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甄小红

(青未了蜻蜓蜻蜓飞)(1)

那是一个极热的午后,天空灰蒙蒙的。像极了《骆驼祥子》里,老舍写得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那天。巧的很,下面领着大家尽兴玩的那小子也叫祥子。

麦子已经入仓,玉米也已经下种,这时的打麦场既宽敞又平整,只剩下边上和角上堆着一个个金黄的麦秸垛。这些麦秸垛的下面是圆柱形的底座,上面再加上一个圆锥形的帽子,正如一个个吃的肚大腰圆的傻小子,顶着白花花的大太阳,墩墩实实地坐在那里,好像在考验一下它们戴的帽子的遮阳效果。

过完麦秋的庄稼人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个午觉了。孩子们却仿佛永远不知疲倦,饭碗一推就都溜出来了。这时的打麦场简直成了他们的天然游乐园。在孩子们来之前打麦场上显得空荡荡的,一群麻雀正在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低头觅食。他们一到,麻雀们就知趣地一哄而散了。这么热的天一点也阻挡不了孩子们玩儿的兴致,你看他们,大的一伙,小的一拨,跳房子的跳房子,跳绳的跳绳,几个身体灵巧的女孩子,还借着麦秸垛玩起了折跟头,倒立的游戏。那些个追逐打闹,到处乱蹿的男孩子,个个热成了落汤鸡,一把一把地揩着脸上的汗,有的干脆撩起本来就已贴在身上的背心在脸上不停地擦着,不一会儿功夫,他们的脸全变成了花猫脸,背心上也画上了各种形状的“地图”。

(青未了蜻蜓蜻蜓飞)(2)

不知什么时候,空中多了几只花花绿绿的蜻蜓。一开始几只,不多时像地上的孩子一样,越聚越多。它们像一架架直升飞机,忽高忽低,忽远忽近,仿佛正在和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一个个都丢开玩着的游戏追起了蜻蜓。蜻蜓在天空飞,孩子在地上追,整个场院俨然是一个欢乐的海洋。邻居家的祥子也在其中,只见他仿佛想起了什么,撒腿向他家的方向跑去。不一会儿工夫他拖来了一把打扫庭院的大扫帚,从远处就高喊着:“蜻蜓,蜻蜓,我来了;蜻蜓,蜻蜓,我来了。”大家为他的这一举动欢呼着,跳跃着。只见他飞快地来到场院中间,举着扫帚,仰着头高喊着:“蜻蜓蜻蜓飞,前面有草堆;蜻蜓蜻蜓落,前面有草垛;蜻蜓蜻蜓来,我给你做双大花鞋。”一时间,那把大扫帚仿佛是红军长征路上高举着的一面引路的旗帜,在他后面的“红小鬼们”已经不自觉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都跟随着他的节奏高喊着:“蜻蜓蜻蜓飞,前面有草堆;蜻蜓蜻蜓落,前面有草垛;蜻蜓蜻蜓来,我给你做双大花鞋……”只见祥子瞅准了一只蜻蜓,一扫帚下去,后面的孩子们就一窝蜂似的围上去,祥子也立马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掀起扫帚,仿佛他扑到的是什么奇珍异宝,唯恐会跑掉了,一直把扫帚翻个底儿朝天,也没见蜻蜓的影子。他也许是怕大家失望,连说:“再来,再来!”于是声势浩大的扑蜻蜓大军又出发了,再看祥子那劲头,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仿佛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红军领袖。有时侥幸捉到一只,他也无暇顾及,把它交给在一旁看孩子的大婶,然后又高高地举起了那面“旗帜”。游戏就这样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反而是那位大婶坐收渔翁之利。她找来一根长麻绳,拴住蜻蜓,用它哄起了孩子。

(青未了蜻蜓蜻蜓飞)(3)

那叫喊声仿佛是一首高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场院的上空久久回荡。吸引来了许多午睡的大人。他们都苦笑着纷纷摇头,其中一个说:“你看这群傻孩子,也不知道热。”现在想来他们真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天气如此之热也”。

直到一场大雨的到来,才浇灭了大家的玩兴。那个午后给大家带来的那无尽的欢乐,时至今日,还深深的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久久不能忘怀,因为我就是那群孩子中的一个。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甄小红,济南市商河县人,语文教师。曾在《山东教育》《济南教育》发表散文数篇。酷爱读书,尤喜名家散文。希望用手中之笔描绘周围美丽的世界,传播社会正能量,留住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