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山东省是一个名人辈出的省份。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截至2019年2月,山东省有16个地级市,包括56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和55个县。其中,就武城县来说,人口超40万,隶属于德州市,与河北省仅一河之隔。在历史上,武城县自战国时期建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

山东省人口最少的五个县(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1)

首先,武城县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在地理位置上,武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东岸,东经115°51'-116°17'、北纬37°03'-37°23'之间。东邻黄河故道,与平原县连接;南和夏津县交界;西、北两面隔卫运河,同河北省故城县相望。由此,对于武城县来说,与河北省仅一河之隔。就武城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晋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魏国、赵国、韩国这三个诸侯国。在此基础上,今山东省武城县一带成为赵国的疆域。彼时,赵国在该地区修筑城防以屯兵,是谓武备之城,也即武城。

山东省人口最少的五个县(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

由此,对于武城这一地名,就始于战国时期,并且,该地区也是在战国时期建城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德州市武城县一带属巨鹿郡这一建制。西汉初期,正式设立东武城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武城县一带属曹魏的疆域。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该地区仍为东武城县。公元285年前后,去“东”字,改称武城县。东晋时期,武城县隶属清河郡。南北朝时期,武城县初属南宋冀州部清河郡,后属北魏相州部清河郡。

山东省人口最少的五个县(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3)

北齐时期,武城县并入贝丘县。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今武城县一带属贝州贝丘县。隋朝这一历史阶段,今武城县一带仍属清河郡贝州贝丘县。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位时,武城县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在唐朝时期,道是重要的区划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河北道,辖境在黄河之北,故名,东并海,南临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关、蓟门。北宋建立后,武城县属河北东路贝州。南宋时期,武城县属大名府路恩州。元朝时期,推行行省制。在此基础上,武城县属中书省河间路。

山东省人口最少的五个县(山东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4)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武城县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清朝取代明朝后,武城县属山东省东昌府高唐州。公元1730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改唐州为直隶州,武城县改属山东省东昌府临清州。到了1913年,武城县属济西道。1925年,武城县直属于山东省。1967年,武城县属德州地区。1994年12月17日,撤销德州地区,改设地级德州市,武城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武城县总面积达74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1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