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嘉成县主有封地吗(跟婆婆六七分相似)(1)

文|公子逸

嘉成县主,跟平宁郡主有六七分相似。

从容貌而言,嘉成县主身姿曼妙,气度华贵,一张妩媚俏丽的瓜子脸脂粉薄施。而平宁郡主的容貌也是偏妩媚,并且气度华贵。

从性格而言,嘉成县主被七八个贵妇围着说话,便如众星捧月一般,一忽娇笑,一忽戏谑,一副长袖善舞的模样。而平宁郡主的出场也多是众星捧月,长袖善舞。

平宁郡主紧挨着嘉成县主,亲亲热热地说着话,好似一对母女。嘉成县主高高抬着下巴,顾盼间神色骄傲,宛如一只五彩凤凰,说笑无忌,而平宁郡主不仅不觉得没规矩,反而觉得这是有气派。

不得不说,平宁郡主能相中嘉成县主,实在是因为她们都是同一种人:眼高于顶,贪恋权贵。

不过不同的是,平宁郡主,尚有底线。

知否嘉成县主有封地吗(跟婆婆六七分相似)(2)

平宁郡主选嘉成县主做儿媳妇的原因只有一个:两全。

在平宁郡主眼里,齐衡的身份,只有公主配的上。可要是尚公主的话,齐衡就不能走仕途了。

盛家老太太曾经聊起往事,五十年前朝中有两位公主,一个瞧上了那科的榜眼,一个瞧上了当朝首辅之子。那两个后生,不但风度翩翩,还家世清贵,连太后都动心了。可那两家人听到风声,不约而同地迅速动手,一家立刻冒出了一个“指腹为婚”的亲家,一家则立刻传出儿子八字克妻,这婚事只能作罢。

由此可见,公主实在是华而不实的消费品。一旦勋爵之家尚了公主,那么驸马不能纳妾,睡个通房也要战战兢兢,家中翁婆、妯娌、姑嫂还得看脸色,客气地端着。

平宁郡主,虽然觉得自己的儿子只有公主可配,却并不愿意儿子因为尚主,影响了前程。

她要的是“两全”,她希望她的儿媳妇既能有公主的尊贵,还能让夫婿走仕途,并且给夫婿的仕途带来助力。

而嘉成县主,正好具备这所有的好处。

她虽然不是公主,但她的弟弟小宗入大宗成为皇帝后,她将享有公主所有实在的好处。而她的夫婿,不仅可以为官做宰,还能颇得皇帝信重。

没有公主的约束,却有公主的尊贵和好处,这样“两全”的儿媳妇,平宁郡主自然十分热情了。

知否嘉成县主有封地吗(跟婆婆六七分相似)(3)

选嘉成县主当儿媳妇,蕴藏的三个危机:

其一,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嘉成县主的身份如此高贵,平宁郡主自是只有捧着的份,即使嘉成县主有不好的地方,齐家也是得罪不起的。

这个坏处,齐衡在跟嘉成郡主新婚后不久,马上显露了出来。嘉成县主骄横无比,草菅人命,实在是不招人喜欢。

而平宁郡主不仅不敢管教,还要逼着自己的儿子齐衡去跟嘉成县主好好过日子。

可以这样说,齐衡婚后的日子是非常不如意的,而齐府更是因为娶了嘉成县主这样的儿媳妇家门不宁。

面对齐家的这种情况,盛明兰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这场婚姻本就是一种投资,大家各取所需,谁都不用说谁可怜。”

我的笔在平宁郡主的身上并不温暖,实在是平宁郡主口口声声地说爱齐衡,却是拿着齐衡一辈子的姻缘去换了所谓的富贵。

她的确是脂粉堆里的人物,若是男儿必有一番作为,可她实在不是一个好母亲。齐衡从小到大,几乎事事依着平宁郡主,唯一姻缘一事有所反抗,却依旧是这种“不得不从”的结局。

知否嘉成县主有封地吗(跟婆婆六七分相似)(4)

其二,齐衡不喜欢嘉成县主,夫妻容易不睦。

两情相悦,才堪配。

齐衡并不喜欢嘉成县主,这场婚姻,他从一开始就是极力反抗的。他想要娶盛明兰,并且为此跟平宁郡主做过抗争。可是,平宁郡主竟然打算让盛明兰给齐衡做妾。

齐衡差点对着满地的碎瓷片就跪下去,直说明兰是个刚烈性子。而齐衡的父亲齐大人知道妻子的想法后,更是说:“那是自然,盛家老太太当年何等决绝。”

平宁郡主是拼着儿子一辈子心里不快乐,都要攀附嘉成县主的。

哪怕她看到了儿子的反抗和痛苦,她都能视而不见,并且因为儿子的这份情感,觉得丢人。

她逼着齐衡娶了嘉成县主,又逼着齐衡去跟嘉成县主好好过日子。在这个过程中,她从未想过,齐衡的感受,她想的只是齐府的富贵。

可夫妻不睦,大多是一个家族败落的开始。即使没有那场兵变,嘉成县主和齐衡也不会有多好的日子。

平宁郡主是攀上了富贵,而嘉成县主也的确如愿嫁给了齐衡,她们各取所需,牺牲的是齐衡。

知否嘉成县主有封地吗(跟婆婆六七分相似)(5)

其三,得罪了荣家。

平宁郡主在讨好嘉成县主的时候,小荣妃的妹妹荣飞燕也看上了齐衡。

对于荣家的青睐,平宁郡主气得身子发抖:“祖宗八代都是泥瓦匠的奴才,不过是仗着年纪轻,颜色好,哄得圣上开心,那一家子何等粗俗,也敢妄想咱家。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如今圣上老了,她又没生出个一男半女,她的好日子掰着手指也数得出来。”

不得不说,平宁郡主和嘉成县主何其相像,都是眼高于顶。平宁郡主一直觉得盛紘是个五品的小官,觉得盛明兰是上不得台面的小庶女,她从来没看得起过盛家。

而对于荣家,她更是厌恶轻视。

她都如此了,更何况比她还眼高于顶的嘉成县主。

齐大人说:“如此也好,不过你不可回得太绝,可以将这事推到六王妃那儿去,你故作为难之状,叫那两家自己争去。这样既不得罪人,也可叫六王妃知道,咱们不是上赶着的,好歹拿些架子出来。”

他们不想得罪荣妃,便把这件推给了六王妃和嘉成县主。他们也没想过,嘉成县主能如此恶毒。

知否嘉成县主有封地吗(跟婆婆六七分相似)(6)

这场大好姻缘的背后,藏着的是一条明媚鲜艳的生命。

嘉成县主想得了齐家的这份姻缘,她心里也想到了平宁郡主能想到的一切。

荣家,很快就要完了,他们还有什么可惧怕的。于是,嘉成县主让自己家里的家丁冒充了贼人,抢走了荣飞燕,坏了荣飞燕的名声。

而荣飞燕也是个烈性的,见伸冤无门,几天后,便悬梁自尽了。

荣飞燕尸骨未寒,嘉成县主就风光大嫁给了齐衡,十里红妆,半城喜庆,大宴宾客三日三夜,城外的流水席更是直铺出了几里地。

平宁郡主在得知荣飞燕的死后,已经觉出这门亲事有问题,却已经是骑虎难下。她相中的高门贵媳进门,她只能战战兢兢地捧着。

而荣家因为荣飞燕的死,彻底燃起了仇恨的火种。

荣家,在荣飞燕死之前,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反心。但是荣飞燕的死,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现在老皇帝还没死,六王爷家就敢如此嚣张要了荣飞燕的命。那么一旦老皇帝不在了,他们荣家就是案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不如反了,搏一番,没准还能有一条出路。

知否嘉成县主有封地吗(跟婆婆六七分相似)(7)

嘉成县主的死,是她自己种的果。

四王爷起兵造反,其实跟女眷并无关系。即使是差点当皇后的三王妃也没有被杀。只有,六王妃和嘉成县主被荣飞燕的哥哥荣显抓了出去。

在原著里,荣家的人甚至没有动平宁郡主。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荣飞燕报仇。

盛长柏在描述这段恩怨的时候,说了这样的话:“没想到县主年纪轻轻,竟这般狠毒。”

如果不是这般狠毒,荣家不会孤注一掷,如果不是这般狠毒,那么不管四王爷如何造反,她都不会是那般悲惨的死法。

可她偏偏就是那么狠毒。

光天化日之下,就敢抢夺高门贵女,并且毫不惧怕地把人逼上死路。

当一个人狠毒到不给别人留活路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是堵住了自己的生路。

嘉成县主原本可以活,却最终死于自己的狠毒。

知否嘉成县主有封地吗(跟婆婆六七分相似)(8)

善良,对我们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盛家是一个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

可盛家最大的一个优点是:良善。

盛家是积善之家,从盛家老太太到盛紘到盛长柏,再到盛明兰,除了跑偏的盛墨兰,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愿意与人为善的。

我曾经写过盛明兰,她最让我敬佩的从不是她对于婚姻的通透,对于自己的保护,而是她的厚道。

她善待了蓉姐,于是有了蓉姐舍命救弟的场景。

而善良这件事,从来发挥的都是这个作用。你不经意的善良,会成为你某个时期的福气,甚至能拯救你于水火。

刘备临死前,对于儿子刘婵有这样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实在是因为小善,往往能在关键时刻起大作用。

就如同嘉成县主,如果她能善良一点,如果她能不那么狠毒,如果她能放荣飞燕一条生路,那么荣家或许就不会造反,而她也不会因此而死。

为什么很多大的家族,到了一定时期会积善?

因为,积善就是给自己,甚至是子孙积福。你积攒了多少善良,你就会得到多少善良。而你积攒了多少恶,也终究会还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