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三年级7课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7课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7课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3、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猜猜我的家乡在哪里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有几位同学要介绍他们的家乡,通过他们的描述,你能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吗?

生1: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

生2:我家乡的简称是“苏”。

生3:我的家乡有美丽的漓江。

生4: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

回答:区号是010的地方是北京,第一位同学的家乡是北京;江苏简称“苏”,第二位同学的家乡是江苏;广西桂林有美丽的漓江,第三位同学的家乡是广西桂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紫荆花,第四位同学的家乡是香港。

师: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吗?

请大家在教材43页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一找,然后描出它的轮廓。

(1)学生描出轮廓后,小组进行展示

(2)同学们仔细观察河北省的轮廓像什么?

生:像耳朵、像问号……

师:请你在地图上找一找家乡的邻省。学生找出后回答。

二、我是家乡小导游

假如有远方的朋友要去你的家乡游玩,你愿意做他的导游吗?你都收集了哪些资料?咱们来做一个比赛吧,比一比哪个小组介绍得最精彩。

(1)小组合作整理收集来的资料。

(2)每个小组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点进行介绍。

阅读教材45页,哪位同学收集到了关于家乡风景名胜的神话、传说或故事?给大家讲讲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介绍家乡的风景、讲述家乡的传说和故事,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三、我爱家乡的特产

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46页的图片:

图1,吐鲁番的特产——葡萄。

生1:我的家乡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特别适合葡萄生长。这里的葡萄非常甜。

图2,无锡惠山的特产——惠山泥人。

生2:很久以前,心灵手巧的艺人发现家乡的稻田下面有一种黑泥,细腻坚韧,很适合捏泥塑。他们就把黑泥反复敲打,精心雕琢,捏出了人见人爱的惠山泥人。

师:特产就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那么,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特产呢?咱们来开一个“家乡特产发布会”吧!

小组合作整理带来的特产或特产图片,选出最感兴趣的特产进行介绍。

师:举例:新疆哈密瓜、山西刀削面、四川火锅、泡菜,天津麻花等。

【设计意图:家乡特产发布会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物产丰富,增进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四、我的家乡人

1.师:家乡的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人们为建设美丽的家乡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生观察教材47页图片:

图1,张叔叔种植有机蔬菜,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图2,侗绣传承人覃奶奶带领姑娘们在绣侗绣。

图3,王叔叔参与设计了市里的发电厂。

图4,手巧的刘爷爷能把出问题的自行车很快修好。

师: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人给你的印象最深?最令你感动和佩服?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讲述。

2.学生观察教材48页的图片:

图1,山西人以面食为主。

图2,陕北人的腰鼓极有特色。

师: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你觉得家乡人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吗?

(1)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2)学生阅读教材49页内容,提问: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像阿里木这样的“家乡人”在为家乡作贡献,请你说说他们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设置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离不开建设者,学习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建设者的尊重。】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家乡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生活在我们身边为建设家乡而默默奉献的人们更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课下,让我们拿起画笔,把你看到的家乡最美的画面画下来吧!

8 大家的“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行为与习惯

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过程

一、认识我们的“朋友”

1.出示:同学们,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园……有许多为我们默默提供着帮助的“朋友”,你了解它们吗?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的朋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师出示公共设施图片)

2.学生回答:公用电话亭、路灯、垃圾桶、休息椅。

3.总结:像这些“朋友”这样,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4.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

(交通信号灯、护栏、小区健身器材、凉亭……)

二、感受“朋友”的作用

1.阅读课本第50页,感受朋友的作用。

①休息椅:“当你行走在公园里,想坐下休息时,我会张开双臂,让你坐下来歇一歇。”

②垃圾桶:“当你想扔掉手中的垃圾时,我会笑眯眯地对你说,扔到我这里,保持街道的清洁!”

③路灯:“漆黑的夜晚,我为人们照亮回家的路。”

2.你还知道哪些公共设施的作用?请大家说一说。

3.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小区健身器材: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魄……

4.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5.播阅读课本52页内容: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

6.同学们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

7.学生接着补充故事。

8.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9.我们举行一场比赛吧!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比比谁的设计最具有创意。

(出示要求: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

10.学生写出或画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11.学生展示或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公共设施,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

三、倾听“朋友”的委屈

1.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着公共设施提供的各种便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可是,有的人却没有善待它们,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委屈吧!

2.出示图片:贴满小广告的公共汽车站牌和被弄断的公园长椅的诉说。

3.提问:看了画面,听了它们的诉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学生回答。

为这些行为而感到气愤。

5.也许这样的事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调查我们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下面请同学们

说一说大家的调查情况。

6.学生讲述调查的结果。

小区的健身器材:油漆掉了,生锈严重,不仅不美观,而且使用起来也不灵活。

课桌:有的被学生乱涂乱画,影响了课桌的整洁。

7.阅读教材第54页并思考: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8.学生阅读并回答

9.教师小结:这些无声的“朋友”一旦被破坏,轻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市容,重则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伤害生活中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健康、安全的生活,是我们自己。

四、善待我们的“朋友”

1.身边的这些“朋友”是为我们服务的,如果得不到善待,它们的委屈可想而知。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让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心声吧!

2.出示课本56页图片:倾听路灯和公园休息椅的心声。

3.如果你是某一样公共设施,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请你站在“朋友”的角度说一说。

4.小组交流,学生代表说给大家听。

5.倾听了朋友的心声,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我们该如何文明使用公共设施呢?

(设置公共设施警示牌、设置宣传栏、看到不文明使用公共设施的行为要勇于制止。)

6.学生进行反思:是否损坏过公共设施?今后应当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设计意图:通过诉说“朋友”的心声和自我反思,强烈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与爱心—一公共设施需要我们的爱护。】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身边的公共设施,知道了这些“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要行动起来善待这些默默为我们服务的特殊“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