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1887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从小性格顽劣,喜欢好勇斗狠,是别人眼里典型的“熊孩子”。王亚樵考中过晚清的秀才,也拜过当地著名的武术老师,学了一副好拳脚,可谓文武双全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年仅24岁的王亚樵和安徽都督柏烈武取得联系,带着几个同乡一起投奔革命。柏烈武只是挂着安徽都督的头衔,实际上是个光杆司令,见王亚樵投奔自己,便欣然任命他为合肥革命军司令。不久清政府出动官兵大规模捕杀革命党人,王亚樵的战友很多被清军逮捕和杀害,自己也遭到官府的通缉,开始远走他乡,流亡上海。

暗杀王亚樵的凶手(揭秘暗杀大王王亚樵)(1)

上书孙中山被拒,自创斧头帮

此时的上海滩一部分是华界,一部分则是各国的租界。各种帮派林立,帮派和租界互相勾结,操作着上海的黄赌毒生意初到上海的王亚樵人生地不熟,加之身无长物,只好靠做苦力维持生计。白天做苦工,晚上睡大街,身上盖报纸和茅草,生活十分艰苦。

1913年7月,国民革命军发动“二次革命”,结果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年轻气盛的王亚樵写信给孙中山:无论如何一位高权重的人都无法阻挡真正的亡命刺客,希望建立一支精干的刺杀团队,以打击北洋军阀的发动势力。中山先生一生以阳谋,反对采用暗杀的手段打击对手,因而断然拒绝了该请求。

暗杀王亚樵的凶手(揭秘暗杀大王王亚樵)(2)

于是,桀骜不驯的王亚樵开始考虑自建帮派。他联络在上海的同乡工人,凭借着高强的身手、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过人的胆识,迅速召集了一支精干力量。初期帮会成员用的都是棍棒斧头之类的冷兵器,就这样在风雨飘摇的大上海,斧头帮悄然成立了

初露锋芒,斧头帮和上海青帮的交锋

上海资本家仗着有巡捕房和青帮的撑腰,拖欠工人的血汗钱。于是,安徽籍工人找到了同乡王亚樵,此时的王亚樵正准备大干一场扬名立威,决定从这件事开始干!当晚,王亚樵带了一百多人,个个手拿短斧气势汹汹地冲到资本家家里,上海巡捕见状纷纷仓皇跳墙逃跑。最终,斧头帮将资本家家里乱砸一通,搞得七零八落。

被打杂的资本家打电话向上海青帮求援,青帮一个小头目带上几十个打手冲过来解围,可杀红了眼的王亚樵根本不管这些,摆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一场大战结束后青帮打手们被砍的死伤惨重,斧头帮一战成名

暗杀王亚樵的凶手(揭秘暗杀大王王亚樵)(3)

青帮自然不会忍气吞声,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双方展开了多次厮杀。最终,斧头帮靠着帮众们不怕死的精神,砍死了很多青帮小头目。有着“上海三大亨”之称的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有些挠头了。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一方面怕打斗引起政府的注意,一方面也很难彻底铲除斧头帮,于是默许了斧头帮在上海的地位,就连三大亨中最能打的张啸林也私下对手下们说“不要惹斧头帮,他们都是一帮亡命之徒!”

斧头帮的主营业务:暗杀

在上海站稳脚跟后的王亚樵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帮会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传统的黄赌毒已经被青帮垄断,加之成本较高,斧头帮无法染指。初期,斧头帮只好靠收取保护费为“主营业务”。保护费收入较少,无法满足帮会的正常运转和扩充的要求。

暗杀王亚樵的凶手(揭秘暗杀大王王亚樵)(4)

1921年,聪明的王亚樵开创了黑社会领域的另一片“蓝海”:收钱暗杀重要人物。在斧头帮运作的近15年里,暗杀过很多人,这其中有很多达官贵族、地方政要,也不乏汉奸走狗、卖国贼。通过这两门生意,斧头帮财源滚滚,帮众们再也不是过去衣衫褴褛的“丐帮”了,各个都成了西服革履、精神抖擞的“人上人”!

暗杀江苏要员徐国梁,名声大噪

皖系军阀、浙江都督陆永旺和直系军阀齐燮元势同水火,一天陆永旺找到王亚樵,希望剪除齐燮元心腹徐国梁,并开出了令人诱惑的价钱。于是,经过一番缜密的策划和跟踪,王亚樵派出斧头帮的得力干将潜藏在徐国梁的家中,在其浴室内乱枪将其打死。

徐国梁的惨死彻底激怒了齐燮元,他立即下令调查。王亚樵只得远离上海避风,他接受了卢永祥的任命,前往湖州出任一段时间的浙江总队司令。

暗杀王亚樵的凶手(揭秘暗杀大王王亚樵)(5)

暗杀徐国梁对王亚樵来说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此事之后他在上海滩的名声大噪,成了上海名动一时的“暗杀大王”。并且,王亚樵在湖州的这段时间还认识了戴笠、胡宗南,三人结拜为兄弟。

暗杀日军大将白川义则

1932年1月,日军在上海闸北发动进攻,英雄的国民党19路军的伤亡惨重。骨子里爱国的王亚樵组建了一支 “铁血锄奸团”,专门暗杀日军军官和汉奸走狗。1932年4月,中日停火,日军叫嚣要在日租借虹口公园举行淞沪战争胜利大会,日军的首脑人物都会参加。

斧头帮成员尹奉吉、金九主动请缨执行暗杀任务。在会议当天,尹奉吉装扮成记者到达会场,金九把两枚特制的烈性手雷分别安装在日本军用水壶和饭盒内。他们二人挤进了最前面,将装有手雷的水壶和饭盒扔到检阅台上。“轰”的一声巨响,顿时检阅台坍塌,血肉横飞,一片鬼哭狼嚎之声。日军陆军大将白川义则被炸得鲜血直流,日本公使重光葵当场被炸断一条腿。

暗杀王亚樵的凶手(揭秘暗杀大王王亚樵)(6)

白川义则是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被中国军民击毙的最高军官他的死亡在当时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王亚樵和蒋介石的恩怨纠葛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上海的共产党员与工人家属。工人中有很多是斧头帮成员。杜月笙、黄金荣等青帮也趁机打压斧头帮,王亚樵大怒之下彻底地反蒋。他多次设计针对蒋介石的暗杀行动,弄得蒋介石及其手下很长一段时间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1931年7月,王亚樵本着“倒蒋必先倒宋,乱其经济组织”的策略,决定亲自率领杀手在上海北站刺杀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结果打中了宋子文的秘书,宋子文死里逃生。

暗杀王亚樵的凶手(揭秘暗杀大王王亚樵)(7)

1935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王亚樵本来是趁这次机会刺杀蒋介石的,结果汪精卫带领全体委员开会。王亚樵派杀手孙凤鸣伪装成记者进行暗杀,汪精卫当场被子弹击中,身受重伤。据传汪的妻子陈璧君、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都以为是蒋介石所为蒋介石有苦难言,把戴笠叫过去大骂一顿,并责令戴笠限期破案。

遭女子出卖,惨死广西

刺杀汪精卫之后,王亚樵秘密潜逃到广西梧州。戴笠找不到王亚樵的行踪急得团团转,他刑讯被捕的斧头帮重要成员宣济民、余立奎,没想到斧头帮的人各个都是硬汉,受到了很多刑罚依然没有吐露王亚樵的行踪。机敏的戴笠还是找到了突破口——余立奎的老婆余婉君。他利用各种办法对余婉君进行利诱,禁不住诱惑的余婉君很快就交代了王亚樵的藏身之处。

暗杀王亚樵的凶手(揭秘暗杀大王王亚樵)(8)

1936年12月20日,余婉君在戴笠的安排下远赴梧州约王亚樵见面,王亚樵不知其中有诈,结果一进门就被国民党特务们乱枪打死。为了在蒋介石面前更好地交差,他们残忍地剥下了王亚樵的脸皮。曾经大名鼎鼎、青帮都闻之色变的民国“暗杀之王”竟然以这种悲惨的方式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结语

王亚樵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之奇男子,纵观其一生,可谓特立独行,无私无畏。他有平等思想,同情劳动人民,否认一切权威。原国民党军统少将沈醉曾说:“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却怕王亚樵”。毛主席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