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今年1-9月,全省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9.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都匀市环境空气质量最好。

贵州空气质量排名(贵州空气有多好)(1)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2022年1-9月,全省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9.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环境空气污染物6项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一氧化碳(CO)持平,臭氧(O₃)浓度上升1.7%,其余4项指标均同比下降,分别为二氧化硫(SO₂)下降25%,二氧化氮(NO₂)下降21.4%,可吸入颗粒物(PM10)下降20.6%,细颗粒物(PM2.5)下降14.3%;9个中心城市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城市个数同比持平。今年9月全国很多地区遭遇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局部臭氧浓度较往年有所上升。

2022年1-9月,9个中心城市依据《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简称综合指数)进行排序,由好到差排名依次为:都匀市、铜仁市、兴义市、凯里市、六盘水市、贵阳市、安顺市、毕节市、遵义市;贵阳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5位。

据悉,2022年1-9月,全省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9.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六项污染指标中,SO₂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NO₂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CO平均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O₃平均浓度为115微克/立方米,除CO同比持平和O₃同比上升4.6%外,其余指标均同比下降,分别为SO₂下降12.5%、NO₂下降20%、PM10下降17.7%、PM2.5下降9.5%;六项污染指标中,SO₂、NO₂、CO、PM10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PM2.5和O₃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按综合指数排序,2022年1-9月,我省88个县(市、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1位(从第1名到第10名,含并列)为荔波县、罗甸县、都匀市、独山县、丹寨县、册亨县、龙里县(并列第7)、望谟县(并列第7)、三都县、余庆县(并列第10)、雷山县(并列第10);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从第79名到第88名)为:花溪区、平坝区、七星关区、息烽县、习水县、六枝特区、黔西市、播州区、赤水市、金沙县。

记者又获悉,我省将启动2022年全省秋冬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攻坚行动,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市(州)环境空气质量管控的指导帮扶。

进入秋冬季,随着气温的变化,污染物扩散条件趋向不利,加上静止锋气候以及贵州多山的地形等因素影响,大气污染物容易累积。为强化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工作,省生态环境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动工作:

第一,启动2022年全省秋冬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攻坚行动。省生态环境厅及时下发了《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冬季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管控督导工作的通知》,统筹实施趋势分析、提前预防和精准管控“三项措施”,严格落实“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年保整”的工作原则,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第二,进一步强化对市(州)环境空气质量管控的指导帮扶。结合各地生产生活实际,综合地形、气象条件和污染源特征,进一步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帮助,不断提升秋冬季污染防控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

具体为:强化预警预报,包括加密预警预报频次、提前发出污染管控提示、分析研判实时监测数据和气象条件变化趋势,必要时开展环境空气质量联合会商,提出科学指导意见;强化针对性指导,研究提出中心城市空气质量管控建议方案,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专家和有关部门紧密协作的秋冬季污染防控体系,全力抓好2022年秋冬季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常管控和污染应急管控工作;三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控监督检查,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日常和应急状态的暗访督导,及时向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反馈发现的问题,切实推动突出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