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在创作的时候有一个“毛病”,经常是看到某个事物或经历见证了某件事,突然有了灵感,然后一气呵成,创作了一个作品,当时感觉特别棒,简直就是“绝佳”作品,但是当天晚上就会觉得写的什么都不是,第二天起来开始改,然后一直改,改到deadline为止。

所以朴树说,他发表过的歌没有一首是自己满意的,因为发完之后还会觉得有很多地方可以修改精进,只不过没有机会了。

我们听到的歌,几乎都不是朴树的第一稿,都经历过无数次的修改,但我想应该第一版就很绝了,因为一刹那的灵感特别打动人。

朴树张亚东写的歌(任性跟张亚东翻脸)(1)

朴树跟张亚东是非常默契的搭档,他们的气场十分契合,合作也都很愉快,可以说是音乐圈的黄金搭档。但是曾经两个人因为一首歌大吵一架,“任性”的朴树因为音乐跟好朋友翻脸了,并且称这首歌是他音乐生涯的“污点”。

但是他没想到,这首歌大受欢迎,是无数人的青春!它就是《new boy》!

2000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开始兴起,现代化建设火速前进,人们都干劲十足,校园里的青春活力比以往每个年代都更旺盛。

朴树张亚东写的歌(任性跟张亚东翻脸)(2)

也因此人们对新世纪充满希望和期待,期待着在下个世纪能遇见更好的自己。那个时候的作者还小,没有什么感觉,对于音乐的最初理解,几乎都是台湾偶像剧的主题曲。直到初中,音乐课老师叫我们唱的第一首歌,是朴树的《白桦林》。

这大概才是我真正音乐理解的启蒙,似乎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原来音乐也可以这样,偏偏那个音乐老师又是师大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教唱《白桦林》实在太有感觉了。

从那节音乐课之后,我买了那张专辑《我去2000》,整张专辑都像是发现宝藏一样,每首歌都觉得很珍贵,已经想不起来当时反复听了多少遍。很长一段时间MP3里都是朴树的歌,而这首《new boy》是听完之后感觉最兴奋的。

朴树张亚东写的歌(任性跟张亚东翻脸)(3)

似乎也是在2000年之后,青少年叛逆期现象越来越严重,也就是所谓的“90后”任性不好管。

“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轻松一下Windows98,打扮漂亮,18岁是天堂,我们的生活甜得像糖。”这些歌词似乎正确诠释了“叛逆‘,他们只是对新的事物充满期待,做好准备抛下过去,过属于自己新世纪的青春期。

就是这样一首撩拨人心的好歌,朴树却说是自己音乐生涯的污点,因为这首歌是赶制出来的。当初陶亚东作为制作人,有严格的交歌时间,但是朴树却不满意,最后被强逼着把这首歌发行了,所以惹得朴树特别不高兴。

朴树张亚东写的歌(任性跟张亚东翻脸)(4)

可能是朴树对作品要求太高了,对于听众来说,传达的概念已经很振奋人心了,直抒胸臆的歌词早已经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台词,再加上通透激昂的演唱,这么赞的作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虽然现在有各种版本的翻唱,但是作者最喜欢的还是朴树版本,去KTV点的也是原版,因为那是青春,你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