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布的是我撰写的“做人做事智慧”系列文章的第145篇,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多思多想”与您分享做人做事方面的人生感悟。
说到做官,有的人认为“做官苦,做官累,昼忙碌,夜难寐”;有的人认为“做官好,做官乐,可以颐指气使来吆喝”。
做官到底是苦,还是乐?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种看法认为做官“苦”,一种看法则认为做官“乐”。
当了12年“芝麻官”的郑板桥认为,“人皆以做官为乐,我今反以做官为苦。”他清廉自守,尽职尽责,克勤克俭,为百姓操心费神,夜不能寐,心系百姓疾苦,难能可贵。
与此相反的是,清代大官李鸿章则认为,做官既其乐无穷,又相当容易,说如果一个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他们的看法截然不同,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像郑板桥那样认为做官“苦”的人,大都信守两袖清风的为官之道,认真履职、为民办事,成为了受老百姓喜欢的好官。
像李鸿章那样认为做官“乐”的人,信奉“当官发财”的理念,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成为了遭老百姓唾弃的坏官。
在当今社会,有的人认为做官很快乐,可以一呼百应、一言九鼎;有的人认为做官很辛苦,当领导意味着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需要付出比普通干部更多的心血和努力。
那么,在当今社会,做官到底是苦,还是乐?我的观点是“做官是苦并快乐着”。
01
做官“苦”,苦在“尽责”
古人说:“当官避事平生耻。”意思是说为官从政者应该忠于职守、履职尽责,“避事”而不干事、揽权而不担责,这是为官者最大的耻辱。
领导就是责任,做官就要尽责。如果只想做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遇着矛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后退,那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干部。
当官“苦”,具体体现在“三苦”:
一是苦学才能强素质。领导干部如果不刻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领导工作,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领导干部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才能全面提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摆脱德不配位、才不堪任的困境,做到头上有敬畏、胸中有全局、肩上有担当、手中有招法。
二是苦练才能增本领。领导干部如果不艰苦训练,本领不强,就难以胜任领导职务,也就没有办法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领导干部只有艰苦训练,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才能练就政治领导本领、科学决策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攻坚克难本领。
三是苦干才能创佳绩。领导干部如果不埋头苦干,就难以开拓创新,难以有大作为,难以创造新业绩。领导干部只有埋头苦干,把心思花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做工作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切实做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务实干、甩开膀子拼命干,才能实现工作创特色、出精品、增亮点、争一流,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02
做官“乐”,乐在“有为”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意思是说,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要有为,为国为民作贡献。
领导干部如果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无法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仅会损坏领导干部的形象,而且会影响事业发展,也对不起组织的培养和干部群众的信任。
当官“乐”,具体体现在“三乐”:
一是乐在攻坚克难。领导干部是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如果不能攻坚克难, 就无法带领干部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困难和重大阻力 。领导干部只要拿出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毅力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担当,在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挑战面前不畏惧,以创新的思路解决问题,以改革的举措战胜困难,以超常办法应对挑战,切实做到知难而进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克难而胜不留难,就能够在攻坚克难中展示能力、创造政绩、树立威信,收获到组织认可和干部群众信任的快乐。
二是乐在创先争优。领导干部担负着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如果没有创先争优的意识,就会影响到一个地方或者部门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领导干部只要强化“比学赶超”的创先争优意识,敢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在各项工作中先行先试,以超常规的举措、突破性的方式、创新型的模式,推动工作跨越式发展,就能够推动工作创特色、出精品、增亮点、争一流,收获到奋勇争先、创出佳绩的快乐。
三是乐在为民利民。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如果不能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就是失职渎职,那就不配当一名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只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忧人民群众之所忧,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就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收获到人民群众把自己当成亲人并能得到他们认同、支持和拥护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