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张一山的人,真的不多。

他的演技从小就被观众认可,一部《家有儿女》直到现在也经常热播,即便是沉寂多年,又因为《余罪》而再次爆红,之后的《春风十里不如你》和《七宗罪》,让张一山又逐渐找回了身处“舞台中央”的美好感觉。

但是,最近热播评分2.5的《鹿鼎记》,着实让张一山又“火”了一把。

张一山鹿鼎记吃饭表情包:从家有儿女到鹿鼎记(1)

许多网友说张一山在《鹿鼎记》中演技浮夸,“像猴”,但其实,这部金庸剧的所有演员基本上都是这个调性,不管是饰演海大富的老演员王启田,还是其他主角配角,全都透露出一股浓烈的“动画片”风味。

我想,新版《鹿鼎记》的灾难性改编,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编导的责任。

通常来说,再浮夸的影视剧里,也会有塑造成功、表现贴切的角色,但很可惜,张一山饰演的“韦小宝”不在此列。

有人说,韦小宝的成功是因为获得了康熙的信任,拥有平台优势,所以能够平步青云。但实际上,韦小宝情商高、胆子大,脑子灵活而且做事情顾及少、讲义气。

张一山鹿鼎记吃饭表情包:从家有儿女到鹿鼎记(2)

他能够逆袭职场,几乎是必然。

在金庸所著的《鹿鼎记》里,韦小宝做人做事都显得成熟练达,知道让身边人赚钱,也懂得见好就收给别人留面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脑子转得比谁都快。虽然不读书不识字,却能将看过的几场戏文“知行合一”地灵活应用,屡次让自己转危为安。

这样一个油腔滑调、狡猾多诈的“痞子英雄”,他会是一个把嬉笑怒骂都挂在脸上的“表情包”吗?

张一山鹿鼎记吃饭表情包:从家有儿女到鹿鼎记(3)

众所周知,《鹿鼎记》创作于1969年至1972年之间,是“侠之大者”金庸先生的最后一步武侠作品,篇幅长、人物多,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很高,堪称是“金庸第一书”。总是有人说,《鹿鼎记》就像是中国版的《唐吉坷德》,既有金庸“反英雄”式的嘲讽解构,也有鲁迅《阿Q正传》式的对国人传统文化和道德心态的披露。

金庸小说的人物性格往往十分复杂,但是《鹿鼎记》因为强调喜剧效果,出场人物大多都戏剧化、丑角化,尤其是韦小宝本就是个低三下四、性格卑劣的“渣男”,即便是翻拍成影视剧,他的形象也应该是:

“正经”时,貌似光明磊落;“诡辩”时,看似义正言辞。

张一山鹿鼎记吃饭表情包:从家有儿女到鹿鼎记(4)

张一山是一个明星演员,演技水平自然轮不到我来评判,但我认为,金庸心目中的韦小宝,应该是像陈小春表演的那样:表面谈笑自若,内心波涛汹涌。如果没有表演出这一份身处险境却从容淡定的“英雄气概”,那么得不到观众的认可,评分只有2.5分,也就不奇怪了。

算得上家喻户晓的张一山,从《家有儿女》开始,就是名副其实的童星,演过《小兵张嘎》、《篮球对决》,在《老炮儿》中也出过镜,直到那一部让他再次爆红的《余罪》。

张一山曾经说,“我只想做好演员,没必要长得帅。”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演技成熟的实力派,一个低调内敛,喜欢用作品说话的演员。但是这次饰演《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他真的大意了。

张一山鹿鼎记吃饭表情包:从家有儿女到鹿鼎记(5)

从网友的评论可见一斑:

演得太过用力,像是在演巩汉林。

《鹿鼎记》的主角已经不是韦小宝,而是韦小猴了。

张一山把说书先生演得极其油腻,表情夸张,看着尴尬。

据说,张一山版的《鹿鼎记》因为质量差而被删减了15集,但依然还是逃脱不了网友争先恐后想要给他“差评”的心。

张一山鹿鼎记吃饭表情包:从家有儿女到鹿鼎记(6)

人生就像一场电影,免不了起起落落。

对于年少成名、演技在线的张一山来说,这一部演技浮夸、用力过猛、删减过多的《鹿鼎记》,实在令人失望。但不管怎么说,人生没有后悔药,也不可能重来一次。

况且,张一山在《鹿鼎记》里给我们带来的新款表情包,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