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简史漫画(漫绘科普一顿饭的)(1)

开栏的话

氧气如何送达人体各处的?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住的?为何呼吸系统总受病菌侵犯……

有时,医学保健知识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抽象难记的。

从10月起,生命时报开设“漫绘科普”栏目,以形象的绘画,让这些知识“活”起来,让你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一顿饭的人体“消化之旅”

人一生中平均要吃下超过28800公斤的食物,每一口都要穿越消化系统的重重关卡,最终转化成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和能量。

食物入口后在体内发生了什么?消化道这个庞大的系统又是如何运作的?《生命时报》带你进入神秘的人体消化世界。

审核专家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朱海杭

本期编辑丨徐文婷 罗榕

绘图丨马宏亮

消化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消化管和消化腺,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食物通过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美食简史漫画(漫绘科普一顿饭的)(2)

消化管

从上到下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分。

消化腺

口腔、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腺体(例如唇腺、颊腺、舌腺、食管腺、胃腺)的总称。

机械性消化通过口腔的咀嚼、胃的蠕动把大块食物磨碎;化学性消化则是负责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水解为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

第一站:口腔和咽喉

当食物进入口腔的那一刻,消化系统就收到指令,开始上岗。

美食简史漫画(漫绘科普一顿饭的)(3)

首先出场的是坚硬的牙齿,和全身上下最有力量的肌肉——咬肌,二者协作,碾碎食物。同时,口腔内的腺体分泌出唾液,与食物混合,直至成为糊状。

美食简史漫画(漫绘科普一顿饭的)(4)

舌头收到糊状食物,将其推向咽喉部。接收到“开工信号”的咽部迅速封锁鼻咽通道,以免食物误入鼻腔。

第二站:食管和胃

随后,翻滚的唾液浪潮把糊状食物运送到食管。这段运输过程通常只需要5~10秒钟。

美食简史漫画(漫绘科普一顿饭的)(5)

每到一处,食管壁肌肉就会舒张打开,只要食物糊糊一通过,肌肉就又立刻收缩,切断“后路”,使它们只能顺着食管涌向胃的入口——贲门。

美食简史漫画(漫绘科普一顿饭的)(6)

当食物糊糊通过贲门后,胃就开始热闹起来。

胃壁全力加速蠕动,搅动着糊糊不断翻腾;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此时胃里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第三站:肠道

被胃研磨成食糜的食物,少量多次地通过胃底部的“幽门”,去往小肠。

美食简史漫画(漫绘科普一顿饭的)(7)

小肠里等候已久的三位“打工人”:胆汁、胰液和肠液,共同协作,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可供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同时,肠道不停地蠕动,小肠绒毛从四面八方伸进食糜内,边搅动吸收,边将其推向下一关。

一团团食糜走在长长的小肠内,越往里面走,队伍越短。这是因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会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美食简史漫画(漫绘科普一顿饭的)(8)

小肠之旅结束后,食糜被吸收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难以消化的残渣。

相较于小肠的勤奋,大肠似乎总是“懒洋洋”的:残渣时而被它推着向前走几步,时而又退回来。

大肠内还“定居”了很多肠道菌群,它们会趁机汲取残渣中的剩余营养,肠道也会吸收残渣中的水分,最终把稀糊糊的残渣塑造成条状粪便,推向肛门,排出体外。

- 完 -

每一口食物的摄入、吸收和消化,都离不开消化系统的劳作。不吃早饭、大鱼大肉、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都在默默伤害着消化系统,严重时会引起胃炎、胃溃疡、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等疾病。

轻度的消化不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例如三餐定时,适当吃山楂、酸奶、含纤维较多的果蔬等,促进胃肠蠕动消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对症用药。▲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