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6 (安安八岁)

吴老师昨天给小朋友们讲了《三国演义》里的杨修的故事。

曹操觉得一扇门太大了,就在门上写了“活”字,工匠不知何意。杨修一目了然,让工匠把门改小。曹操见杨修猜中自己的心意,有些意外。

别人给杨修送了一盒酥糖,曹操在上边写了“一合酥”,就碰巧有事离开了。杨修见了,就召集众人分而食之,因为主公写的是一人一口酥。曹操回来,不悦。

后来,在久攻某处时,部下问正在吃饭的曹操当晚口令,曹操正在吃鸡肋,便说以鸡肋为口令。杨修闻之,便告诉其他人可以收拾行李撤了——因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知道后大怒,以杨修扰乱军心为由而处死。杨修最终因卖弄聪明而丢了性命。

我想:其实,杨修应该没有揣测错曹操的心意,但他的聪明过于外露,对人就造成了一种威胁——估计没有人会愿意自己的心理活动总是被人看穿,何况是曹操这样的高人呢。

吴老师说,有的孩子问过,举手回答问题,是不是“现能”?别人都不会回答的问题,自己来回答了,是不是“现能”?

吴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要看你自己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果只是为了回答问题,那就不是现能。不过,如果自己考试成绩不错,而别人考得不好,自己却跑到别人跟前说,“我一点儿也没复习,一不留神就考好了。”听到这样的话,那些没考好的同学,心里不会高兴。这样就是“现能”,不好的,会影响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吴老师告诉大家,现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在尊长前现能,别人会觉得你这杯水已经满了,没法再教。

不要以己之能,盖人之短。

安安听很多东西都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理解可能还谈不上,倒是家长听了可能会有所感悟。

杨修也许是没有考虑过自己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面对的究竟是什么人,所以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吧——可是那样聪明的一个人,怎么看不出来曹操不喜欢他这样呢?也许还是不够聪明。话说回来,现实生活里谁能保证自己没当过杨修呢?说得好听些是单纯,不好听可能就是没头脑。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对尊长勿现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