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正是因为这浓厚的血缘关系,才给予父子二人难以名状的默契。

说起战场上的父子兵,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在战国期间诸侯割据,群雄崛起期间,称之为奇迹的王翦王贲父子。在秦扫六国,吞并天下的战争中,王翦消灭了燕、赵、楚三个国家,能力毋庸置疑。所谓虎父无犬子,其子王贲从小耳濡目染他老爸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英姿风采,学到了不少统兵打仗的本事。

王翦是智勇将军,更是一个严格的父亲,更是时常教导王贲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位高不恋权,最终得以功成身退。纵观王贲生平,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于父亲的帮助,战场上的运筹帷幄,抑或在成为名将这条路上,功高震主之下,也可从容地游离于权利中心,得到善终。

历史上真实的父子兵(历史战场上的父子组合)(1)

细数古代战场上的英雄父子,不难发现中国式的父爱兼具威严和温暖,对自身严苛要求,对原则大义的坚持,在下一代的成长中有着如偶像般的作用。

如在秦国名将中,除了刚才提到的王氏家族,另一个名将家族也不容忽视,就蒙氏家族。蒙氏家族祖孙三代出了4位名将,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祖孙三代也为秦朝的统一大业舍生忘死,随秦南征北战,为国效力。但可惜的是,在秦始皇病逝之后,秦二世用一纸捏造无数荒唐罪名的诏书刺死蒙氏第三代的两位名将,一门忠烈由此而终。

蒙恬的墓碑上记载,蒙恬统领30万大军,势力足以背叛。但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只可守义而死。当时的细节虽不得而知,但清楚地可以从蒙恬的思想中,对蒙氏家族忠君爱国的家训有清晰的窥见,也正是一代又一代传承,才谱写出了这一篇篇辉煌的史诗。

历史上真实的父子兵(历史战场上的父子组合)(2)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父子组合在战场上的功绩不可磨灭,更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熠熠生辉。然而类似的事迹也并非仅存在于封建王朝时期,上世纪的中越战争中,也涌现出了许多父子上前线的事迹。

1979年2月27日,我军在攻陷越南北部重镇高平市之后,第54军160师师长张信志率部队为了配合达成整个战役行动,肃清高平外围之敌,清剿战斗进一步展开之际,忽然听闻师主攻团特务连侦察排担任副班长的独生儿子张力不幸于267高地侦察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噩耗。

历史上真实的父子兵(历史战场上的父子组合)(3)

尽管张力在战场上不幸牺牲,但是他挣扎着告诉身边的战友:“他死后,请转告爸爸,儿子没有给他丢脸,请爸爸不要为此悲伤。”在家国大义面前,张力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又何尝不是父爱传承之体现。正因为从小接受父亲的谆谆教诲,他才在这场战争中无畏,且尽自己的力量为我军趟出一条血路。

尽管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和乐的盛世,但父爱亘古不变。在临近父亲节的前夕,另一对偶像父子活跃在大家眼前——向华强和向佐。

历史上真实的父子兵(历史战场上的父子组合)(4)

尽管父亲向华强是香港“教父级”人物,但是向佐的成名之路却异常艰难。回望这十余年的历程,向与众多初涉演艺圈的新人一样:跑龙套、遭冷眼、四处碰壁。在演艺道路上,向佐历经百难却从不服输的精神,自然与其从小受到的教育紧密相关。

在父亲的建议下,向佐走上了“功夫演员”这条路。当时的向佐已经25岁,身体也定型了,在练武这条路上亦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每天练八小时功夫,再上三小时表演课,甚至受伤吃止疼药都不曾间歇。6年的时间,向佐凭借父亲的支持与自己的力量练就了一身铠甲,终于成功迈入“功夫演员”行列。

历史上真实的父子兵(历史战场上的父子组合)(5)

在向佐看来,尽管父亲沉默寡言,甚至不能随时见证自己的成长,但是人生的每个关键时刻,父亲总能及时出现,告诉自己如何成长为一个男子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父亲更是他的偶像。

向氏父子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令人动容,二人在时代变迁下的传承故事,与海澜之家“亦父亦偶像”的中国式父爱不谋而合。从2014年起,海澜之家就一直致力于挖掘“中国式父爱”。如今,2020年的父亲节即将到来,这也是海澜之家的第7个父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海澜之家特意邀请向氏父子联袂助阵,“亦父亦偶像”的主题简直跟他们再贴切不过。

历史上真实的父子兵(历史战场上的父子组合)(6)

一直以来中国的父亲都是沉默隐忍的形象,在家,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外,父亲则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尽管它们强韧无比,但是也有诸多压力和烦恼。海澜之家亦是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号召万千子女去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并用听得见、看得着的方式去感知父爱,并用心去回馈这份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