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

“上海2035”总规提出,以建设“人民城市”为目标的发展思想,和以“社区生活圈”引导城市有机更新的建设要求。在此背景下,黄浦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在全市率先实现已建成的主要居住区10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的目标。

今年,黄浦区建立了社区规划师制度,启动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编制工作,计划到2025年,“10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在全区社区得到全面推进,通过“共创治理机制、共商社区需求、共谋规划蓝图、共建社区家园、共评治理成效、共享治理成果”推进社区生活圈建设,基本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愿景,把黄浦打造成为人人可以全面发展、人人都有出彩机会、人人可享品质生活的幸福家园。

目前,各个街道均已形成初步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京东路街道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精准的街道画像

南京东路街道地处上海市核心区域,位于黄浦区西北部,东至福建中路,南至延安东路(西藏中路)、金陵西路,西至成都北路,北至苏州河,辖区面积2.41平方公里,是上海开埠以来商业、文化起步最早的街区之一。

南京东路街道作为上海的“城市之心”——全市地理、行政、文化、商业、交通的“五个中心”,集科创产业、人文设施、绿色生态于一身,是集中体现上海2035城市发展目标「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凝聚缩影。

功能特色:南京东路街道内商办、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均衡。以环人广地区为核心, 形成特色鲜明的四大功能板块, 兼具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建设要求。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

人口情况:南京东路街道人口结构多元,户籍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比例相对均衡。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

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占居住人口比例约30%。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

作为上海市主要的商办集聚区,南京东路街道就业人口规模远超居住人口。同时还有规模更为庞大的旅游人口。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5)

建设动态:南京东路街道近期建设情况基本稳定,各类基础保障类设施也基本可以满足居民需求。2030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可伴随地块建设予以落地。同时,近期通过“一街一路”街区改造计划,一定程度提升社区空间品质和设施使用便捷度。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6)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7)

南京东路街道社区综合生活服务中心设计效果图及施工现场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8)

新昌路地块规划效果图

美好的目标愿景

南京东路街道的目标愿景是

“城市之心 • 人文南东”

彰显南东历史人文魅力,营造社区品质生活体验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9)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0)

全类型、全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1)

南京东路街道社区生活圈行动蓝图

(2022-2035年)

重点围绕“活力开放的跨界融合、全龄友好的老少关怀、历史积淀的人文窗口”三大目标,打造高品质的南京东路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活力开放的跨界融合

通过跨级别、跨类型、跨人群、跨时间的四跨方式,解决近期设施紧缺的实际困难,并作为后续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的基本思路,体现设施的开放性、包容性、共享性。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2)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市民健身中心四跨利用方式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3)

格致初级中学书格——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图书馆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4)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市民健身中心

目标二:全龄友好的老少关怀

优质的为老服务一直是南京东路街道在社区服务方面的重要着力工作,未来社区将积极构建10分钟养老服务圈,持续推进“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同时,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全面提升为老为小的全龄友好服务。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5)

南京东路街道适老化改造展示体验中心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6)

即将更新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计效果图,方案中增加儿童服务和儿童活动场地

目标三:历史积淀的人文窗口

近期南京东路街道将结合“一街一路”示范街区改造计划,进一步挖掘和突出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特色,以江阴-顺天村地区为代表,打造“五宜” 特色主题街区。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7)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8)

江阴路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19)

江阴路57号 历史保护建筑

意见征集

为了更好的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南京东路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

围绕南京东路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就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本社区特色文化主题提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具体举措,各项工作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时间安排

2022年11月4日~11月11日

征集形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邮件方式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njd_dyh@163.com)

总结应用

对通过以上渠道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及时予以汇总整理,对普遍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由职能部门与社区规划师团队共同研究吸纳,纳入社区生活圈规划。

外滩街道

外滩街道是上海近现代城市建设肇始之地,上海历史文化首区的核心地带,云集众多“第一”,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地,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功能特色:

外滩街道容纳了深具历史文化积淀的综合街区,既有国际级金融商务聚集带,又有功能复合的居住、文旅消费综合街区,也有外街内巷的金陵东路新海派活力走廊。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0)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1)

人口情况:

外滩街道人口结构多元,现状旅游、商务办公人口远大于居住人口。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2)

外滩街道一老一小的人口不少,老年人(60岁以上)占比约32%,18岁以下少年儿童占比8%。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3)

到2025年,部分社区居住人口迁出,随着地块建设进展,大量就业人口引入,预计就业人口规模将远超居住人口。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4)

建设动态:

外滩街道还有许多正在建设以及即将建设的地块。到2025年有两个项目可建成,其余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可随地块的建设予以落地,动态满足社区人口对基础保障类设施的需求。结合“一街一路”街区改造计划,逐步提升社区整体品质。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5)

建设中的160街坊综合改造工程

美好的目标愿景

外滩街道的目标愿景是

“都市之[元] 经典外滩”

都市之[元]

展现新纪元风貌,激活繁荣元气,

打造多元社区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6)

经典外滩

传承上海历史文化首区的核心地带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7)

类型多、覆盖广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8)

社区生活圈行动蓝图(2022-2025年)

重点围绕“打造高获得感的品质家园、强化协同联动的营商环境、传承百年经典的历史文脉”三大目标,打造高品质的外滩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

打造高获得感的品质家园

依据规划与街道情况,配置保障类与提升类服务设施,通过街区综合改造,智慧赋能数字化治理,公共参与协同共治,建构老旧街区更新提升评价体系,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高获得感的品质家园。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29)

山北居民区美丽家园建设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0)

外滩棒棒哒儿童服务中心

目标二:

强化协同联动的营商环境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商居联盟的力量与作用,推动区域环境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格局和社会治理长效模式,挖掘公服设施潜能,探索具有外滩特点的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商居联手,共建共享社区食堂、商街“后花园”等多种人群的公共服务配套空间。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1)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2)

“一街一路”项目中的山东北路优化路段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3)

九江路外滩社区食堂兼顾老年人助餐及周边就业人群用餐

目标三:

传承百年经典的历史文脉

外滩街道历史保护建筑单体分布广泛,片区集群明显,拟结合地块更新进程,优化文化漫步路线,设立文化讲堂,讲好外滩故事、展现外滩形象。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4)

中山东一路9号修缮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5)

圣三一教堂公共绿地改造

意见征集

为了更好的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外滩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

围绕外滩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就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本社区特色文化主题提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具体举措,各项工作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时间安排:

2022年11月4日~11月11日

征集形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邮件方式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cgk1304@163.com)

总结应用:

瑞金二路街道

瑞金二路街道位处黄浦、徐汇、静安区交界处,是上海城区中心地带,大部分区域都在衡复风貌区内,传统与现代风貌充分交融,北、中、南片区特点鲜明。

功能特色:瑞金二路街道以居住功能为主,既有传统石库门住宅、花园别墅,又有高品质的现代住宅区。沿淮海中路商业、酒店集聚,南部现有大型市级医院、文化设施。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6)

人口情况:瑞金二路街道本市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比高。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7)

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在瑞金二路街道居住人口中占比超40%。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8)

到2025年,随着建设地块的建成,新增少量就业人口,居住人口保持相对稳定。

建设动态:社区内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以及即将建设的新地块,少量在2025年建成。到2025年,我们将重点结合“一街一路”街区改造计划,提升社区整体品质。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39)

美丽的瑞金二路社区

美好的目标愿景

“文艺瑞金、品质社区”

丰富的街道艺术生活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0)

高品质、多样化居住社区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1)

全类型、全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2)

重点围绕“老旧居住区的转身与金缮、品质地标点的完善与提升、衡复风貌区的活化与焕新、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四大目标,打造高品质的瑞金二路街道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老旧居住区的转身与金缮

到2025年,瑞金二路街道将推进多处小区房屋大修、加装电梯、改造沿街立面等工作。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3)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4)

目标二:品质地标点的完善与提升

对于具有历史风貌价值的建筑,相关部门将组织开展房屋修缮,凸显建筑特征,实施微更新,打造属于街区的独特地标建筑。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5)

南昌大楼

目标三:衡复风貌区的活化与焕新

街道还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风貌街区立面修缮、街角口袋公园建设工作,焕新历史街区;同时继续打造南昌路街区无界美术馆、“转角遇上音乐”、走读瑞金等系列活动,丰富居民艺术生活。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6)

口袋公园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7)

走读瑞金活动

目标四: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

街道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发挥“瑞金共话”、“三会”制度等平台和机制作用,引导、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街区共建共治。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8)

楼宇“三会”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49)

“瑞金共话”共议平台

意见征集

为了更好地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瑞金二路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围绕瑞金二路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就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本社区特色文化主题提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具体举措,各项工作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征集形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邮件方式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rjjdshq@163.com)

总结应用:对通过以上渠道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及时予以汇总整理,对普遍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由职能部门与社区规划师团队共同研究吸纳,纳入社区生活圈规划。

淮海中路街道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完整黄浦区改造规划(黄浦区各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50)

豫园街道

豫园街道位于黄浦区中部,北邻外滩街道,东辖豫园城隍庙片区,辖区内历史资源丰富,东西片区特点鲜明。

功能特色: 豫园是上海的发祥地,有700余年悠久历史。在这里既有闻名遐迩的豫园花园、城隍庙,又有充满民俗市井气息的豫园商城、小商品市场,更有传承了老城厢风貌特色的高品质现代居住社区。

人口情况:豫园人口结构多元,户籍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以及外来人口比例均衡。

老年人口也不少,在豫园街道居住人口中占比近25%。

到2025年,随着豫园街道拆迁及新项目的落成,迁出人口与新增人口数量基本持平,区域内常住人口总量趋于稳定,预计商办人口与居住人口总体持平、文旅人口规模将远超居住人口。

建设动态:豫园街道内城市更新规模较大,到2025年,我们将有近23%的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可随地块的建设予以落地,可以满足当年人口对基础保障类设施的需求,并通过“一街一路”街区改造计划,提升社区整体品质。

美好的目标愿景

豫园街道的目标愿景是

“善治豫园、活力社区”

善治豫园

豫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造世界级城市文化商业旅游区

活力社区

开放多元的高品质居住社区

重点围绕“善事善治的高品质家园、城市之根的显示度窗口、融汇古今的商旅文地标”三大目标,打造高品质的豫园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善事善治的高品质家园

到2025年,豫园街道将推进多处公共服务设施落地,多个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品质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兴里 果育里

复兴小区、桃源小区美丽家园建设

四新小区宜居性改造

目标二:城市之根的显示度窗口

在豫园工作生活的人们有福了!豫园文化中心的升级打造,包含健身、展示、图书室、剧院等内容,将为群众带来更多的高品质服务空间,打造邻里社交平台和老城厢、露香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

社区文化中心

目标三:融汇古今的商旅文地标

豫园街道将结合大豫园片区整体商业能级提升、“一街一路”示范街区改造,共同打造多条文化风貌展示轴。结合老地名、老路名、老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赓续传统文化、讲好豫园故事、展现豫园形象。

大豫园片区规划

福佑路综合改造

意见征集

为了更好的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豫园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围绕豫园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就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本社区特色文化主题提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具体举措,各项工作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征集形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邮件方式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yjdzzb2015@163.com)

打浦桥街道

打浦桥街道位于黄浦区西南部,与老西门街道、半淞园路街道接界,辖区内以现代风貌为主,分为中泰、中顺、中海、中汇四大网格,各版块特点鲜明。

功能特色:打浦桥是以居住、商办功能为主的成熟社区,其中:中泰网格侧重餐饮娱乐;中顺网格侧重商务办公;中海网格侧重商住混合,中汇网格侧重居住生活。

人口情况:打浦桥人口数量稳定,主要位于中汇网格,社区稳定性较高。

老年人口较多,在打浦桥街道居住人口中占比近35%。

到2025年,随着建设地块的动迁及建设,居住人口稍有减少,就业人口稍有增加,预计居住人口规模仍然远超就业人口。

建设动态:社区内以存量更新地块为主,以及少量新建地块。到2025年,我们将有大量存量设施进行更新,满足并提升人口对基础保障类设施的需求,并通过“一街一路”街区改造计划,提升社区整体品质。

美好的目标愿景

打浦桥街道的目标愿景是

“魅力打浦 桥首未来”

通过点、线、面三种方式,对存量设施进行更新,联通大型商业空间,打造宜游宜业宜商宜居的多元复合社区。

社区生活圈行动蓝图(2022-2025年)

从点、线、面三个层级,分别围绕“激发活力的特色地标、独具特色的街道空间、全龄友好型社区家园”三大目标,完善并提升打浦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激发活力的特色地标

打浦桥将重点推进存量公共服务设施的品质升级,重点打造区域性标志,激发社区活力。

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概念方案)

目标二:独具特色的街道空间

以日月光商圈为载体,辐射田子坊、卢湾体育馆、金玉兰广场等,形成区域性街道空间更新及业态升级。结合跨街天桥设计,打造街道地标,同时复合文化展示、休闲运动、餐饮商业等功能,服务街道全龄人群。

日月光一期改造概念方案

目标三:全龄友好型社区家园

打浦桥将结合“一街一路”,重点完善老旧居住区的规划布局、推进加装电梯等政策的实施,提升居住区活力,打造全龄友好社区。

规划中的蒙西小区加装电梯设计

意见征集

为了更好的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打浦桥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

围绕打浦桥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就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本社区特色文化主题提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具体举措,各项工作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邮件方式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

(dpqjd2022@163.com)

老西门街道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NO.1

精准的街道画像

老西门街道作为古邑发祥处,历史文化高地,位于黄浦区中心腹地,“复兴路历史文化传承轴”和“西藏路复合功能发展轴”交汇之处。结合老西门人文特色,加强老城厢重塑,构建文化交融、宜居康养的特色风貌生活示范区。

功能特色

老西门街道以居住功能为主,中部片区历史文化特色显著,具有老城厢特色传统风貌,东西两侧片区居住特色较明确,文化与教育服务资源突出。

人口情况

老西门街道人口结构以居住人口为主,旅游及办公人口数量有限。居住人口中户籍人口比例较高,户在人不在现象较突出。

老年人口也不少,在老西门街道居住人口中占比近27%。

到2025年,随着老城厢区域旧改项目的逐步推进,居住人口发生迁移,未来街道内居住人口结构将有较大调整。

建设动态

社区内有多个正在建设以及即将建设的新地块。到2025年,老西门街道规划新建和现状保留的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满足居住人口对基础保障类设施的需求,并通过“一街一路”街区改造计划,提升社区整体品质。

已开工建设的文庙改扩建方案

NO.2

美好的目标愿景

老西门街道的目标愿景是

复兴包容交汇的文化传承地

打造宜游宜居的烟火老城厢

文化传承地

文庙是上海中心城区

唯一的儒学圣地

文庙改扩建前

文庙文化周

文庙周日书市

烟火老城厢

老城厢的风貌与烟火气

全类型、全覆盖的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重点围绕“承古烁今文教兴盛地、城厢市井烟火体验地、高品优质生活宜居地”三大目标,打造高品质的老西门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承古烁今文教兴盛地

老西门街道文庙改扩建主体工程有望在2024年完成!改扩建完成后,文庙原有的规制都将得到恢复,并与周边的老城厢风貌民居连接呼应,呈现一个内外交融的文创特色街区,周围教育文化设施也将更聚集更具规模,延续书香氛围,传承老城厢文脉,体现老城厢文化精华。

已开工建设的文庙改扩建方案效果图

目标二:城厢市井烟火体验地

老西门街道将结合“一街一路”示范街区改造计划,以修缮龙门邨“万国民居群”为抓手,保留老城厢街区肌理,梳理慢行系统,让大家更好地体验老城厢的烟火气。复兴老城厢特色风貌、提升街区环境。结合老地名、老路名、老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赓续传统文化、讲好老西门故事、展现老西门新姿。

龙门邨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目标三:高品优质生活宜居地

到2025年,老西门将有多处基础保障类和文化类公共服务设施落地,届时街道将拥有适宜的人口居住密度,人均享受文化服务设施优势突出。

社区健身中心方案效果图

已开工建设的区文化中心方案效果图

NO.3

意见征集

为了更好的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老西门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

围绕老西门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就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本社区特色文化主题提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具体举措,各项工作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时间安排

征集形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

电子邮箱:laoximendb@163.com

总结运用

小东门街道

小东门街道位于黄浦区中东部,东临黄浦江,南辖部分老城厢地区,辖区内传统与现代风貌交融,各片区特点鲜明。

功能特色:

小东门街道居住、商办均衡,既有滨江金融办公集群,又有高品质的现代住宅区,也有老城厢传统风貌生活区

人口情况:

小东门人口结构多元,户籍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以及外来人口比例均衡。

老年人口也不少,在小东门街道居住人口中占比近30%。

到2025年,随着建设地块的建成,新增少量居住人口,引入大量就业人口,预计就业人口规模将远超居住人口。

建设动态:

社区内还有许多正在建设以及即将建设的新地块。到2025年,我们将有近50%的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可随地块的建设予以落地,可以满足新增人口对基础保障类设施的需求,并通过“一街一路”街区改造计划,提升社区整体品质。

已开工建设的董家渡金融城

美好的目标愿景

小东门街道的目标愿景是

“活力东门、多样社区”

活力东门

顶级金融总部办公区和滨江公共活动区

多样社区

高品质、多样化居住社区

全类型、全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社区生活圈行动蓝图(2022-2025年)

重点围绕“宜居宜业的品质家园、活力繁荣的金融不夜城、传统现代交融的展示窗口”三大目标,打造高品质的东门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

宜居宜业的品质家园

到2025年,小东门将推进多处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落地,作为品质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外滩花园

复兴地块

目标二:

活力繁荣的金融不夜城

在滨江金融集聚带上班的白领也有福了!功能更多元的滨江党群服务站、白领运动休闲空间、景观花桥等项目,将为白领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空间,真正打造金融不夜城。

已开工建设的董家渡金融城及花桥

金融品巷·零距离党群服务站

目标三:

传统现代交融的展示窗口

小东门还将结合“一街一路”示范街区改造计划,打造多条文化风貌展示轴。结合老地名、老路名、老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赓续传统文化、讲好东门故事、展现东门形象。

书隐楼

BFC外滩金融中心

意见征集

来啦

为了更好地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小东门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

围绕小东门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就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本社区特色文化主题提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具体举措,各项工作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征集形式:

1、在评论区写下您的留言;

2、通过“人民建议征集”途径将您的建议投递至街道“人民建议征集”邮筒(白渡路252号小东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大厅内)或发送电子邮件至xdmrmjyzj@163.com邮箱。欢迎您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

五里桥街道

五里桥街道位于黄浦区西南部,东临制造局路,西至瑞金南路,北临斜土路,南至黄浦江。南北高架和中山南一路高架穿辖区而过。

功能特色:五里桥街道以居住功能为主、商业办公功能为辅。中山南一路以北地区多老旧多层住宅,另有特色文创办公园区。中山南一路以南多高层新式住宅及商业办公综合体,另有世博滨江发展带沿江展开。

人口情况:五里桥街道人口以本地人口居多,户籍人口占比最大、人户分离人口及外来人口依次递减。

老年人口比例较高,占比约40%,高龄老人人口比重较大。

居住人口数量大于就业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相对稳定。

建设动态:社区内建设成熟,街道设置多样化的综合服务设施,包括三公办公、党群建设、社区养老、社区医疗、就业服务等,近期将结合“一街一路”街区改造计划,提升社区整体品质。未来,五里将聚焦于黄浦世博滨江沿岸带,立足五里桥,服务大上海,为展现城市文化特色提供属地支持,更好改善区域空间品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美好的目标愿景

五里桥街道的目标愿景是

“延续党建先锋,焕新滨江活力”

延续党建先锋

延续街道党群建设的优秀传统,发挥党建传统优势,聚焦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保障。

焕新创造活力

抓住民族工业发源地这一文脉特色,为世博滨江带焕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社区生活圈行动蓝图

(2022-2025年)

重点围绕“关注老年生活品质,完善细分养老服务;科创文创双轮驱动,社区发展注入活力;加码居民幸福指数,提升街区颜值温度;传承民族工业文脉,焕新世博滨江发展”四大目标,打造高品质的五里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

关注老年生活品质

完善细分养老服务

以小区居住组团为基础,面向老龄人口打造依托社区的全周期细分服务的养老助老网格体验,不断提升满足社区养老需求的能力,提升老年生活质量和便捷程度。

目标二:

科创文创双轮驱动

社区发展注入活力

结合科创文创办公功能区,打造面向青年创想人群的共享交流平台与开放互动的街巷空间,吸引更多文化特色鲜明、创造活力十足的创意性产业落户,服务好就业办公人群。

目标三:

加码居民幸福指数

提升街区颜值温度

以瞿溪路为主线、局门路为辅线打造“一街一路”特色化街道,增补居民身边的生活服务设施,延续百年瞿溪路的烟火气和温情感,切实打造家门口的生活圈。

目标四:

传承民族工业文脉

焕新世博滨江发展

抓住江南造船厂这一民族工业初心之地的宝贵文脉,以生态绿化为纽带,建设公共活动功能带,沿黄浦滨江打造市民共享型城市空间,为历史传统注入新的精神血脉。

为了更好的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五里桥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围绕五里桥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就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本社区特色文化主题提炼,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具体举措,各项工作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征集形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邮件方式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

联系邮箱:wlq10min@163.com

半淞园路街道

半淞园路街道位于黄浦区东南部,南临黄浦江。街道内各区域空间特色突出,分布特征明晰:西北部是烟火气十足的生活聚集区;东北部是配套集聚的公益共享区;西南部是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的生活休闲区;东南部是活力开放的特色商办区。

功能特色:以中山南路为界,北以大片成熟住区为主;南以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的商办功能为主,且文化艺术展示、交通体育配套聚集。

人口情况:半淞园路街道现状人口总数占全区最多,户籍人口、人户分离及外来人口比例均衡。

老年人占比约35%,老年人口总数占全区最多。

常住15岁以下儿童占比约10%。青少年人口总数也占全区最多。

现有常住人口主要年龄结构比例(青少年:中年:老年):1:3:2

到2025年,随着建设地块的落成,新建租赁保障房地块预期新增人口约1万人,以青年白领为主。届时,将形成各年龄段均衡的全龄化社区。

建设动态:社区内近期拆建地块分散较广。到2025年,我们将有近70%的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可随着地块的建设予以落地。可以满足新增人口对基础保障类设施的需求,并通过“一街一路(区)”、美丽家园等区域重点存量更新项目,植入部分品质提升类设施,进一步提升社区整体品质。

D04-08地块租赁住房项目设计意向图

美好的目标愿景

居住是底色,

烟火是本色,

幸福是彩色,

缔造半淞园路街道的幸福美感生活,

实现

“幸福邻里、最美滨江”

幸福邻里

营造适应全龄的幸福生活乐园

最美滨江

缔造最具活力的滨江共享秀带

全类型、全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重点围绕“幸福邻里、最美滨江”两大目标,打造高品质的半淞园路社区生活圈。

目标一:幸福邻里

2025年,半淞园路社区将推进多处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落地,作为幸福邻里的重要保障。另外随着“一街一路(区)”等街区示范改造计划和其他存量既有空间改造的重点项目的推动,将挖掘更多品质提升类公共服务设施,助力营造适应全龄的幸福生活乐园。

在现有三足鼎立的特色居住片区上,完善的公服设施体系:形成三个集约、复合、高效的新型邻里中心。

本街道一街一路(区)项目-西凌新村南侧骑楼底商更新后视图

三大邻里中心

目标二:最美滨江

为缔造最具活力的滨江文化商办区,本区域将结合既有存量的业态活化、品质升级,植入复合多元的白领健身驿站、就业服务中心、数字智能化办公、多功能运动场等项目,为片区内的艺术爱好者、白领、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空间。

复兴梦广场中未来将植入就业服务中心

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

意见征集

为了更好的打造社区生活圈,欢迎大家踊跃为半淞园路街道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言献策。

征集内容: 围绕半淞园路街道塑造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传承社区特色文化,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以及社区规划远景目标、规划实施路径、公众参与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征集形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通过邮件方式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谋未来蓝图。(tracydeng0809@126.com)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