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工作中,很多病人会问我们:“我是来做胃镜检查的,为什么医生还开了抽血、检查 那么多的项目呢?”

是不是医院、医生搞创收,乱收费呢?

生活中你们是不是也有朋友当面质问:“有什么病就查什么,不相关的检查不是让我多花钱吗?我是做胃镜检查的,查梅毒、艾滋病干什么?乱收费!!!”

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说说术前检查这些事儿。

做胃镜会检查梅毒么(干嘛要抽血查梅毒)(1)

为什么要抽血检查?

胃肠镜检查前一般需要检验的血液项目有:血常规、术前四项(也叫术前感筛)、凝血四项。

血常规

主要评估患者有无炎症、重度贫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这些指标也往往是提示某些胃病,也能指导内镜医生在检查、诊断时候有所注意和侧重;

另外,血小板数目还能判断凝血机能、出血倾向,在需要活检或镜下治疗的时候会引起注意。

术前感染筛查(术前四项)

目前大多数医院需要检查的项目是:乙肝、梅毒、丙肝、艾滋。

在我们医院,术前四项检查现在是常规项目,所有手术、侵入式检查、比如胃肠镜都要做,否则可以不予手术或检查。

首先,四项检查不仅是临床治疗的需要,也是为了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更多住院病人的安全,切断医源性感染;

其次,对于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也具有重要意义。医务人员每天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以及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时,遭受感染的几率会增大。

据相关研究,医务人员每年受锐器损伤的比例高达11%~24%,其中因锐器损伤而导致的感染中,丙肝占62%,艾滋病占3.2%,乙肝占34%。

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四项检查,如果发现阳性患者,可以警示医务人员格外注意。

患有传染病的患者不能同普通病人住同一房间,手术时也要安排到特殊感染手术室;

因为胃镜和肠镜是消毒后重复使用的,如有特殊感染,需要专门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携带这几类病原体的患者使用的胃镜、非一次性器械,都要经过特殊的消毒程序,如使用单独的消毒包,除了一般的消毒流程外还要多次消毒,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验。

凝血机能(凝血四项)

凝血系列检查主要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因为做胃肠镜检查,有时会取活检,还可能会蹭伤粘膜、遇到小的胃肠道息肉直接切除处理,如果凝血功能不好,会导致出血量较多、甚至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

有些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华法林、氯吡格雷等活血、和消炎止痛类药物,以及某些激素类药物,活检或切除术时易出血,这时便需要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才能明确;

还有极少数人是隐性出血性疾病,比如血友病,很可能在胃肠镜检查后出血不止,出现危险。

因此,事先知道患者的凝血情况,便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和准备,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另外,顺便提醒一下:胃肠镜检查前,要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抗血小板药至少5天!

一周前化验过的,可以不用重复做

如果一周内曾经化验过,再胃镜和肠镜检查,可以不再重复化验,但是你需要向医生提供真实的化验单据;

如果超过1周,就必须重新化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因为这两项检查的时效均为1周,而术前感筛的乙肝、丙肝、梅毒、艾滋检查的时效则是3个月,也就是3个月内做过相关检查,也可以不再检查。

总结

总之,在胃肠镜检查中,这术前感筛检查和凝血项检查的必要性是经过检验的,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这些做法,不仅是对医疗实践经验的肯定,也是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保障公众健康。#健康科普挑战赛# #医疗事故#来源:胃肠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