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星(质量3.3022×1023kg、平均密度5.42794g/cm³)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1)

水星中国古代称为辰星。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密度较高。自转周期很长为58.65天,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水星在88个地球日里就能绕太阳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无卫星环绕。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排列顺序排名第一的行星。

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水星上的太阳看上去要比在地球上大二倍半,太阳光比地球赤道的阳光还要强六倍。水星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非常高,可达到400℃以上。这样热的地方,就连锡和铅都会熔化,何况水呢。 但背向太阳的一面,长期不见阳光,温度非常低,达到-173℃,在这里也不可能有固态的水。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探测了水星,向地面发回5000多张照片。水星地貌酷似月球,大小不一的环形山,还有辐射纹、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

二、金星 (质量4.869×1024千克、平均密度: 5.24 1.318cm³)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2)

金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日出稍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

三、地球 (质量5.965×1024kg、平均密度5507.85kg/m³)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3)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地球已有44~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30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迪士尼有同名纪录片。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0万公里,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

四、火星(质量6.4219×1023kg、平均密度3.94g/cm³)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4)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中国则称为“荧惑”。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五、木星 (质量1.90×1027千克、平均密度1.326g/cm³)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5)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为第五,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古代中国称之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西方语言一般称之朱比特(拉丁语:Jupiter),源自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从东到西有40,000千米,从北到南有13,000千米,面积大约453,250,000平方千米。对于它是什么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它的范围可以吞没3个地球。

六、土星(质量(地球质量=1) :95.18、平均密度0.70g/cm³)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6)

土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体(类木)巨星。古代中国亦称之镇星或填星。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因为土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我国古代有28宿,土星几乎是每年在一个宿中,有镇住或填满该宿的意味,所以称为镇星或填星,直径119300公里(为地球的9.5倍),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

七、天王星(质量8.6810 ±13×1025kg、平均密度1.318cm³)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7)

天王星是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轻)。他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是克洛诺斯(农神)的父亲,宙斯(朱比特)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颗在现代发现的行星,虽然它的光度与五颗传统行星一样,亮度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观测者发现。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发现,在太阳系的现代史上首度扩展了已知的界限。这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内部和大气构成不同于更巨大的气体巨星——木星和土星。同样的,天文学家设立了不同的冰巨星分类来安置它们。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还包含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结成的“冰”,与可以察觉到的碳氢化合物。他是太阳系内温度最低的行星,最低的温度只有49K,还有复合体组成的云层结构,水在最低的云层内,而甲烷组成最高处的云层。

八、海王星(质量1.0247e26千克、平均密度1.66g/cm³)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8)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类似双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罗马神话中的尼普顿(Neptune),因为尼普顿是海神,所以中文译为海王星。天文学的符号,是希腊神话的海神波塞冬使用的三叉戟。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尽管海王星是一个寒冷而荒凉的星球。不过科学家们推测它的内部有热源。和土星、木星一样,海王星内部有热源--它辐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阳能的两倍多。由于海王星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人们根据传统的行星命名法,称其为涅普顿。涅普顿是罗马神话中统治大海的海神,掌握着1/3的宇宙,颇有神通。

九、Planet X

八大行星质量大小顺序(八大行星排列顺序)(9)

除了上述的八大行星,科学家们在计算天王星和海王星轨道和其它参数时,发现它们的绕日公转轨道呈不规则的现象,因此推测在柯伊伯带之外存在着一个大型行星,并命名为“Planet X”( 行星X)。通过电脑模拟,天文学家认为这应当是一颗海王星大小的天体,直径大约为地球的4倍,质量可能约是地球的2至5倍,距离太阳约1400亿英里(约2250亿公里),它的轨道可能比冥王星的更倾斜,公转一周将耗时一千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