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在这四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无数的诗人才子。
生活在前三个时期的人,无疑都是幸运的,他们在社会繁荣时期,有更好的生活,也有更多的创作机会。
那么,相反,生活在晚唐时期的诗人才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伴随他们的也是悲惨的人生世界。
著名的爱情诗王子李商隐就是生在晚唐时期的这样一个人。
晚唐,也就是意味着唐朝已经步入晚期,走向了衰落,所有的指标都在走下坡路。
这个时候的唐朝,已经是江河日下,病态纷呈,矛盾重重。
生活在晚唐这样一个时代,苦逼,是肯定的。
所以,李商隐没有好到哪里去。
李商隐少年丧父,虽然在仕途道路上曾得到白居易、令狐楚的赏识,但后来婚娶王氏,仕途厄运接二连三,又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生活,可谓是步履维艰。
就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李商隐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成就了他晚唐杰出诗人的称号。
李商隐一生所创作的诗歌有四种类型,但被人们所熟记的买还是他经久传唱的爱情诗,其中满含的爱情世界,让人从市局的字里行间窥探到他悲剧的人生。
但作为李商隐本身而言,究竟是爱情世界造成了悲剧人生,还是悲剧人生造就了爱情世界,这就需要我们从他的诗歌中慢慢探索。
情诗王子的爱情世界
说起李商隐的爱情诗,不论是谁,都能吟出那么一两首,比如,他的《锦瑟》、《花下醉》、《夜雨寄北》等,都是他的爱情诗,但我们记住的更多的是他的那些无题诗。
为什么李商隐会创作这么多的无题呢?
世人认为,其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李商隐压根就没想好题目,索性干脆就叫无题;第二种就是,大家认为,李商隐的诗歌题目太过于隐晦,想表达的意思不想被人知道,所以就叫无题。
结合当时李商隐所处的大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第二种解释更为合理。
那么,我们不仅要深究了,李商隐到底想要隐瞒什么?他有什么秘密怕被别人知道?
这就要从李商隐的感情经历谈起。
在这个世上,有的人感情世界丰富,经历过很多次段爱情;有的人感情世界贫乏,一生未经历过爱情;也有的人情窦初开,正在经历爱情。
不论一个人的爱情处于何种阶段,他的爱情观对他的感情世界的影响都是有很大的。
李商隐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在他痴情追寻的爱情世界中,他一生经历过三次爱情。
第一次是他二十二岁那年,他与洛阳女子柳枝的恋爱。
柳枝是唐朝商人的女儿,按照当时的门第,李商隐与柳枝并非门当户对,所以,李商隐并没有认真追求过柳枝。但后来李商隐失去柳枝后,便只能以相思来聊以自慰。而柳枝在李商隐走后,被一个官宦娶走,命运悲惨自不必说。
第二次是他在玉阳山学道期间,与女冠宋华阳姐妹的恋爱。据说,李商隐曾经和宋华阳姐妹二人同时恋爱,一个男人爱上姐妹俩,这样的故事听着就让人觉得香艳。
宋华阳原本是皇宫里侍奉公主的宫女,因随公主入道做了女道士,李商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之邂逅,见到之后,就被她的年轻美丽、聪慧多情倾倒,两人很快双双坠入爱河。这段感情最终因为不被封建礼教和清规容许,最终导致毫无结果。后来,宋女士怀孕,李商隐被逐下山。这一段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影响他的一生。
第三次爱情经历是他与妻子王氏的爱情。这一次爱情是李商隐真正的爱情,他和王茂元的小女儿之间的爱情开出了花朵。在前两次感情受挫后,李商隐遇到了王氏,在王氏这里找到了一生的归宿,浪漫的情诗王子李商隐有了一个温馨的家,也有了爱的归属。
女人是男人的一所大学,只有读过这所大学的人,才知女人的美妙。
这话说的对,但也不完全对。
从李商隐的三次爱情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情的人。我们以两首《无题》作证,细细解读。
第一首《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读完这首诗,我们从头至尾都能感受到一个人内心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无计可施的无奈: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第二首《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诗歌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热情转化成幻灭的悲哀和强烈的激愤。
读过李商隐爱情诗的人都知道,李商隐写得最好的爱情诗,几乎全是写失意的爱情。
而这种失意的爱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爱情感慨中也可窥见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遇。
这或许就是李商隐的爱情世界。
隽永的心灵和悲剧的人生
李商隐是一个为人正直、热情的人,他不但仕途上有革新建树的理想与抱负,而且生活上刻苦自励,严肃认真。
他娶了王氏之后,对王氏的爱情真挚而专注,这在唐朝土大夫薄幸成风、始乱终弃的社会中,真的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特殊情况。
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孤芳自赏的心声。
李商隐以蝉自比,表现寄人篱下,徒有不平之鸣,得不到任何同情。
但仍要保持高洁,诗中的蝉也是他自己的影子。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又是追求的-生,其不幸的根源就在于追求的破灭。
如果他无追求,也许就没有不幸。而李商隐不可能无追求,因而他的不幸是必然的。
有人说,李商隐对爱情的追求是导致他悲剧的原因。
也有人说,牛李党争'是他悲剧的主要根源。
但无论哪一个原因,他都给诗人以沉重的打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李商隐九岁丧父,四处漂泊,境况十分艰难,他是家里的老大,过早地分担了家庭的压力。
半世漂泊,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没有可倚之亲,也无可倚之人。
李商隐的童年时代所经历的种种,对他的一生成长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爱情故事,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美丽也好,伤感也罢,酸甜苦辣,问之不尽。
李商隐和王氏的结合是李商隐悲剧形成的原因之一,择婚王氏让李商隐得到了爱情,却由此失去了仕途上晋升的机会。
他一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仕途上不得志,使他和王氏的爱情有强烈的悲哀感隐于其中。
后来,王氏逝世,他的仕途也变得黑暗,他的人生和爱情都以悲剧结束。
残酷的现实,摧毁李商隐所有的理想。
他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晚年静心礼佛,以一首锦瑟结束了他一生的悲剧。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李商隐用这悲哀的血泪凝结成的诗篇,却给了后代无尽的精神食粮。
他将人生的苦难大白于天下,才酿就了内心美好的情感,再把这些情感凝结成无数优美的诗篇。
诚然,这种美是悲剧性的,但正因为这种悲剧性,才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悲剧美。
透过李商隐的诗歌及人生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体悟人生。
所以,李商隐的悲剧人生才是成就他爱情世界的关键,而李商隐爱情世界的又反过来让他的悲剧人生更加悲剧。
这就是晚唐的李商隐。
更多精彩,请关注雄观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