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33年出生于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参加过淮海、渡江、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是一名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他身残志坚、一心为民,曾任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栽种果树,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一干就是25年他向人生挑战,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共产党员朱彦夫,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新时代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事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时代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事例
他,1933年出生于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参加过淮海、渡江、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是一名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他身残志坚、一心为民,曾任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栽种果树,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一干就是25年。他向人生挑战,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共产党员朱彦夫。
“朱老,今年咱村的桃子长得好、卖得好,桃产业成为山村振兴的支撑,多亏了您当年为群众铺下的致富奔康路。”9月4日,已经86高龄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听着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合的电话,满意地一直点头。
中午10点,朱彦夫脸上一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讲述着与新中国同行的难忘故事。
“山村富裕,产业必须振兴。”这是朱老和记者攀谈时,多次重复的话语。
张家泉村位于沂蒙山腹地,过去村边的赶牛沟、腊条沟、舍地沟,把农田分得七零八落,而且由于农田山高坡陡,缺地少水,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尤其是最大的赶牛沟,常年洪水冲刷,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
“那时候一遇上点灾害,就连年歉收,村民经常填不饱肚子。”朱彦夫回忆。
要脱贫,先改地。1957年春,刚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棚沟造地,要让零碎的农田连成片。
“当支书,就得想法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为尽快改变张家泉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朱彦夫拄着拐,拖着近20斤重的假肢,踏遍了张家泉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走访了街街巷巷、家家户户,查看地形地势,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发展生产的第一手资料。
“当时村里人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总是想法设法不让我出门上山。”朱彦夫打趣道,所以有时候只能瞒着众人,摸黑出去调查。
一天夜里,出门调查的朱彦夫一不留神拐杖拄空,从通往南大梁的山道上重重地摔在地上,又滚下去好几米,摔进沟里。假肢摔掉了,残腿上的截肢面也被戳破,绑假肢的绷带很快就被不断渗出的血水染红。素来性格坚韧的朱彦夫忍着疼,干脆背起拐杖和假肢,一点点儿爬上了南大梁山顶。下半夜,朱彦夫借着月光,望着山村残破狰狞的沟壑,心中谋划着张家泉的发展。天亮后,上山的村民发现了已经睡着的朱彦夫,赶紧把他叫醒,招呼几个人带来木杠和椅子,硬把他抬下山去。
虽然调查工作进展顺利,但张家泉村壮劳力不过百十号,这块硬骨头啃得动吗?村民都在发愁。朱彦夫说:“不干,沟还会一年年荒下去;整起来,就是咱村的粮囤子。讲困难,我这个残废都不怕,你们还怕啥?”
一番话,说得人人面露愧色。士气鼓起来,发展就有了希望。忙完秋收,张家泉人开进了“赶牛沟”。镢刨锹挖,筐抬车推,一干就是一个冬春。朱彦夫天天泡在工地上,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锹,一点一点培土。
一个冬春下来,搬了2万多方土石,张家泉村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暗渠。荒废了不知几辈子的赶牛沟,变成了40多亩平展展的良田,当年增产粮食5万多斤。年年冬春,年年大干,朱彦夫天天在工地上。舍地沟、腊条沟也变成了70多亩良田,所建造的良田在当时解决了吃饭问题,直到现在仍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解决了口粮问题,“闲不住”的朱彦夫顶住压力大搞副业,改善了村民生活;他带领林业队,种桃、种苹果,绿化荒山近千亩,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山上长出了摇钱树。
从1957年到1978年,朱彦夫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充分发扬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沂蒙精神,战严寒、斗酷暑,用21年的时间治山、治水、造田、架电,逐渐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改造成为一个山清水秀的富裕村。
如今的张家泉村,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环绕,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生活在这个时代真好。我老了,未来属于年轻人,但沂蒙精神不能丢。”朱彦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