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似玉钟汉良红衣出场,锦心似玉大结局(1)

《锦心似玉》这部剧,我还是很喜欢看的。要不也不能四刷了。我看了四遍,发现了一个问题,终于明白为啥连钟汉良也救不了这片子的原因了——副线垮掉。即使男女主再“体面”,豆瓣6.0的评分也只有个及格的体面。

其实副线也不是全部拉垮,有几个人物线还挺好看。像冬青和傅大人吵吵闹闹地谈个小恋爱,有点初恋的味道,赏心悦目的挺不错。

还有丹阳县主两口子,一开始丹阳傲娇、得理不饶人到两人共同经历了感情的考验,最后丹阳明白了五爷待她的一片真心,两人过起了幸福的小日子。他们的故事像极了我们这些平凡夫妻间床头吵架床尾和的日常,很有代入感。

另外还有文姨娘这条线也立住了。文姨娘特别“嘴欠”,她每次出场,我都怕她挨揍。这个人物看似可笑,其实更可怜,她的一生沦为娘家荣华富贵的牺牲品。

锦心似玉钟汉良红衣出场,锦心似玉大结局(2)

说完了好的一面,重点说说副线垮在哪了。

01

首先是副线人物结局草率。

让我不解的一场戏是罗大夫人不明不白地就死了?还有个杨姨娘(二娘的妈)和她死得一样稀里糊涂。

从罗十一娘掌家之后,大夫人开始一病不起,加上杨姨娘没事总刺激她,大夫人身体每况愈下,没有多少日子了。大夫人报复杨姨娘,找个由头把她关进柴房。杨姨娘得了感冒,大夫人不给看病,杨姨娘熬死了。

两人在一场戏里,这边杨姨娘刚咽气,那边大夫人就被二娘给气死了。

这部剧里的副线人物更像便利贴,需要时写上你的任务,马上登场演出。任务完成,立马被撕掉,送飞机票下线。罗大夫人和杨姨娘不是因为病死的,是人物没啥用了,被编剧写死的。

大夫人前面的戏特别有当家主母的范儿,精明算计,手段狠辣,挺有看头。越到后面,大夫人名存实亡,偶尔把十一娘叫过来敲打一番,一点力度也没有。临死前,大夫人展现了最后一抹阴狠和落寞,接着就挂了。

锦心似玉钟汉良红衣出场,锦心似玉大结局(3)

大夫人高调登场,最后草草收场。一个人物起码要有始有终,大夫人如何得病的没交代清楚,就因为她的使命完成,就毫无体面地死去,剧情要多敷衍有多敷衍。

另外,人物死法简单粗暴。

我们细心点看,就发现这部剧人物结局分三种:病死的,大夫人和杨姨娘;毒死的,元娘和秦姨娘;送庄子上的,乔姨娘和文姨娘。

就说杨姨娘之前活蹦乱跳的,啥毛病没有。一场感冒就没熬过去,死了?

剧情不合常理先不说,这场戏里杨姨娘必须死。后面二娘和大夫人的冲突才能到达顶点,继而推动大夫人的死。杨姨娘不死不行,但这个死法一点不高明,老掉牙的死法。

原著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按着各自的命运轨迹走到终点,合情合理。可这剧魔改之后,人物命运成了闹剧,是死是活全凭编剧一支笔。你要么忍,要么弃剧。

02

第二点是副线剧情逻辑讲不通。

上面说杨姨娘身体健康,却没熬过感冒。凭我们的生活经验,一个健康的人还是有很大几率战胜感冒的。何况,古代空气那么好,吃的纯绿色食品,身体底子比我们现代人还要好。感冒而死,有点说不过去。

锦心似玉钟汉良红衣出场,锦心似玉大结局(4)

就算古代伤风感冒确实能死人,但是罗老爷和大爷居然指使不动下人请大夫?要知道那时候,大夫人已经病入膏肓,哪有心思管杨姨娘了,下人们也犯不着得罪罗老爷和大爷呀。

还有最不合常理的场面,大夫人和杨姨娘前后脚没了,几乎同时挂掉!

当然这么安排是为了突出戏剧的张力,一边大夫人病重,大家围前围后;一边杨姨娘快不行了,身边就一个丫鬟伺候。这么一对比,二娘心中肯定恨呐,后面冲大夫人撒气就顺理成章了。

可是,即便是两人都病重,也不可能喊口号似的一起挂掉吧!这等于违背生命的规律了。有点滑稽!

除了大夫人和杨姨娘的死是个迷,还有网友一直吐槽的“乔姨娘被元娘算计,毁了清白,不得不为妾。”

这是咋回事呢?

这部剧开篇不是十一娘被一箭射河里了吗?徐令宜负伤救了她。重点来了,男女主算是有了肌肤之亲,那可是“毁了清白”呀!可编剧这里按下不表,翻篇了。反倒是乔姨娘为了剧情需要“没了清白”,成了妾。这是什么逻辑?

所以说,这剧不能深究,副线很多地方禁不起推敲,看个剧成了福尔摩斯,太累了!

03

第三点是副线人设崩了。

先来说说罗家大爷,对两个妹妹真心爱护,我对他刷了一波好感。比如十一娘被绑架后,他着急上火地找了一晚上。还有他劝十一娘把凤卿记在秦姨娘名下,也是真心实意为十一娘着想。二娘被区夫人辱骂时,他还拉来好友为二娘撑腰。

这些都看得出来,他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哥哥,没有像罗夫人那么看中嫡庶之分。可为什么在元娘病重之时,没见他过来看望亲妹妹?按说亲兄妹,他肯定是痛不欲生,可几乎没看见罗大爷出现过。后面对两个妹妹又好得过分,这让元娘怎么想?人物刻画得前后不一致,性格转变太突兀。

锦心似玉钟汉良红衣出场,锦心似玉大结局(5)

还有二娘也是这毛病。当然,演员瞪眼撇嘴的演技太辣眼睛就不说了。就说人设也跟变色龙似的,开始坏得要死,处处跟十一娘作对,把十一娘都恨到骨头里了。到后面因为十一娘治好了她的病,让她能顺利夺回管家权,这就和十一娘恩怨两消,姐妹和解了。 这变化太快了,这人性格分裂呀。

再多说一个琥珀,咱们细品一下,也是人物性格出了问题。看到快40集时,琥珀极力劝说十一娘和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就因为她见不得十一娘受委屈,怕十一娘走上她姐姐的老路。

这剧情太扯了。琥珀的动机根本站不住脚。首先,她不像冬青从小和十一娘一起长大,亲如姐妹。要说冬青这么做,还能理解。可琥珀只跟了十一娘两三年,感情有这么深吗?其次,琥珀是一个心思深沉的丫鬟,凡事都思虑周全才行动。要不然十一娘也不会这么器重她。怎么到后面知道自己姐姐的死因了,就脑子一热,一定要让十一娘夫妻分开呢。

就算成功了,那也难保十一娘会后悔,到时候她里外不是人,以琥珀的聪明,她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何况十一娘和侯爷情深义重,也根本不可能和离,她这么做以后也不可能再跟着十一娘了,以琥珀的忠心,这是她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了。

锦心似玉钟汉良红衣出场,锦心似玉大结局(6)

怎么想都觉得琥珀劝离这件事怪怪的,人物前后做事方式大相径庭,太违和了。

人物前后矛盾,一方面是缺少铺垫,剧情进展太快。即使人物思想转变也不可能一件事,几个镜头就转了性了。这样的人物不自然,也不真实。

另一方面,编剧为了体现主角人设,比如体现女主善良大度,副线人物就得要变,二娘就得和十一娘和解,二娘的故事线不能太长,编剧只能强行安插个事件了。结果导致人物的变化没有合理事件支撑,变得太突然。

对于国产剧,吐槽最多的就是人设立不住。我们看剧,其实就是看人物如何为人处世,对于我们人生有什么借鉴。可如果人物塑造失败,那我们还对剧情有何期待?

如果没有钟汉良和谭松韵强撑这部剧,就凭这垮掉的副线及格都很难。啥时候能再出一部像《知否》那样的良心剧呢?

锦心似玉钟汉良红衣出场,锦心似玉大结局(7)

#新热剧综分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