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养老保险最低要买多少年(商业养老保险交长一点还是短一点)(1)

股市跌宕起伏、基金跌跌不休、银行理财亏损的情况下,保险理财仍然维持较为稳定的利率,大公司年金险附加的万能账户利率仍然保持年复利4.8-5%,增额终身寿险和养老年金保险收益不受经营情况影响。

有网友好奇买一份保险理财产品,用于未来养老,到底是选择趸交(一次性缴)、三年交、五年交还是十年缴费呢?

本期话题,就以同一款年金险产品,30岁投保,算一算趸交、三年交和十年交的收益区别,或许对于你选择缴费年限有直接帮助。

30岁,年交3万,交10年,总共缴费30万,投保年金险,附加万能账户利率4.5%的情况下,看下不同年龄生存总利益:

生存总利益就是退保总金额,就是前期一分钱不领取的情况下,退保可以拿回来的所有的钱。

看到10年缴费,第十年回本,到了60岁时生存总利益807640元,折合单利每年5.64%

同样总共交30万,选择3年交,年交10万,附加万能账户4.5%的情况下,看下生存总利益情况:

选择三年缴费第五年回本

到了60岁,也就是30年后生存总利益926116元,折合单利每年6.95%

同样一款产品,选择一次性交30万,按照万能账户4.5%年复利,生存总利益:

选择趸交,也是第五年回本,第五年开始有收益

到了60岁时,生存总利益966661元,换算成单利就是每年7.4%

那么投保商业养老保险交长一点还是短一点?答案一目了然

年金险无论是年交一万还是其他金额,回本特征和收益特点是一模一样的。

1、同样一款产品,选择趸交,回本最快,收益更高,对保险用户更有利;

2、同样一款产品,选择10年交,第十年才回本,有的产品16年回本,前期无收益,长期收益低,对保险公司而言无疑更有利。

3、如果是年金险附加万能账户,消费者可以选择趸交或三年交,另外要看万能账户实际利率,在保底利率以上是收益是不确定的,通常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和净利润比较高,拿到更高实际利率的概率更高。

保险公司万能账户保底利率1.75-3%,实际利率各家公司有所不同,一般理财附加万能账户实际利率4%-4.5%,如果是保险公司开门红主打年金险附加万能账户,实际利率4.8%-5%,选择的万能账户需要关注公司经营和过去实际利率情况。

关于商业养老保险交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写到这里,您的保险理财产品选择几年缴费的呢?欢迎留言。

商业养老保险最低要买多少年(商业养老保险交长一点还是短一点)(2)

顺带说说社会养老保险: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认识养老保险的缴费规则,我们按照300%缴费、100%缴费、60%缴费三种模式来举例说明。按照300%缴费,是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的最高上限,按照100%缴费,是养老保险缴费参照的标准线,按照60%缴费是养老保险缴费的下限。这个所谓的60%到300%,就是我们平时称呼的缴费指数,自己本人的实际工资乘以缴费指数,就是缴费指数工资。在办理退休时,将历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之和除以缴费年限,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另外平均缴费指数工资还有另外一种计算的方式,那就是以退休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乘以缴费指数,也可以得出平均缴费指数工资,这种计算方式更为简单、方便,在养老金计算时基本上采用这种方式。

我们缴纳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达到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就要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计算虽然有一定的公式,但毕竟是人工计算,难免会有差错,虽然社保部门有一定的复核机制,出错的几率可能会比较小。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缴费数据进行一个模拟计算,这样如果怀疑自己的养老金算错了,才有依据找社保部门进行复核。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基础养老金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也叫计发基数,加上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工资,除以2以后的平均值,就是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也就是计发基数乘以缴费年限,就是我们每月的基础养老金。这里还涉及到平均缴费指数工资的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是计发基数乘以平均缴费指数。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比如60岁办理退休就是除以139个月。其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个月。

由于每年的缴费基数都是在不断不变化的,我们只能按照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工资来倒推缴费的过程,假如办理退休时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缴费年限按照20年来计算,我们分为300%、100%、60%三种缴费模式,全部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看哪种缴费方式更为划算,因为在岗职工没有多少可比性。

(一)按照300%缴费20年。缴费比例为20%,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5000元×3,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15000元。平均每月缴费3000元,每年缴费36000元,缴费20年累计缴费720000元,其中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288000元。

基础养老金部分为5000元 (5000元×3)÷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20年×l%=2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88000元÷139个月=2072元,合计每月养老金为4072元。每年领取48864元,而每年缴费是36000元,每年净赚12864元,年利率为36%。

(二)按照100%缴费20年。缴费比例为20%,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5000元×1,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5000元。平均每月缴费1000元,每年缴费12000元,缴费20年累计缴费240000元,其中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96000元。

基础养老金部分为5000元 (5000元×1)÷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20年×l%=10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96000元÷139个月=690.65元,合计每月养老金为1690.65元。每年领取20287.8元,而每年缴费是12000元,每年净赚8287.8元,年利率为69%。

(三)按照60%缴费20年。缴费比例为20%,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5000元×0.6,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为3000元。平均每月缴费600元,每年缴费7200元,缴费20年累计缴费144000元,其中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为57600元。

基础养老金部分为5000元 (5000元×0.6)÷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20年×l%=8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57600元÷139个月=414.39元,合计每月养老金为1214.39元。每年领取14572.68元,而每年缴费是7200元,每年净赚7372.68元,年利率为102%。

通过上面的三种缴费模式的养老金计算的结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缴费指数越高,养老金就越高,但是投入和产出比越低;相反缴费指数越低,养老金也就越低,但是投入产出比就越高。从缴费支出来分析,按照300%缴费是100%缴费的3倍,养老金是100%缴费的2.4倍;缴费支出是按照60%缴费的5倍,养老金是按照60%缴费的3.35倍;按照100%缴费比按照60%缴费多了40%,养老金比按照60%缴费多了39%,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没有变化,不管是按照300%还是100%,或是60%缴费的计发基数都是5000元,所以按照60%和100%的缴费所占计发基数的比重有所提高。从养老金计算的规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就是既要考虑多缴多得,同时还要考虑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既要兼顾公平,又要讲究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