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1)

"罗大佑即便不唱歌也必定是位优秀的诗人" 歌迷们这样评价道。

这位传奇歌曲的创作歌手,写出过无数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却有三首歌意义深远——一首纪念三毛、一首送给萧红、一首献给张爱玲。

1.《滚滚红尘》——张爱玲

《滚滚红尘》是由罗大佑词曲编写创作,并与陈淑桦演唱。这首经典之作后来在歌曲同名电影作为主题曲。

电影为我们讲述了:民国战乱时期,一对相恋的情侣失散多年,再次相遇时,却只有人和坟墓。

剧本是由三毛1990年创作,这是她第一次撰写剧本,同时也是她唯一一部电影剧本遗作。以民国时期女作家张爱玲与胡兰成为原型,描述了张爱玲苍凉的爱情。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家境显赫的才女作家,一个是被世人称为汉奸的汪伪政府官员。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2)

在民国乱世之中,文人与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使胡兰成各处索取张爱玲的住址,两人第一次见面胡兰成便与她在写作上聊了五个小时的观点和看法。

风度优雅的胡兰成在作品上的高谈论阔,在年少张爱玲的心里留下了爱情的种子,一来二去两人的爱情就此定下。碰上胡兰成这样的"情场高手",张爱玲自然是陷入了胡兰成的"温柔乡"

1944年胡兰成的第二任妻子要求离婚,就此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的机会,没有任何仪式,没有亲朋好友的祝福,两个人就这样在一起了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3)

后来胡兰成接到工作调动来到了武汉,想不到的是才分别不久,胡兰成便爱上另一个17岁的护士,随后与护士竟又进行了一场婚礼,而张爱玲一直蒙在鼓里。滥情的胡兰成令张爱玲愤然写下:"今天有两件好事,一件事是收到了稿费,一件事是胡兰成终于死了"。

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就这样被罗大佑写在了歌曲里,《红尘滚滚》以苍凉悲伤的旋律将人们带进了张爱玲滚滚红尘中悲天悯人的爱恋。滚滚红尘浪,谁人能逃出。历经多年,旋律一响起,便进入了滚滚红尘的那一段传说。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4)

3.《追梦人》——三毛

《追梦人》是罗大佑在1991年三毛离世后,为纪念三毛而创作的歌曲,特邀凤飞飞演唱,这首歌本意是纪念三毛,却因当时热播的电视剧《雪山飞狐》作为它的片尾曲走红大陆。

罗大佑与三毛相识不久,友谊却相当深厚。在三毛去世的前不久他们两人还在电影《滚滚红尘》中合作,相识结缘。三毛撰写剧本,罗大佑负责编写歌曲,共同创建了一部传奇。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5)

但三毛却在电影上映的42天后,不幸离世,令罗大佑心中十分悲痛。悲伤之情涌上心尖,写出了动人的词曲缅怀故友。

歌词的质朴之美,难以被其他歌曲超越,注定了这首歌必将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罗大佑在这首歌加入了四句歌词: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6)

1.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三毛曾经写过《撒哈拉的故事》: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也正是三毛想要表达的。

2."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语"

表达出罗大佑对三毛文笔的欣赏,这也正是他与三毛"惺惺相惜"的地方,也写出三毛一生对世界的思考,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是一位具有自身灵魂的作家。

3. "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

从歌词里表达出罗大佑欣赏三毛对世界表达想法方式,同时歌词"回声"对应了三毛的英文名。

4."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三毛的情路一生坎坷,遍布苦难,最后遗憾自杀离世。三毛一生的经历,就像歌曲的名字一样《追梦人》。

这四句歌词无一不写出三毛坎坷又无悔的一生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7)

1.《只得一生》—萧红

《只得一生》是电影《黄金时代》主题曲,影片用短短数小时的时间讲述了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独特又悲凉的一生

6年前罗大佑受邀创作歌曲,选择了林夕和合作。两位"诗人的合作"创作出民国时期乱世浮萍年代的景象,同时把萧红写出了乱世佳人的旋律。

回看《黄金时代》这部电影,会对这首歌有更大的理解。歌词句句入心,对应了作家萧红跌宕起伏的一生,整首歌围绕着她的生平事迹和人生际遇写的,要结合剧中的人物来理解这首歌曲。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8)

1925年,年仅14岁的萧红被父亲许配给汪恩甲

两人在哈尔滨同居后,萧红和汪恩甲准备去北京读书,但汪恩甲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许久不见动身,这时萧红才真正明白他是不会跟她去北京的,只是一直花言巧语的骗她同居而已,一气之下萧红变卖了许多自身的物品,终于凑够去北京的路费。

春节后,汪恩甲得知萧红独自一人来到北京,便愤然上京胁迫萧红与其回去。而在当时男权社会下,汪恩甲的大哥不能接受萧红一个人离家出走,就代替汪恩甲写下了一纸休书,把萧红一人丢在了旅馆里,汪恩甲的再次抛弃对萧红留下了极大地伤痛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9)

此时的萧红已经在旅馆住了7个月,面临旅馆高额的居住费用,她只好写信向报馆写信求助,令萧红惊喜的是来帮助她的正是她最佩服的作家萧军,在萧军的帮助下萧红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此时两人已经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但萧军的大男子主义,感情内移情别恋,性格暴躁,让萧红接受不了,最终也离开了萧军。

1938年,萧红收拾心情与第三个男人端木蕻良,在武汉选择了结婚。

萧红这一生奇特而又短暂,三个男人贯穿了她的一生,她的人生是一部悲剧,只有苦难,没有欢笑。

张爱玲和三毛是什么时代的(献张爱玲奠三毛)(10)

"人生太短,故事太长", 萧红的在三段悲惨的爱情经历引起了罗大佑的同情,《只得一生》是关于爱情的悲伤,却也又是含情的,它悲怆得令人感伤,让听者不得为其的爱情感到怜惜,在歌曲的带领下可以看到那在雨夜火光中的飞蛾一步一步飞向火堆。小调的沉郁色彩,符合萧红一生的基调。

"才子总是偏爱佳人"罗大佑的歌词里散发着不朽的映像,极尽个人魅力的文字,思想刻在文笔之中,他就像站在最清晰的轨道上,看透了世间。世上再无人能唱出声音中的陈旧和厚重感,仿佛海市蜃楼一点一点略过。

这就是罗大佑为浮躁的乐坛注入一股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