参加过广州起义,保护海陆丰战役。1928年6月,在革命遭遇失败后,程子华也受了伤,他一路辗转回到了家乡运城,当时运城的国民党大肆逮捕共产党员,程子华有去了河南,在国民党岳维峻的部队里从事兵运工作。
程子华在河南期间,和李灿、何长工等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大冶兵暴,这次兵暴被中央称为“模范的大冶兵暴”,程子华也因此获得了“二等红星奖章”。
伍修权后来回忆,当时能获得这项殊荣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当时部队里北方人很少,所以自己对程子华印象深刻。
程子华回到中央苏区后不久,就开始在中央红军中担任师长,并率部参与了第二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1934年,中央派程子华去鄂豫皖苏区工作,随后他被任命为红25军军长,徐海为东为副军长,吴焕先为政委,戴季英为参谋长。
(程子华当军长,徐海东当副军长的任命,是徐海东主动提出的。徐海东说自己打仗有瘾,喝酒有瘾,就是当官没瘾。)
当时的红四方面军已经在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等人的率领下撤离了鄂豫皖,红25军奉命留守,但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恶化,红25军显然也难以在鄂豫皖立足了。
程子华一到鄂豫皖,就和郑位三(红25军政治部主任)谈起了陕南的情况,他主要分析了蒋介石和杨虎城之间的矛盾,以及陕南地形对部队发展的好处。事实上,从鄂豫皖打出去,建立新的根据地,也是中央让程子华传达给鄂豫皖的意思。
于是,在程子华抵达鄂豫皖3个月后,红25军就以“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开始了他们的“小长征”。
多年之后,郑位三回忆说:“红25军长征这招,一是子华起了作用,二是省委酝酿得好。”
从鄂豫皖北上陕南,途中要经过900公里情况复杂的路程,这一路毫无疑问是非常艰险的。在其中的庾家河战斗中,军长程子华和副军长徐海东都身负重伤,差点丢掉性命。
程子华的双手被敌人的重机枪子弹击穿,动脉破损,血流如注,其他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伤,伤口共计10处。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医生只能用盐水煮过的纱布在他的伤口里来回擦拭,为他排脓消毒,那种疼痛不亚于遭受任何残酷的刑罚。
为了让伤口好得快一下,他多次向红25军军医院院长钱信忠(建国后担任卫生部副部长、部长等职)提出截肢的要求,但钱信忠保住了他的双手。
钱信忠
还有高烧,程子华受伤后断断续续昏迷了两个多月,期间他被红军战士抬在担架上翻山越岭,无论多么困难,大家都没有放弃他。
程子华晚年回忆,自己在这次受伤前,脾气是非常暴躁的,但他受伤后,看到那么多的战士抬着他出生入死,他看待事物的观念随之发生了变化,脾气也变得好了很多,甚至人人都夸他是个好脾气。
同样受了重伤的还有徐海东。在庾家河战斗中,一颗子弹打进了徐海东的左眼底,从他的脖子后面射出,徐海东因此昏迷了4天4夜。第五天他醒后,坚持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徐海东
当时的省委书记徐宝珊也因为肺病严重,不得不进行休养,几乎所有的重任都落到了红25军政委吴焕先的头上。吴焕先在红25军可谓是“军魂”一样的人物,遗憾的是,1935年8月,为了配合红一方面军北上,红25军西征甘肃,吴焕先在西征中壮烈牺牲。
吴焕先牺牲后,程子华接替了吴焕先的职务,徐海东则出任军长。他们带着部队一路突围,最终到达了陕北,和刘志丹完成了会师。红25军和刘志丹的26、27军合编为红15军团后,程子华担任红15军团政委,徐海东为军团长,刘志丹为副军团长。
刘志丹
程子华不仅会打仗,而且擅长搞政工。当初他刚到鄂豫皖,就把红一方面军更为成熟的治军经验带给了红25军,他给身边的同志讲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任红25军宣传干事的程坦、刘华清采用《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曲谱,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变成了后来国人尽知的歌曲。
程子华晚年回忆,在陕北的那段时间真的是太苦了,打完榆林桥战斗后,自己已经瘦得皮包骨头,身上的褥疮让他的脚脱下了一个完整的壳……
刘志丹、徐海东、程子华、吴焕先等人在陕北开创和发展的根据地,让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中国的西北有了一个安稳的栖身之所,进而扭转了历史。他们的功绩是载入史册,永垂不朽的。
遗憾错过授衔,程子华无怨无悔全面抗战爆发后,程子华离开了红15军团政委的职位,去了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担任人民武装部部长,相比军团政委,这显然是一个“降职使用”,但程子华二话没说走马上任。
这样的降级调动在程子华的人生履历中还有很多,比如建国后他从兵团司令、山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兼第一针位被调为全国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比如,他在晋察冀分局工作时,他从晋察冀分局副书记调为工商局长……程子华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1938年年底,冀中军区刚刚建立,急需干部,中央派程子华带着一批干部去了冀中,推动冀中部队的正规化建设。
在冀中期间,程子华和吕正操、黄敬等人合作默契,大力推进了敌后游击作战,并创造了“地道战”这一著名的群众战争形式。
1943年,程子华被任命为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协助聂荣臻工作。聂荣臻去延安参加七大期间,程子华代理了聂荣臻的职务。后来萧克也去了延安,程子华又代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一职。
1948年,程子华率领冀察热辽前敌指挥部进入东北,所部改称东野第二兵团,程子华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麾下有三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
在著名的辽沈战役中,程子华亲自指挥了塔山阻击战,林彪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程子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辽沈战役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80年代,在一次黄埔同学会上,担任过国民党东进兵团司令官的侯镜如依旧对塔山战役念念不忘,他怎么向想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塔山是怎么阻挡得住自己的东进兵团的。他问程子华:“你是怎么守塔山的。”程子华笑了笑,没有回答。程子华很少回忆塔山阻击战,因为这一仗太惨烈了,他不愿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
辽沈战役结束后,程子华率领的第二兵团和肖劲光率领的第一兵团迅速南下,完成了对北平的保卫。北平和平解放后,程子华担任北平警备司令员兼政委,协助市长叶剑英和市委书记彭真管理北平。
3个月后,程子华又率领13兵团一路南下,先后解放了安阳、新乡、襄阳、宜昌等地。程子华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战是衡宝战役。衡宝战役结束后,中央一纸调令,程子华出任山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和政委。
程子华不仅是军事战线上的一员战将,也是经济战线上的能手,他上任后火速恢复和建设了大同、阳泉、石圪三处的国营煤矿,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航空仪表制造厂——太原仪表厂。山西的电力、国防工业也很快得到了恢复。
遗憾的是,程子华只在山西工作了一年,就被调回了中央,出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此后他又先后担任了商业部长,计委常务副主任、西南局书记、民政部部长等职。
程子华卸任山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一职后,实际上也就离开了军队,这导致程子华未能参与1955年的开国将帅授衔。
按照程子华过去在军队中的履历和职务,他如果参与授衔,基本可以肯定会被授予开国上将衔。
程子华的晚年岁月,弥留之际仍牵挂着祖国统一事业1984年,中央批准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徐向前任会长,程子华任常务副会长。该同学会的宗旨是:“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
这一年是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的生日,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港、澳、台,包括世界各地的黄埔学子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后,程子华把晚年的大部分岁月都贡献给了这份工作。
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成立很快在彼岸引起了回响,1991年元旦,中华黄埔四海同心大会也宣告成立了。在这次成立大会上,国民党退役将军、黄埔一期学生邓文仪以荣誉会长的身份发言:“只要我们一息尚存,为了祖国的统一,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要牺牲,要奉献,要努力奋斗。”“我们已经垂垂老矣,夫复何求?”
程子华闻讯后非常激动,他不顾自己的身体,亲自接见了黄埔四海同心会的执行长张琦,并勉励他说:“希望我们两岸的同学手牵手,心连心,当年我们能完成北伐和抗战,如今也能完成祖国的统一。”
一直到病逝前的两周,程子华还坐着轮椅参加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扩大会议。他亲自安排迎接黄埔四海同心会同学的工作。
据程子华的女儿林爽爽回忆,父亲在弥留之际,还依旧牵挂着祖国统一的事业,他用自己最后的气息说道:“台湾同学可能到广州了吧……我不能陪同了……我见不到他们了……”
1991年3月30日,一代名将程子华病逝,享年86岁。
本文参考资料:
《悠悠黄埔魂 绵绵思念情——回忆父亲程子华晚年岁月》 林爽爽
《我的父亲程子华》 程海燕
《战将程子华》 夏明星
《程子华:首任山西省委书记、省主席》 文史春秋
《开国将军轶事》 吴东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