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下如何看待“现状”,在这方面,我们要做一个“拎得清”的人。

所谓“拎得清”,就是形容一个人处理事情或者情感的时候,能够分轻重缓急,是非分明,处理果断,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拎不清则是相反的意思。

具体来讲有两个要求:

✅要能准确具体地描述现状;

✅要能了解不同干系人(Stakeholder,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立场;

笔记概览(笔记5现状做一个拎得清的人)(1)

准确描述指的是能够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对现状进行全面准确地描述,自然就可以由此达成第二个要法。

这个功夫看起来粗浅,但是却很重要,即使是一些有经验的人也容易陷入“偏听偏信”的局面,我曾经在一个项目中就陷入过这样的尴尬。

有一次,一个项目经理过来告诉我说:“客户的XX,这人对我们公司有偏见,所以卡着项目不验收。”

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在下一次和客户见面时就问客户:“上次我们的那个任务听说在您这边一直没有验收,是不是帮忙给处理一下?”

结果客户说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从细节上来看,我肯定是误解了,这种当面被客户用不容辩驳的事实”反驳“的体验真是太尴尬了。

我是万万没想到,那位项目经理,明知道他的说法一定会在客户面前提起,还居然敢这样做,真是......在得罪外部和得罪内部之间,选择了“同时都得罪”,可以算是“拎不清”了吧。

但不管如何,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对现状细节事实上的了解,而直接过渡到办法阶段,就容易发生这样的危险,更不用说,还有人有意无意地歪曲现实,这更加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和干扰。

所以如果有必要,那就老老实实按六要素去理一理,避免主观臆断。

第二点,能够了解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于明辨现状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职场上,首先不能对“利益”这个词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它是一个“不道德”的词。如果认同了这个观点,那么处理一件事,尽量照顾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了。

但我们在分析现状的时候,看起来只是你和对方的事,其实不然。

你谈恋爱,不可能只是你和对象之间事,真想结成正果,TA的朋友,TA的家庭,甚至TA的家族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事;

你谈客户,不可能只是你和客户之前的事,还有客户现在的供应商掺杂其中;

你做项目,不可能只是你和对方项目经理的事,还有采购,还有对方的领导,还有业务部门,还有内部同事支撑,还有你的领导等等人涉及其中;

你谈加薪,不可能只是你说服领导的事,还要考虑领导如何向他的领导汇报,以及领导如何向他的下属(你的平级)交代的事;

你做一家公司,也不是你一个创业家的事,最起码你可以用波特五力评估一下;

如果你能找出这些相关人,并且清楚他们背后的“利益和诉求”,你才算是真正“拎得清”了。

同时要提醒,在分析现状时,要避免一个常见的错误,混淆了“事实和观点”。

比如小李告诉你“XX太小气,今天我和他吵了一架”,你可以口头上安慰小李,但你心里要清楚,“小气”是个形容词,是个评判和观点,如果没有事实支撑,你不能直接采信这个观点。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