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诸葛亮最后一次决战(草船借箭曹操不放火箭很明智)(1)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南下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同年,曹操率百万大军功伐东吴,孙刘联军在赤壁一带与曹军殊死抵抗,诸葛亮被任命为联络东吴的代表。赤壁一战,不仅让周瑜威震古今,更让人赞叹不已的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奇谋。诸葛亮进入东吴后,经过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成功说服东吴联刘抗曹。然而周瑜始终认为诸葛亮包藏祸心,又机智过人,将来可能成为东吴的劲敌,因此处处刁难孔明。

曹操与诸葛亮最后一次决战(草船借箭曹操不放火箭很明智)(2)

草船借箭,也是周瑜刁难诸葛亮的一个手段,让诸葛亮十日之内造出十万只箭,如同刀架在脖子上。事实上孔明只用了三日,通过草船借箭,不但让曹操失去了十万多箭,而且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有人在此便有疑问,曹操为何不放火箭,这样诸葛亮岂不有去无回?也有人回应:幸亏曹操没有放火箭,因为孔明还留一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曹操与诸葛亮最后一次决战(草船借箭曹操不放火箭很明智)(3)

首先分析草船借箭。孔明承诺三日之内制造十万枝箭,并让鲁肃寻找二十只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束草千余个。前两日孔明按兵不动,第三日,便叫上鲁肃一同前去取箭。出发前,诸葛亮将船只用锁链相连,当晚大雾弥漫,面对面都看不到对方,五更之时,已经接近曹操水寨。孔明于是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排开,令擂鼓呐喊。曹操大惊失色,并不知道有多少人马,又惧怕有伏兵,于是令水军弓弩手用乱箭射之。

曹操与诸葛亮最后一次决战(草船借箭曹操不放火箭很明智)(4)

又让张辽、徐晃各引三千弓弩手到江边支援。一万多人一起向江中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待到日高雾散,孔明便引军回东吴,船只上布满箭枝,有十万多只。周瑜知道后,对孔明拜服,但更加想除掉诸葛亮。草船借箭,虽然只是演义中存在,但不愧为神来之笔,罗公也正是以此来衬托诸葛亮的神勇。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孔明曰:“子敬休言问,前去便见。”遂命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往北岸进发。是夜大雾满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曹操与诸葛亮最后一次决战(草船借箭曹操不放火箭很明智)(5)

其次分析为何说曹操放火箭,结局会更惨,诸葛亮还留一手。其实很多人都曾讨论,为何草船借箭曹操不放火箭,这样诸葛亮的草船就会烧为灰烬,以下做简要分析。另外我重点解析一下:曹操幸亏没有放火箭,因为诸葛亮还留有一手。其实说诸葛亮留一手,这大概是说诸葛亮当时会直接火烧曹军战船。这个计谋是否存在,又是否能成功,以下做简要分析。

其一曹操为何不放火箭。曹操不放火箭,有以下原因,一者曹操的目的是不让敌人靠近,而不是歼灭。曹操放箭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到敌人,而是射住阵脚,不让敌人靠近。但箭需要射的远,如果是火箭,会大大降低射程。演义中已经交代,曹操因惧怕有伏兵,坚守不战,又害怕敌靠近,这才放箭。二者当时大雾满天,看不到敌人,找不到目标,放箭也是盲射,放火箭更是浪费。三者火箭的成本高,十万只火箭,耗资巨大,再说者说曹操也不知道诸葛亮用的是草船。

曹操与诸葛亮最后一次决战(草船借箭曹操不放火箭很明智)(6)

其二诸葛亮这一手其实是有可能存在的。这有亮两点原因,一者诸葛亮做事谨慎,考虑周到。他定会想到最坏的情况,如果曹操果真放火箭,诸葛亮也不会坐以待毙,唯一的做法就是将这二十只火船推向操营,虽然是完不成任务了。能让曹军损失,也是一大胜利。二者诸葛亮胜利回归后,周瑜对其谋略十分叹服,曾请求诸葛亮制定破曹计策,而诸葛亮当时的计策与周瑜不谋而合,那就是用火攻。由此看来,诸葛亮早已想好用过攻的计策,因此草船借箭之时,诸葛亮用火攻也是有可能的。

曹操与诸葛亮最后一次决战(草船借箭曹操不放火箭很明智)(7)

其三草船借箭用火攻有取胜的可能性。如果曹操放火箭,诸葛亮火烧曹军是有可能的。一者据演义中交代,当日大雾弥漫,面对面都看不到对方,诸葛亮让着火的船只靠近曹军水寨,很难被发现。等到军士发现火船,为时已晚,曹军只能撤退。二者当时曹操军已经用连环计,将战船用锁链捆绑在一起,一只船着火,其余都会跟着烧起来。

三者虽然没有东风,诸葛亮很有可能带有引火器具,也会向曹军战船放过,当时鼓声呐喊声震天,曹军估计都不知道火船会从那里过来的。诸葛亮善于用火攻,谋划这点计策,还是游刃有余的。当然这些都是依据演义推测,不过万分无奈下,诸葛亮很有可能这么做,所以有人就说,诸葛亮还留有一手。

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