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词可以说是汉语词汇中,非常特殊的一种现象。使用重复的字眼,表达更厚重的情感。

诗词当中也经常出现叠词,根据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得知如此有三个效果:

一是为了更加突出所描写事物的形象性,比如“皎皎河汉女”,体现出织女的纯洁无瑕。

二是为了更加突出确切性,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一个“萧萧”就是对“落木”最形象的表达。

第三个是音乐性,“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富有音乐美。

唐诗三首最容易考的句子(唐代诗僧最精妙的一首古诗)(1)

​一般来说,叠词在诗词当中出现不过是一层点缀。但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古诗,用叠字叠词作为诗歌的主题表达,真正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在一般的诗歌当中并不常见。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这周股市就是唐代的僧人寒山所写的《杳杳寒山道》,全文一共八句,每一句都出现了叠词,凸显出整齐的形式美,而且增进了感情的强度。

唐诗三首最容易考的句子(唐代诗僧最精妙的一首古诗)(2)

​寒山是贞观(一说大历)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现存三百余首。此诗为其中一首。

诗词的一开始就是别样的境界:“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使用“杳杳”写出“寒山道”的悠长悠远,使用“落落”更凸显了“冷涧滨”的寂寥。

唐诗三首最容易考的句子(唐代诗僧最精妙的一首古诗)(3)

​第二联“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诗意盎然。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啾啾”和“寂寂”形成鲜明对比,写此地虽有鸟鸣,但是掩饰不住其本身的荒凉之感。

第三联“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写天气概况,风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淅淅”则写风,“纷纷”则写雪,用天气状况的恶劣来写自己孤独坚守信仰,内心的落寞也是显而易见。

唐诗三首最容易考的句子(唐代诗僧最精妙的一首古诗)(4)

​最后一句更显落寞。“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朝朝”、“岁岁”几乎都忘记了时间。

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