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阅微草堂笔记》等鬼怪故事多了之后,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狐精鬼怪,包括纪晓岚至亲中亲历的也不少;而现代却几乎无鬼,至少亲人朋友包括自身,就从没听谁说见到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小时候怕鬼是因为面目狰狞?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时候怕鬼是因为面目狰狞(古时候鬼怪多皆因装神弄鬼者多)

小时候怕鬼是因为面目狰狞

读《阅微草堂笔记》等鬼怪故事多了之后,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狐精鬼怪,包括纪晓岚至亲中亲历的也不少;而现代却几乎无鬼,至少亲人朋友包括自身,就从没听谁说见到过。

是不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没有监控,一些人就利用了人们相信、敬畏世间有鬼怪这一点,装神弄鬼来迷惑人们,以期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读到《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真魅》、《贿盗扮鬼》、《破寺僧》等几篇故事时,还真就印证了我的想法。

附上三篇故事白话文

《真魅》:献县城东五十五里的淮镇,也就是《金史》所说的槐家镇。镇上有户姓马的人家,家中忽然出现不少怪事,每到夜间,有时抛砖掷瓦,有时鬼叫呜呜,有时则在无人之处发出火来。这样搅闹了一年多还没停止,请术士祈祷消灾也毫无效果。于是,马家便另行买宅,迁到别处去了。有人赁居马家这所宅院,仍然照样不得安宁,不久也搬走了。从此,没人再敢来住。有位老儒不信会有这等怪事,用很便宜的价钱购买了马家宅院。他选择吉日搬进宅内,竟安安静静,没有发生任何异常事情。很多人都说老儒德高望重,能够镇住妖魅。不久,有个狡猾的盗贼登门与老儒争吵辱骂,人们才知道马家宅的各种怪事,都是老儒买通盗贼在夜间干的,并非真有妖魅。先父姚安公说:“鬼魅也不过是善于变幻罢了。老儒也这么巧于变幻,可以把他看作是真正的妖魅。”

《贿盗扮鬼》总督唐执玉审查一件杀人案,已经定案。这天夜里他独自点灯坐在屋里,忽然隐约听到哭泣声,好像渐渐临近窗户。他叫小婢出去看看。小婢出去,惊叫了一声倒在地上。唐公掀开帘子,看见一个浑身是血的鬼跪在台阶下。唐公厉声喝斥它,鬼叩头道:“杀我的人是甲,县官却误判是乙。这个仇报不了,死也不能瞑目。”唐制府说:“知道了。”鬼离去了。第二天,唐公亲自提审,证人们提供死者的衣服鞋子等物,与昨夜所见的相符。唐公更加相信了,竟按鬼所说的改判甲为凶手。原审案官百般申辩,坚持认为南山可以移动,但这个案子不能改。他的幕友怀疑有别的原因,婉转地向唐公探询,他才说了见鬼之事,助手也拿不出什么主意来。一天晚上,幕友来见唐公,问:“鬼从哪儿来的?”唐制府说:“他自己来到台阶下面。”助手问:“鬼往哪儿去了?”唐公说:“他倏然越墙而去。”助手说:“凡是鬼,都只有形影而没有肉躯,离去时应该是突然消失,而不应该越墙。”随即便到鬼越墙处查看,虽然屋瓦没有碎裂的,但因刚下过雨,几处屋顶上都隐约有泥脚印,一直到外墙,泥脚印下去了。助手指着泥脚印说:“这必然是囚犯买通了有功夫的盗贼干的。”唐公沉思了一会儿恍然大悟,仍改回原判。他把这事压下了,没有再追究。

《破寺僧》:景城南边有座破寺庙,附近无人住,只有一个和尚带着两个弟子管理寺庙,料理香火,但两弟子都象村里的庸人一样蠢,见到施主行礼都不会,但他们却十分狡诈。偷偷买来松脂,碾成粉末,夜里用纸卷起点着,撒向空中,于是,火光四射,见火的人都来询问,而师徒三人却插着门酣睡,都说不知道。又暗地买来唱戏的佛衣,扮作菩萨、罗汉,在月夜或站在屋脊上,或躲在寺门树下。看过的人来问他们见过没有,也说没看见。有人把所见告诉他们,三师徒便合掌说:“佛在西天,来这破庙作甚?官方正追查白莲教,我们与你无怨无仇,何必造谣害我?”人们从此更加认为是真佛现身,所以施舍的人越来越多。寺庙日趋破落,而和尚又不肯整修。他们说:“这儿的人爱捕风捉影,若再加整修,这些人更有借口了。”十多年后,师徒三人靠施舍渐渐致富。不料却招来了强盗,打死了师徒三人,抢走了所有的钱财。官府检视剩余下来的箱子,发现了松脂、戏装等物,这才发现了和尚们的阴谋。这是明代崇祯年间的事。我的高祖厚斋公说:“这几个和尚表面老实,实际骗人手法也够巧妙。但他们却因骗财害了自己。若说他们很蠢,也未尝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