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子在网上被辱骂为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人、妖精、红毛怪……只是因为,她染了一头粉红色的头发,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因为网络暴力染粉色头发女孩?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因为网络暴力染粉色头发女孩(女生竟因头发颜色遭网暴)

因为网络暴力染粉色头发女孩

一个女孩子在网上被辱骂为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人、妖精、红毛怪……只是因为,她染了一头粉红色的头发。

这离谱吗?非常离谱。

郑灵华是浙江师范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不久前,在被保送研究生后,她拿着录取通知书给病床上的84岁爷爷一个惊喜,还将这一幕拍成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平台。

随着这条帖子的走红,郑灵华的不幸开始了。她在网上主要遭遇了两种侵权行为,一种是一些无良营销号(含诈骗号)盗取她的照片和故事,进行了搬运甚至篡改,吸引流量。

一位网友发来截图,显示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叫“**学姐”的账号盗用郑灵华的图片和事迹,改成“专升本考取浙大”,推销“笔记”、卖书。

郑灵华搜索发现,该平台上存在一批相似的、成规模的号,发布的内容多是不同的人或拿着通知书,或在学习——她只是其中一个,信息备注介绍多为专升本、普通学校考到名校,可以“无偿分享笔记”。

然而实际上,这种所谓“无偿分享笔记”很可能是诈骗。一名上当的学生发来聊天和转账截图。他向一位“**学姐”转账1680元购买课程资料。对方收款后未再回复。

郑灵华遭遇的另一种侵权在女性群体中更为广泛和常见,那就是“荡妇羞辱”。

在被许多营销号偷盗故事后,郑灵华突然成了网络靶子。有网友指责她“吃人血馒头”,“拿自己爷爷炒作”,说“老爷子走慢了”。

上万条评论中,许多网友针对她的发色。虽然这些网友的学历很可能并没有郑灵华高,但他们还是非常有自信地仅仅凭借头发的发色就断定,郑灵华不配为人师表。

“我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7月23日晚上,郑灵华把粉色头发染回了黑色。

此前,郑灵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还是没有办法消化这些(侮辱)言语。”

她担心亲人朋友受到波及,也担心母校浙江师大与即将就读的华东师大名誉受损,担心未入学便因此被学校“开除”。

但染回黑色头发的郑灵华没有屈服。7月26日,她在微博上晒出律师函。维权的路很难,她要面对的,是无数难以定位的网暴者、营销账号,以及多个互联网平台。

“我不会倒下的,更不会自杀。”郑灵华说,她希望那些“侮辱教师行业、音乐生、华东师范大学、爷爷、和我”的网暴者一个都逃不了,“我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人民网快评:泼脏水、放冷箭是病态现象

从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到网红“罗小猫猫子”直播中喝农药自杀悲剧,再到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按键伤人”现象让人防不胜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类社交平台的兴起,网络暴力问题愈加凸显,网暴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这种向别人泼脏水、放冷箭的行为,是一种病态现象,暴露出偏狭的心理。

任由网络抹黑、网络暴力蔓延,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情绪先行,就容易成为“谣言传声筒”;理性后置,结果就会沦为“网暴扩散器”。要知道,匿名和虚拟不是“张口就来”的理由,道德和法治才是“言由心生”的前提。

如果说网络暴力行为是淹没理性、蚕食公序的洪水猛兽,那么网络平台理应成为一道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固堤坝。在今天,随着互联网触角的延伸,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信息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在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表达有边界,流量有底线。企业做得越大、平台越活跃,相应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就越大。需要看到,一些社交平台、门户网站在防范网络暴力行为方面,还存在责任认识不充分、角色定位不准确、履职尽责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一定程度导致违法和不良信息禁而不绝。

“天下苦网暴久矣!”来自网友的一句感慨,道出了治理网络暴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治理网络暴力,需要你我携手同行,既要把控自己的“言论边界”,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文明,又要保护自己的“权利边界”,避免在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手足无措。

综合自北京青年报、人民网等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