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周票房排行榜查询: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至9月8日(1)

文/Leon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约3400字。

千呼万唤始出来,《信条》终于上映了,这是疫情发生后第一部上映的大片,其成绩也还不错,2000万壕无悬念地登顶榜首,从绝对数字来看不是hin咋地,但考虑到北美现在的局势,还要啥自行车。而榜单中还有人浑水摸了一把鱼,《My Brothers' Crossing》凭借19000美元的超高票房,强势杀入TOP10,这让我和我的团伙们都惊呆了。具体情况请看下列榜单。

一、榜单概述

北美周票房排行榜查询: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至9月8日(2)

因为本周是美国劳动节(Labor Day),所以票房数据往后推迟了一点,在9月9日中午写本文时,大部分数据都已出来了,只有《信条》的数据还是估计值,那也就不等了,凑合着写吧。本周排名榜首的是华纳的科幻大作《信条》,三天收入2020万美元,"壕取"榜首。该片在2810家院线上映,收入2000万,这差不多也就是疫情期间大片的表现了,以后再有什么大片上映,估计也就是最多3000万的水平了。虽然拿了个第一,但《信条》总投资高达3亿刀,这点成绩连回本都难,目前来看还是指望海(中)外(国)票房吧。该片在海外收入1.26亿美元,其中中国再次拯救华纳,3000万票房成为全球之最,至于其他那些歪瓜裂枣们票房最多的连1000万都没有,华纳还是要抱紧中国的大腿啊。

第二名是《新变种人》,本周收入303万,下跌56.8%,累积1179万。该片全球票房为2139万。

第三名是《精神错乱》,本周收入180万,下跌30.5%,累积1143万。该片全球票房为2383万。

第四名是《比尔和泰德寻歌记》,本周收入77.3万,下跌31.3%,累积226万。该片海外票房仅为16万。

第五名是《海绵宝宝:营救大冒险》,周末三天收入34.5万,下跌18.7%,累积331万。该片目前未在海外上映。

第六名是《大卫·科波菲尔的个人史》,周末三天收入32.7万,下跌31.2%,累积99万。该片全球票房为1113万。

第七名是《浴室墙上的字》,周末三天收入27.5万,下跌38.7%,累积153万,该片目前未在海外上映。

第八名是《租房惊魂》,周末三天收入2.2万,下跌0.6%,累积158万,其全球票房为270万。

第九名是《My Brothers' Crossing》,本周收入1.9万,这片连个发行商都木有,竟然杀入前10,网上都木有影评,我都不知道该说点啥。该片目前未在海外上映。

第十名是《特斯拉》,周末三天收入0.18万,下跌88.2%,累积8.3万,其全球票房为14.3万。

二、新片点评

北美周票房排行榜查询: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至9月8日(3)

1.《信条》

俗话说得好,"刺ke姓张不姓条",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话说这个《信条》啊,上映以后,确实也是争议不断,一方面很多人说这个电影是诺兰多年来最差的电影,不如《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另一方面也有人说这是诺兰最烧脑的电影,看不懂怪你智商太low。无论如何,一部电影的成功主要还是看票房,不赚钱啥都白搭。那么就先来看看票房,《信条》目前全球票房为1.5亿美元,中国上映首周票房为2亿人民币,差不多就是3000万美刀,全球最大票仓,北美这边是2000万美刀,基本上三分之二国内水平,而其他国家超过1000万的一家都木有,诺兰老家英国也只有700多万。这已经是疫情下影院重开后,表现最好的好莱坞电影了(咱国内的《八佰》实际上票房比这强很多,可惜只在国内上映)。作为对比,笔者拿几家票房大户来粗略对比一下,请看下图。

北美周票房排行榜查询: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至9月8日(4)

图中写"无"表示未统计或未上映,从目前已知信息可以看出,《信条》的水平大概介于《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之间,虽然这里面有疫情的因素,但抛开疫情不讲,笔者估计这片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盗梦空间》或《超人大战蝙蝠侠》的水平,基本上全球8至9亿的水平,至于业界估计的10亿美元,only in your dream。当时《超蝙》也预测10亿美元,结果呢9亿都没捞到,这次的《信条》也这水平,按照其总成本3亿刀来算(2亿制片费 1亿宣传费),这片还是能赚钱的。可是如今这片在疫情影响下,估计全球最多4亿美元,这肯定是要赔钱的,华纳后面估计会把该片放到流媒体上播出,大概率HBO Max,这样既能回一些本,还能顺便推广一下HBO Max,但是HBO Max有一个问题,就是其暂时只在北美地区推出,要想让全球观众能看到该片,估计华纳会去找Netflix合作,让该片在Netflix上播出,到底是不是这么操作,咱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目前《信条》只在中国是完全正常上映,其他国家都受到疫情影响,但对诺兰向来青睐有加的中国这次却没能给出一份优秀的答卷。该片上映3天,票房仅为2亿RMB,这妥妥《超蝙》和《神奇女侠》水平,所以照此推算,《信条》国内也就最多6亿水平,大概9000万刀,这和业内估计的10亿 预期差不少。差了这么多,除了疫情原因,这部电影本身也有一些问题。笔者看了很多网友的评价,也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该片没能很好地铺垫,像《盗梦空间》前面有不少时间都是讲述一下电影要干啥,而《信条》是直接就开始干了,没有铺垫,至于为什么这么干要在影片随后的故事中找;二是影片过于烧脑且时间太长(150分钟),我觉得烧脑还好,至于时间太长,这比《星际穿越》169分钟还要短一些,和《盗梦空间》148分钟几乎一样,可能是大家都喜欢《复仇者联盟》那样特效多一些、套路少一些的作品,如果刚开始电影就没看懂,后面就看不下去了,就像巴萨踢拜仁,刚开场就丢球,后面心态就崩了;三是动作场面上没啥新意,毕竟老司机们都喜欢动作场面激烈一些的,都懂的;四是审美疲劳,诺兰那些时间和空间的把戏,都玩了好多年了,能不能整点新的东西?所以诺兰这次在中国没吃开,个人赶脚还是把一部商业大片玩得过难了,一般人思维跟不上,大家还是喜欢《复联》这种看得爽,剧情还简单的电影。所以个人建议,诺兰是不是以后应该降低点标准,考虑下我们这些低智商的动物。

至于演员阵容,本片启用了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和伊丽莎白·德比齐,有一说一,这三人目前都是好莱坞二流演员,华盛顿估计如果不是因为他爹(丹泽尔·华盛顿),大家都没人听说过;帕丁森这几年拍片不少,好评也不少,演技也有提升,只是大制作略有欠缺;德比齐这几年大片小片都有,大卖的也有,而且她那3米大长腿一直都是吸睛利器,但她一直都是主打配角,主演电影倒不多。这仨都是年龄30 的演员,华纳让他们主演《信条》,也算是积极培养新人,华盛顿作为一名黑人演员,估计以后要委以重任,毕竟好莱坞最近几年zz正确这种东西被看得太重了,帕丁森则是出演了新任蝙蝠侠,华纳这次也是让他提前露个脸,给大家伙熟悉熟悉。虽然这俩货演得挺努力,可是个人感觉还是不够老道,《盗梦空间》中小李子 囧瑟夫 汤老师这种老油条组合还是明显要强很多的,这些年轻人们也是要多锻炼。

无论如何吧,《信条》这次也算是拍得不错,三年才出一部电影的诺兰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就是不知道下一次诺兰还能拍出个什么东东,咱们2023年见。

本片烂番茄指数为74%(163个新鲜番茄,58个烂番茄),CinemaScore评分B(网站终于更新了),Metacritic评分69分。

《芝加哥太阳报》:88分,《信条》作为一部商业大片,还是值得我们一看的。

《洛杉矶时报》:70分,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谍战片,差不多就是量子力学版的《碟中谍》。

《卫报》:40分,既想玩把高难度的科学,又想让观众看懂,说白了,就是你想让我知道你知道的,可是我不想知道你知道的,而且我他Ma也搞不明白你想让我知道的你知道的。

北美周票房排行榜查询: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至9月8日(5)

2.《My Brothers' Crossing》

说白了,我都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改咋翻译,只能放上英文原名了,更不知道这片该写点啥。该片成绩只有19000美元,放在过去这根本都进不了前30名,这次竟然排名第9,欧老天啊,你瞅瞅这个逆天的排名。该片在三大影评网站上都木有评分,看来影评人都不稀罕,而且该片的发行商暂时还是未知,又一个"黑户"啊。不过该片在IMDB上的评分还挺高,8.8分,该片男主角是丹尼尔·洛巴克(Daniel Roebuck),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但他也算是一名老戏骨了,拍了很多影视剧,不过大多都是配角,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其中票房成绩最好的是梅尔·吉布森的《我们是士兵》(北美7800万,全球1.15亿),而男二号詹姆斯·布莱克(James Black)更没啥人知道,他也拍了不少电视剧和电影,但也同样以配角为主,而且还是打酱油那种。导演则是Ricky Borba,当过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但出名的作品一部也没有,而编剧则是Edna Janeen White,他以独立电影和电视电影为主。说白了,整部电影没啥太大看点,大家想了解的话,还是去问度娘吧。

本片烂番茄网站、CinemaScore和Metacritic都未评分,三无产品,各大媒体也都木有影评,看来记者都懒得去看。

三、下周上映

北美周票房排行榜查询: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至9月8日(6)

片名:《心碎画廊》(The Broken Heart Gallery)

上映日期:2020年9月11日

发行商:索尼

类型:爱情、喜剧

简介:故事讲述露西天生就是一名收藏家,她与男友分手,而男友是惠特尼博物馆的老板。露西不知道该把恋爱时的物品放在哪里,于是她在一家陌生酒店的大厅中策划了心碎画廊,在那里她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并学会了放手去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