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城镇基本情况

西峡县阳城镇位于西峡县东南部,东邻内乡县赤眉镇,北接内乡县夏馆镇,南毗西峡县丹水镇,西与回车镇交界。位于白石山之南(古人山南水北为阳),四面环山似城墙,故名阳城。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龙蛋化石群聚集的核心区,是宛西自治首领别廷芳故居、墓地、兵工厂的所在地,有风景秀美、四季宜人的洪山水库和白石山风光。境内有观音寺、铁佛寺、云盖寺、新兴寺、龙王庙、阳城镇、金石庵、安怀寨、老虎寨与石幢寨等名胜古迹。

全镇总面积97.82平方公里,距县城32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1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辖阳城、后营、高崖、竹园、三岔、金花、姬庄、三关、张堂、老君、牛王、杜岗、茧场、田营、任沟、赵营、刘营17个村,172个村民小组,1.6万人。

阳城镇地处浅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猴头山为全镇最高点,海拔909米,白纸山峙于中,堂山障于南,最低点位于田营,海拔204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裕、雨量适中。阳城河源于三岔村大岭沟和火泉沟,自北向南流程21千米,汇入丹水河,另有老君、张堂、三关等河均属丹水河系 。

西峡县城市历史(西峡县阳城镇最详尽的地理)(1)

阳城镇地形图

二、阳城镇行政区划变更史

明清时候设阳城保,属内乡县。

民国元年(1912年),属内乡县西二区。

民国9年(1920年),属内乡县西二区。

民国20年(1931年)为内乡县第四区,设阳城联保、牛王联保。

民国30年(1941年),废区,实行镇乡、保甲制度,属于丹水镇。

1948年5月3日解放,建立阳城区,6月合并到丹水区。

1949年1月,撤销西峡县,时属于内乡县西峡口市丹水区。

1949年12月,西峡二次建县,属于西峡县丹水区。

1950年6月,境内建茧场乡、牛王庙乡、阳城乡、张堂乡,属丹水区。

1951年1月,增设汤范乡,茧场乡、牛王庙乡、汤范乡属丹水区,阳城乡、张堂乡属于屈原岗区。

1951年8月,撤销屈原岗区,茧场乡、牛王庙乡、汤范乡、阳城乡、张堂乡均属于丹水区。

1956年1月,撤区,阳城设中心乡,辖牛王庙乡,茧场乡属丹水中心乡。

1956年12月,撤中心乡设区,设阳城乡、牛王庙乡、茧场乡,属丹水区。

1958年4月,撤区设乡,全县共29个乡。茧场属于丹水乡,其余属于阳城乡。

1958年8月,把所有的乡、镇合并为乡社合一的13个人民公社,丹水、田关、阳城均属丹水公社。

1961年8月,全县设8区1镇,下设47个小公社,境内有阳城、牛王庙2个公社,属丹水区。

1969年1月,县撤区并社,设阳城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阳城公社改为阳城乡。

2011年11月11日,撤阳城乡为阳城镇。

三、阳城镇历史大事记

距今1.9亿年至6500万年的白垩纪时期,阳城镇气候湿润、水草丰茂,自然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恐龙繁衍生存是恐龙的乐园。

西峡县城市历史(西峡县阳城镇最详尽的地理)(2)

1亿年以前,阳城是恐龙的乐园

阳城镇土质肥美,适宜种植,距水源近,生活方便,又无水灾之虞,是先民们的理想住处。据牛王庙考古发现,距今约7000年-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阳城镇就有人类在此生活,从事采集、狩猎活动,过着渔陶农桑生活。

西汉末年,刘秀曾率起义军在今阳城镇赵营、刘营一带活动,留下汤范、锅岈沟等地名。

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阳城就建成街市。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多次由阳城到内乡赤眉。

民国二年(1913)年,建立阳城关帝庙初级小学。

民国三年(1914年),别廷芳位于阳城开始实行“自卫自治自养”为内容的乡村自治措施

民国四年(1915年),别廷芳将势力扩展到阳城、丹水。

西峡县城市历史(西峡县阳城镇最详尽的地理)(3)

阳城为宛西自治首领、民国中将别廷芳故里,图为别廷芳相

民国八年(1919年),大旱,粮食几乎绝收,大量难民外逃;

民国9年(1920年),大降暴雨,洪水淹没整个阳城。时阳城人杜维聪任内乡县丹水区区长,主持修阳城城墙。

民国11年(1922年),阳城多地青蛙堆积在道路两旁,人无下脚处,越日不见。

民国15年(1926年),别廷芳统一内乡团队。民国33年(1944年),境内蝗飞蔽日,蝗虫所到之处,禾苗、树叶均被吃光。

1945年5月,日军侵犯阳城,阳城沦陷,8月,日军投降。

1948年5月3日,陈赓4纵13旅由内乡赤眉进入阳城,阳城解放,随后,13旅解放丹水和西峡口。

1966年5月规划阳城红山水库,10月动工修筑,费时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完成整个大坝的修建。

1993年秋,在赵营、刘营、田营和任沟村发现震惊世界的恐龙蛋化石群,地下蕴藏量有十几万枚,其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原始状态保存之完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1994年3月,中科院在阳城镇虎头山和黄龙庙洼两地又发现了恐龙骨骼化石和其他物种化石。

2006年,所有农业税全部取消。

2020年底,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

四、阳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阳城镇属于浅山丘陵区域,曾经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产业发展滞后,一度成为“贫困落后”的代名词。

1995年,李鹏(现任南阳市副市长)任阳城党委书记,提出了“精诚团结、敬业为民、平淡是过、拼命发展”振聋发聩的要求,率先发展三吉梨、杏李等特色林果业,奠定了阳城“烟、果、菌、药”的产业基础。

西峡县城市历史(西峡县阳城镇最详尽的地理)(4)

阳城镇任沟村猕猴桃基地

2003年,杜威业任阳城书记,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兴乡,项目支撑、市场拉动”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在产聚区大量引进工业企业。在此之前,丹水、田关、阳城为难兄难弟,自此以后,阳城综合势力位居西峡前列,彻底把丹水、田关甩在了身后。

西峡县城市历史(西峡县阳城镇最详尽的地理)(5)

阳城镇汽车配件公司

进入新时代,在李海涛书记的带领下,阳城镇围绕建设“经济名镇、生态大镇、文化新镇、党建名镇”的目标,形成了以“冶金保护材料、汽车配件加工”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体系,以“果菌药烟”四大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体系。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乡镇”“河南省生态镇”“南阳市文明村镇”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