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传统拳的训练中,有了身体中节的劲力,但却无法运用到梢节,究其原因,就如同自来水管道一般,在关节的连接处不通畅,关节闭合,使劲力消耗。

武术脉门在什么位置(开关节在拳中的重要性)(1)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现代搏击还是传统拳,在发劲前一瞬间,都是要求极力放松的,在现代搏击来讲,是为了消除肌肉间的对抗,将力量聚于一处。在传统拳来讲,则是为了让关节的“撑拔”随心所欲,使大筋的崩弹发挥到极致!关节活,人体自然活脱,劲力顺达。反之,关节闭合僵滞,肌肉力量再大也无法打出漂亮的一拳!关节连接处没有肌肉,靠什么产生松紧的变化?依靠“大筋”的撑拔,就如同木偶一般,由关节连接处的绳子,驱使它运动,而人体连接处的大筋,不但能够帮助身体更好运动,并且可以借助自身有弹力,自如崩弹的特性,使人体的运动变得快捷,连续不断!

武术脉门在什么位置(开关节在拳中的重要性)(2)

传统拳的盘练过程,是由外而内的,“先在梢节,再到中节,最后到根节”,是节节后缩的,而实际的应用却恰恰相反。拳的高层次用“心一惊,四梢皆至”来形容,“心惊”即“心惊胆颤”,事实上“胆”不会颤,“横隔肌”会颤,由此带动“内脏惊起惊落”,形成强大的身劲,之所以能够做到“将身体挂在手上”全赖于此。连接身体各关节之间,形成“弹簧”般的颤动,非“大筋”所不能为,“撑筋拔骨”是前提。很多朋友在练拳时,总想着秘籍、绝招,岂不知所有一切的“绝招”皆源于“基础”,盘练“筋骨、关节、内脏”就是捷径。民国前后,武术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拳还是那个拳,“功”没了,就失去了拳的核心。

武术脉门在什么位置(开关节在拳中的重要性)(3)

中国武术,不缺表现形式,缺的就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