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了不少优秀的男性喜剧演员,许氏三兄弟、周星驰、张卫健 、黄百鸣、吴孟达和麦嘉等,但是,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有一个,那就是黄子华了。

如果问问现在的年轻人:你们喜欢黄子华吗?或许绝大多数人都会反问,这个人是谁啊?

黄子华现在就像TVB港剧,已经成为一种小众文化。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他的,可能连名字都觉得很陌生。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1)

要知道,海派清口的灵感就来自于香港的栋笃笑,可见栋笃笑的地位了,只是可惜,就是他封麦不再继续栋笃笑了,都没有激荡出一个新闻头条的水花,比汪峰还要冤。

1960年,黄子华出生在香港红磡一个破碎的家庭里,生父的样子很模糊,做什么事情的,他全然不知道,只知道当时父亲和几个探长的关系很好,童年就辗转在外婆、阿姨等身边生活。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2)


01.艰辛的演员之路

黄子华的模样不算十分俊俏,颧骨很高,在上世纪90年代耀眼的娱乐圈里,在周润发、梁朝伟、黎明等男星的衬托下,越发显得……有点磕碜。不过,他浑然一体的痞气,却让他脱颖而出,无论演出什么角色,都带着一丝丝贱兮兮的市井小民的样子,很适合演反派或者都市剧。

然而,当时他的机遇不好,1984年,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突然取消了,他无奈只有选择了编剧训练班。后加入香港话剧团、商业电台,在香港电台《特写青春》、《性本善》节目里担任主持人,并兼任编剧。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3)

没有机会演戏就算了,黄子华还要不断忍受其他人的嘲讽。 最大的打击,是一个电视台经理在看到黄子华无数次自荐之后,无情地对他说:“你死心啦,你真的不适合做演员。”他不甘心问为什么?“你不够靓仔啊!在某个角度还算得上是丑!”被人如此不留情地打击,他还是没有死心,甚至将这个经历写进了栋笃笑里。

几经波折后,黄子华终于当上了演员,但是,他参演的几部电影,不是一部电影不行,是每一部都不行,出道拍了几十部电影,部部票房惨淡,他一度成为了票房毒药。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4)


02.栋笃笑的意外成功

1990年,心灰意冷的黄子华决定告别娱乐圈,他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将自己多年沉浸在娱乐圈的经历写了出来,并以Stand-up comedy的形式作最后一场演出,主题名为《娱乐圈血肉史》。

为了做这场栋笃笑,黄子华还自己掏了几万块钱,在香港文化艺术中心,租了一个300人的厅。几十块钱一张票,没有音乐,没有舞蹈,更没有嘉宾,黄子华一个人一个麦,站在舞台上自言自语两个小时。原本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场活动大获成功,收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黄子华直译Stand-up comedy,成为了“栋笃笑”的开山鼻祖,开始了每年一场栋笃笑的创作,内容围绕着自身经历进行创作,针砭时弊,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尽管创作量不算高产,但是,全部内容都是他自己亲力亲为,确保了高质量。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5)

从最初的文化中心到后来的红馆,他的栋笃笑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香港作家黄碧云曾评价黄子华:一个残酷的笑话演员。因为观众听过他的栋笃笑之后,先是意会地大笑,然后沉静下来回想一下,就会想哭了。

世界很荒谬,黄子华其实是一个活得很通透的人,他对于生活的思考,比其他人都认真和深刻,所以才有那些很棒的作品,出了很多经典的语句。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6)


03.电视剧作品丰富起来

黄子华内心清楚:与其让梦想,在从未付出实践的放弃或遗憾中消亡,不如死在自己手上,至少,能对自己说,我尝试过了。

2001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蚊鸡保镖》,再次票房惨淡。他带着落寞的表情戏谑地说:“我果然梦想成真了,死在了自己手上。”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7)

既然没办法做影帝,那就做视帝吧。

趁热打铁,黄子华带着栋笃笑的热度,和嘟嘟姐一起主演了电视剧《男亲女爱》,这部喜剧当年红透香港大街小巷,让他吸引来不少观众和粉丝。2004年的《栋笃神探》也收视率大热,很多观众写信给电台,希望重改悲惨的大结局。

最值得肯定的是,他参演的内地历史题材电视剧《非常公民》,将末代皇帝溥仪的懦弱、暴躁、贪玩等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8)

之后的《状王宋世杰2》、《奸人坚》、《绝代商骄》等,收视都很不错。直到2013年,黄子华终于圆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凭借《My盛Lady》拿下视帝。

只是,在当时TVB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中,黄子华却没去。面对采访,他说:“我从来都不热衷去争奖。因为一个奖项很快就会过去,风光几日就会过去,一个星期后就不会再有人提,但你能不能拿到好的角色,你长年累月做的那份工作,能不能做得更好,这才是最实在的。”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9)


04.他从来都只是做自己

曾有人说过:在香港,周星驰的电影,黄子华的栋笃笑。都是一个“清醒”的时代代表。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10)

我也知道,不能将黄子华和周星驰相提并论,毕竟,连黄子华都说:“在辉煌的九十年代香港娱乐圈,我从来不嫉妒周星驰,因为的确周星驰做的事情,他不做,我也做不到的。以前我不信神的,见到周星驰我信了,因为他真的处处都在,无处不在的。”

但是,这两个人对于香港喜剧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无论是周星驰的喜剧电影,还是黄子华的栋笃笑,都是第一次看会让你笑,第二次看会让你沉默,第三次看会让你深思,反复看……会让你流泪。

黄子华最后的消息(黄子华的封神之路)(11)

黄子华是一个清醒的特立独行的人,从来都只是在做自己。他不断把自己的生活草根化,他无论赚到多少钱,仍游走于旺角、九龙城,他经常想著要完全脱离物质,他不能让物质控制自己,哪怕再富有。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也不是所有娱乐明星可以放下的,值得我们学习。

感谢黄子华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引起我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全新思考,衷心祝愿他心之所安,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