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雨欣 通讯员 朱文青 黎勇林

可乐又被称为“肥宅快乐水”,是居家旅行、聚餐团建“必备之良药”。然而,可乐带来的快乐也有代价,2月27日,一条名为“程序员20年喝近2吨可乐屡患结石”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家住湖南宁乡的39岁男子赵先生几乎每天都要喝可乐。他粗略计算,这20年喝的可乐都快两吨了,今年检查后,赵先生发现自己肾脏、输尿管内都有结石,并且还造成了尿路梗阻,近期在医院进行了取石手术。

每天喝1瓶无糖可乐(程序员20年喝近2吨可乐屡患结石)(1)

一部分网友感慨“碳酸饮料真的不能多喝”,另一部分网友则质疑“可乐真的会导致结石发生吗?我家二姨从不喝饮料也有结石”。

那么,可乐和结石究竟有什么关系?听听医生怎么说。

网友:600ml一瓶,可乐和水密度相近,2000L,20年,一年100L,100/0.6=166瓶,正常装小瓶可乐,两天一瓶,算多?

医生:20年来,每两天一瓶,这个量绝对不少。可乐和水不一样,积少成多,会对身体带来严重影响,这位赵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

可乐属于一种碳酸饮料,主要成分有焦糖、碳酸水、糖或咖啡因等,还含有碳酸盐和磷酸盐。当与钙离子结合后容易造成肾组织代谢异常,形成肾结石,因此喝可乐可能容易得肾结石。

如果本身有肾结石,也不能喝可乐。可乐中的糖在体内参与三磷酸腺苷代谢,会导致尿酸产生增加,过多排出尿酸就会增加肾脏压力,不利于肾结石的治疗。

网友:问题是可乐吗?问题是熬夜 久坐啊!

医生:泌尿系结石也称尿结石,是尿液中结晶沉积导致,可见于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以肾与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据统计,我国尿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地区高达5%~10%,且以男性居多。

久坐确实是泌尿系结石的原因之一。比如飞行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坐着,加上平时饮水少,尿液得不到稀释,尿液浓度增高,尿液中结石结晶沉积就容易形成结石。同样,如果不爱活动的人肾脏有小结石或泥沙样结石,因为缺乏运动,这些小结石不容易排出体外,日积月累,也容易慢慢长大。

熬夜同样是增加肾结石概率的坏习惯。很多人在熬夜时会吃点海鲜,喝点啤酒,会产生大量尿酸、嘌呤。尤其是喝啤酒后利尿,造成人体短时间内脱水,增加肾结石出现的概率。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如果长期熬夜,肾精消耗过多,人就会肾气不足,最终会遭到疾病的袭击。

熬夜和久坐不行,不代表长期喝可乐没问题。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不是孤立的,只有建立起系统的良好习惯,才能收获健康的身体。

网友:这不科学,碳酸饮料应该是溶解结石的呀!

医生:有传言说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和磷酸能使胃结石越来越小。其实,这没有科学依据。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属于游离状态,磷酸含量很少,对于结石的溶解能力微乎其微。无论如何,赵先生患的是肾结石,喝可乐对此百害而无一益。

网友:我也完了,喝可乐、久坐、熬夜,我每样都没落下。

医生: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泌尿系结石,同时,改变生活习惯也可以预防泌尿系结石。如果你担忧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多喝水、多排尿

尤其要注意夜间和清晨补水,建议多喝白开水、橙汁或柠檬水,避免过多饮用咖啡、红茶、啤酒、果汁等。

2.多吃乳制品

推荐多吃乳制品如牛奶、干酪等,以维持正常范围或适当程度的高钙饮食。

3.少吃高草酸盐食物

如菠菜、甘蓝、杏仁、花生、甜菜、红茶等。

4.少吃肉

高蛋白饮食会增加尿液中钙和草酸盐的排泄,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动物的内脏(肝脏及肾脏)、沙丁鱼、凤尾鱼等含有高嘌呤,最终代谢为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形成尿结石。

5.适量摄入维生素C

服用维生素C后,尿草酸的排泄会显著增加,易形成草酸钙结石。

(科学指导:长沙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黎勇林)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