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华北等地遭遇了连日分散性强降雨,这让不少人在出行时遭遇了打车难的问题。有网友选择“另辟蹊径”,叫辆货车去上班。作为同城货运叫车平台,这两天,“货拉拉”载客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争议。那么这样的平台“不拉货只拉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网约车拉货撞人平台有责任吗(被用于网约车载客)(1)

网友展示打到“货拉拉”的订单

货运平台车辆“运货”、“拉人”两不误

近日,一张朋友圈截图在网上热传,该网友称,早上起来暴雨将至,打车平台叫不上车,直接打了一辆“货拉拉”,顺利上班。随着截图的大量转发,有网友质疑,“货拉拉”货车载客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还有网友对货车载客的安全隐患表示了担忧。

网约车拉货撞人平台有责任吗(被用于网约车载客)(2)

网友将自己打“货拉拉”乘坐的经历发到微博上

对此,7月16日货拉拉回应称,发现情况的严重性,坚决发文制止此次事件。按照相关交通法规规定,货运和客运分开,货拉拉不能接受客运订单。

网约车拉货撞人平台有责任吗(被用于网约车载客)(3)

公开资料显示,货拉拉是一款专注于货运O2O领域的APP,业务方向定位为同城即时整车货运。而记者调查发现,和这位网友一样,曾经把货拉拉当成网约车使用的用户还大有人在。石家庄的王先生(化名)告诉记者,几天前就因为赶时间叫了一辆货拉拉。

王先生:“因为那天下雨,(网约车)没有人接单你得等好长时间,而且最主要的是什么,你还得加钱!那天打车也很难。朋友说也可以用货拉拉,我就尝试了一下,然后就用了一下。大概我叫完之后,不到一分钟时间,然后就有师傅跟我联系了,是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

王先生表示,接单的面包车只能乘坐一人,虽然不如轿车舒适,但确实比普通网约车好叫的多。

王先生:“来的是一个面包车,这个面包车里边是经过一些改装的,把那个座位都拆掉了,人可以坐在这个副驾驶,就能坐一个人。”

网约车拉货撞人平台有责任吗(被用于网约车载客)(4)

“货拉拉”。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王先生认为,除了迫不得已赶时间外,一些人选择叫货拉拉的原因或许也是由于其价格相对合适。

王先生:“距离大概在七公里吧,收费我结帐是结二十四块多钱,它收费有一个标准,五公里收费是22块钱,这是一个起步价,超过五公里之后一公里是加两块八。算了算,这么打车下来,如果你超过五公里,你这个距离相对要较远的话,其实你算下来比那个正常的打车,包括那个滴滴这些可能还是要合算的。”

司机:既运货又拉人,多次遇到但实属无奈

记者打开货拉拉app发现,在输入发货和收货地址之后,除了选择车辆大小之外,并没有选项要求填写所运货物的具体名称。而在其货物托运服务协议中,除了规定了禁止托运危险品、禁运品及赃物之外,也并未对人员乘车做出明确禁止性规定。

网约车拉货撞人平台有责任吗(被用于网约车载客)(5)

为了验证“货拉拉”的货车是否真的也能像“网约车”一样使用,记者在北京通过手机app下单,一辆距离2公里的小面包车很快接单。记者在没有携带任何货物的情况下顺利上车。

司机:“像你这种情况都不让。现在货拉拉,只要你不拉货可以拒单。”

记者:“就是让咱们司机拒单是吧?”

司机:“对,就是因为下雨,现在那个滴滴打不上车嘛。前天下大雨有两个,现在货拉拉的平台上,今天没有了,(之前)他就在上面屏幕上写着,像这种情况都是可以拒单的。”

司机表示,类似的情况自己曾遇到过多次,实属无奈。虽然知道这种方式违反相关规定,平台也禁止此类行为,但也没有相应的监控措施。

司机:“像这种情况我遇到两次了,在马路边上有两三个人,从哪到哪坐公交不愿意挤,打车,打不上嘛,有两三次了。他也没法监控你,除非要求装货拍照,平台拍照回单。你想一下它本身是拉货的东西,现在你要变成拉人的了,他不属于人货共装了嘛。拉货的,你说跟车最多也都跟一个人,多了人也不让跟。但是有时候他也不管,他也管不住。同时人家要拉点东西,然后稍微拉个人,跟个三个人两个人的,你不让人跟,也不合适啊。”

网约车拉货撞人平台有责任吗(被用于网约车载客)(6)

最终,一段5公里左右的路程,记者共支付了33元。据了解,根据北京市此前发布的针对网约车的相关规定,车辆应是符合提供载客运输服务基本条件,由此可见,货拉拉平台运营的车辆性质与网约车存在明显不同。对于近期出现的不拉货只拉人的行为,平台如何防范?记者拨打了货拉拉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平台已告知司机货厢载人属严重的违规行为,如果是司机接到此类订单会引导司机拒绝完成订单。

工作人员:“非常抱歉,这边是不可以的,平台这边只是提供一个运输的平台,并不提供这个拉人的这个平台的。这边的话平台是有告知师傅,平常是属于一个运输的平台,如果是说您这边是只拉人的话,师傅也会拒绝您的这个订单的。师傅是有加入平台培训的,平台这边的话是有跟师傅严正的说明平台只是一个运输的平台,非拉客的平台。这边的话如果是说货厢载人是严重的违规行为的,如果是司机接到此类订单的话,我们也会引导司机拒绝完成订单的。”

发生事故谁担责?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长期关注网约车领域,在他看来,首先平台应加强自律,尽到提示告知的义务。

韩骁:“我们其实希望平台做到几点,第一点是比如禁止这个平台司机以这个平台的名义,以欺诈的手段或者说私利的一些手段,进行这个载客的一个活动。第二这个平台上应该明确提醒这个消费者,比如货拉拉这个平台是不允许从事这种载客的活动,防止因为部分的消费者因为不知情而当做网约车使用。平台至少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规制,其实我们当时也希望平台进行一个自律。”

网约车拉货撞人平台有责任吗(被用于网约车载客)(7)

而如果平台已尽到提醒注意的义务,作为消费者在明知车辆性质的情况下,仍将其当作网约车使用,一旦遭遇交通事故,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韩骁:“(货拉拉)如果当网约车其实是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消费者就是这个乘客,他一旦要坐这个车发生相应的这些交通事故,或者陷入一种比如关于费用的问题进行一个维权,他会陷入一种困境。如果你要是明知他是一个拉货的平台,也是一个拉货的一个货车的话,然后你去坐进去,它不能具有这个相应的提供这个拉人的这些营运的资质的话,一是这个保险公司可能不予理赔;同时依据侵权责任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可能不对你进行相关的保护。因为本身它是一个货运,它不是一个客运。基于自己保护的情况,包括基于自己人身安全的这个情况,我们也不建议这种行为的发生。”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