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人而言,尤其是年轻人,在紧凑的社会形势和工作压力下,一些“终生大事”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根据中国人口统计2022年的数据,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已经跌倒了1.15的历史最低点。很难想象这是人口庞大的中国,所会有的社会现象。

但这的确是事实,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人,都在催促年轻人赶紧结婚生子:甚至不少长辈认为,生孩子是“越早越好”,如果超过了30岁,就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快来看看你超过最佳生育年龄了吗(最佳生育年龄究竟是多少)(1)

所谓的“最佳生育年龄”,它真的存在吗?是多少?

如果从医学角度来看,“最佳生育年龄”,的确是存在的。通过对女性卵巢,子宫,以及身体内分泌健康的各项评估,从而统计出女性生育风险最低,最安全的年龄。

而根据医学的参考标准,25到35岁,是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段”。威廉姆斯产科学提供的统计数据在25岁到35岁之间,生育风险几乎没有明显波动。

换句话说,并没有生育“越早越好”的概念,只要你在25岁到35岁之间生育,健康风险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仅仅是这样,“最佳生育年龄”的概念,也只是平均值的参考数据,如果将医学因素,经济,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每个人生育的年龄阶段都不同,不必太过严格地用“最佳生育年龄”约束自己。

由此可见,“最佳生育年龄”虽然存在,但并不是女性生育的“枷锁”,即便是30岁以后的女性,依旧可以放心大胆,且轻松自然地安排生育怀孕的事情,不必紧张。

快来看看你超过最佳生育年龄了吗(最佳生育年龄究竟是多少)(2)

30岁生育,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我们不妨来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今年30岁的王女士,因为工作繁忙的缘故,在28岁左右才谈恋爱,在30岁的时候和爱人步入了婚姻殿堂,并且很快有了怀孕的迹象。

和很多受到“越早生育越好”概念束缚的女性一样,30岁的王女士,感受着肚子里的孩子,心里也有非常多的担忧和迷茫,但根据医生实质性检查发现,王女士即便是30岁,无论是B超、CT、白带结果等多种数据,均没有明显异常情况。

也就是说,和年轻的女性一样,只要身体健康检查没有大碍,生孩子的额外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即使是30岁也一样。

现代妇产科科学也提出,即便超过35岁怀孕,以全球700多万的妊娠人口统计来看,怀孕风险率也仅增加5%以下,更何况王女士只有30岁,且身体健康都处于理想状态。

最终的结果也不出所料,王女士经过怀孕,养胎,最终顺利地生下一对男婴。用王女士自己的说法:“30岁生孩子,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晚”。

综上所述,即便是“奔三”的女性朋友,应该也放心了不少,即便是参考“最佳生育年龄”的标准,年龄没有超过35岁以上,基本不存在生育风险的考虑前提。

这里再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快来看看你超过最佳生育年龄了吗(最佳生育年龄究竟是多少)(3)

有研究表明,产妇年龄增长,可能对长寿也有所增益:

根据美国科学研究院400多名妊娠女性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30岁以后生育的女性,寿命达到95岁的概率是30岁以前的2倍。

虽然该研究并没有得到严谨的科学证实,但至少说明,女性生育的年龄偏大一些,并不一定就都是坏事。

总而言之,女性朋友不必被年龄所束缚,在认为自己应该生育的年龄,按照自己所规划的路线去走即可,自己觉得最好的,往往才是最健康的,不过俗话说得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备孕前依旧要做好方方面面的调理,只有准备周全,才能给女性的生育再增添一份“保障”。

快来看看你超过最佳生育年龄了吗(最佳生育年龄究竟是多少)(4)

女性备孕前,这些事情务必要做好

第一件事:定期进行检查

女性生育健康与否,和年龄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和具体的身体健康情况紧密相连。

所以在备孕前,对身体健康有具体的了解,定期进行孕前检查很重要,调理身体不足的地方,尽可能完善生育条件。根据临床统计,孕前检查能够排除80%以上的孕前风险,定期进行检查,很有必要。

第二件事:保持放松的心态

心态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本标准,如果终日惴惴不安,茶饭不思,身体健康基础会受到影响,孕期风险也会提高。

所以,保持放松的心态,也是产妇,尤其是高龄产妇必须具备的条件,生育是一种主动行为,而不是“枷锁”和“限制”,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才是顺利和成功的必备条件。

第三件事:打好身体健康的基础

身体健康的基础,包括免疫力,内分泌,代谢状态等:

在饮食方面,增加蛋白质和优质脂肪摄入,提供足够能源;

生活方面,改掉熬夜,饮酒等恶习,积极调整身体内分泌状态;

行为方面,积极运动,保持较高水平的身体代谢……身体的健康基础打好,疾病风险降到最低,生育也会更加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女性朋友们需牢记:“最佳生育年龄”,仅仅是参考,而并非枷锁,高龄生育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时间无法倒流,与其担惊受怕,提前积极做好备孕和健康措施,才是正确的做法。只要你有“孕育的心”,理论上多久,都不算太晚。

参考资料:

[1]Nybo Andersen AM, Wohlfahrt J, Christens P, Olsen J, Melbye M. Maternal age and fetal loss: population based register linkage study. BMJ.2000;320(7251):1708-1712.doi:10.1136/bmj.320.7251.1708

[2]Wilkosz, Pawel et al. “Female reproductive decline is determined by remaining ovarian reserve and age.” PloS one vol. 9,10 e108343. 13 Oct. 2014, doi:10.1371/journal.pone.0108343

[3]:《最佳生育年龄”?呵呵》中国新闻周刊,2019-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