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日一句讲解(每天一句论语第46天)(1)

【原文】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rǎn)有曰:“女弗(rǔ fú)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

季氏将祭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此事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叹道:“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注释】

1、旅:祭名。据礼制,唯有天子才能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则能祭封地内名山大川,季氏作为鲁国大夫而祭泰山是僭越(jiàn yuè)行为,不但僭越了鲁国诸侯,也僭越了周天子。

2、冉有:孔子学生,姓冉,名求,字子有。时任季氏家臣。

3、救:阻止。

4、“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意思为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而会接受季氏的祭祀吗?

5、泰山:意谓大地的一部分,是古代天子所祭的名山,代表厚德载物的大地。天子祭泰山即祭地,是在感恩大地母亲的长养与化育。

6、女:你,通“汝”。

7、弗: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