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

丹麦设计师Rolf Hay曾说:“如果你困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一个事物,就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它的本质,这一切的答案都是好奇心!”2016年伊始,我们推荐5位当下最受关注的设计师,为你插上“好奇心”这枚翅膀,看看平淡生活将如何被改变。

文 | Amii

①佐藤大(Oki Sato)

“我的灵感都从百无聊赖的日常生活、例行公事等小细节开始,而且越小越好,小到钻进人们的脑袋与情绪里。”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

日本设计师佐藤大是一名玩味生活细节的高手。他主理的设计厂牌Nendo在日文中的词意为“黏土”,意味着自由、弹性、可以随意调整。这也是佐藤大的设计理念,他希望捕捉生活中的小小惊叹,并把它们重新塑造成容易理解的事物。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

简洁幽默的涂鸦记录了佐藤大突发的灵感,帮助他梳理头脑中的“惊叹号”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4)

挂钩与回形针的功能被融入到USB的设计中,外观有型且更为实用。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5)

你没看错,他们正在攀岩!设计师用画框、相框、花瓶、鸟笼、鹿头摆饰等物件取代人造岩石,让ILLOIHA 健身中心宛如艺廊一样的优雅。

Nendo的走红应该归功于佐藤大的脑洞,他的脑中仿佛有一个水龙头,随意扭开就能释放出无限创意。同时,Nendo也以高产著称,只是去一次米兰设计周就能看到Nendo与十多个品牌合作的新品登场,而合作品牌更是包揽家居、钟表、鞋履、杂货等各个领域。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6)

Nendo 与 Abe Kogyo 合作的Seven Doors,颠覆了门原本的样子,不仅赋予门更多的功用,象是书柜、置物、悬挂花盆,更让总是“单片”的门,切割成多片,让开门的动作变得更加有趣。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7)

嗜甜的佐藤大为巧克力品牌设计的Chocolate-pencils。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8)

这款名为envelope的鞋是Nendo为Tod’s特别设计的,让人们像打开信封袋那样穿鞋。

有人评价Nendo的作品极简,其实极简的背后也有浓浓的人情味。正如他本人所说:“我不认为设计可以改变世界,设计没有这么大的力量。因为我认为设计是解决小问题、让生活变得更好一点、更舒适些,让人们能够发自内心微笑,这是我认为设计存在的理由。”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9)

是爬在墙面上的线条,还是实用的边桌?去年Nendo在东京设计周上推出的EYE OF GYRE系列,颠覆了家具的“体积”观念。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0)

Think Black Lines大玩错视游戏,也表达了佐藤秉持的“不在意色彩、只在乎设计理念”的观点。

②丹•罗素格地(Daan Roosegaarde)

“比起设计,我更热衷于改革思维,我想做商业世界里的‘嬉皮士’,自由地提出创意。”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1)

刚刚在北京安装了雾霾吸尘器,把雾霾变成“宝石”的荷兰设计师丹•罗素格地(Daan Roosegaarde)突然就成为了街谈巷议的“英雄人物”,似乎通过丹的这一创举,我们再度思考“设计改变生活”这句话的意义。事实上,这位今年37岁的,高个清瘦的荷兰设计师一直是个“社会活动家”,致力于把日常而平庸的公共场所,诸如高速公路、火车站、博物馆广场这类地点变成设计的试验场。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2)

罗素格地在北京的净霾项目“无霾塔”(Smog Free Tower),力图变雾霾为宝石。

“跟随直觉,要做就去做”是罗素格地贯彻始终的创作理念。这位锐意创新的设计师,精力充沛地在人、科技和空间三者之间游走。互动性、技术创新与艺术之美,是他口中“技术诗歌”的三大要素。罗素格地非常擅长利用光线来创作。他最有名的作品“水波”(Waterlicht)、“梵高星道”(Van Gogh Path)和“彩虹车站”(Rainbow Station)、“智能高速公路”(Smart Highway)等都是光的魔法,通过不同的技术去实现。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3)

荷兰南部城市Eindhoven的“梵高星道”(Van Gogh Path),运用夜光漆复刻了梵高的名作。

罗素格地的设计从不是一次性的实验,而是致力于在实践中不断存续升级。比如他有一个系列的作品以自然界的律动为主题;而且单件作品也具有序列性,如《沙丘4.0》、《水流5.0》等,每一代作品都会通过作品与参观者的交互情况不断进行修改,产生新的版本,他的作品时刻都在进化,正如罗素格地自己所说:“我一直在探求如何去模拟世界从而使它成为我们自身的延伸。关键是要以你独特的方式重现重构现实。”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4)

“彩虹车站”(Rainbow Station)利用了天文学原理,为拥有 125 年历史的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穿上彩虹衣,通过最新的液晶技术成功地将光线拆解为七彩的色谱,每天五点准时放送,收集人们的“WOW”!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5)

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上“水波”(Waterlicht),由电脑模拟的蓝色水波,“漂浮”的高度等同于海平面。提醒人们不要遗忘这座填海而成的城市的过往,雾气般的流光在头顶飞舞的场景如梦似幻。

③贾米•海因(Jaime Hayón)

“生活其实很简单,我们不需要太多。往往想要很多,却得到很少;想要很少,却得到很多!”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6)

西班牙设计师贾米•海因(Jaime Hayón),是近年来闪耀在设计界一颗明亮的星。其设计风格秉承了西班牙的热情、活泼、趣怪,甚至有些超脱现实。被业界誉为“将菲利普•斯达克与达利、高迪共冶一炉的天才”。不同于北欧、荷兰或日系的哲学氛围,贾米的作品带着明显的奇幻与惊奇,他总有办法将手头天马行空的涂鸦付诸为装饰风格浓郁,又不乏实用性的产品。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7)

Jaime Hayón的设计草图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8)

与法国水晶品牌Baccarat合作的Zoo系列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19)

为Lladro设计的The fantasy collection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0)

为BD Barcelona设计的户外家具猴子边桌

安达卢西亚温暖的阳光晒出了西班牙人热情奔放的个性,也赋予了他们生活的智慧。贾米除了设计之外,也热衷旅行、登山和下厨。这些生活图景就是他的灵感源泉,贾米曾说:“封存着回忆的作品成为人的外衣,而外衣成了风格,风格的重复塑造成象征(Icon),而象征则成为历史。”当然,旺盛的创造力也使贾米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工作占据着,他把自己比作一个随时在调频的收音机,常常转换各种Case,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奔走,需要休息时直接关机。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1)

为纪念建筑大师柯布西耶逝世50周年而推出的Réaction Poétique collection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2)

柯布西耶的作品廊香教堂(Ronchamp Chapel)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3)

为Lladr设计的陶瓷摆设,被放大后展览在以色列的Design Museum Holon

贾米的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在于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带点享乐主义的生活本质。其作品中有古典风格的丰富瑰丽,却无传统的包袱;发挥现代主义效率与量化的有点,却无框架与制约。这些都慰藉了我们终日忙于工作的空虚;想象在家中一隅放一张 Showtime 沙发,瘫软进去马上就能摆脱繁琐杂事,做回孩提时代的梦,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4)

Showtime系列沙发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5)

Jaime Hayón把自己为Lladro设计的The fantasy collection中的一枚单品放大,设计成真人可骑的Green Chicken 摇摇椅

④卢卡•尼奇多(Luca Nichetto)

“一件好设计的本质是拥有‘质量’,设计师之名不仅应该用来表示归属,更应该是对质量的承诺。”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6)

意大利设计师卢卡•尼奇多(Luca Nichetto)刚刚入围了设计杂志wallpaper公布的2015全球设计师榜单。在威尼斯与斯德哥尔摩两地成立工作室,与一流家具品牌合作,不断发布新作亮相于米兰、科隆等重要家居、设计展览,揽或iF等设计大奖,抛开那些盛名,卢卡是一个认真、严谨而不失幽默感的人。正如他的设计一样,某种令人愉悦的情绪与色彩被提纯,以优雅的线条勾勒出生活中本来的美好,精细的作业与对细节的坚持也成就了他这个完美主义者。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7)

Luca Nichetto设计的边桌Torei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8)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29)

卢卡在中国北京的室内设计作品Tales Pavillion

色彩于尼奇多而言,并不仅仅是附着在物体表面那样简单,它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如,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所说的那样,每一件物品,每一个形状,只有一个完美的配色。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0)

为美国线上家具品牌hem设计的“alphabeta”吊灯,通过八款不同形状的灯罩及24种丰富的色彩,只需要将顶部与底部部件随意组合、互换,用户即可随心所欲“定制”出属于自己的灯饰。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1)

La Dina椅子以三角元素和丰富色彩著称

而出生于玻璃岛——慕拉诺岛的尼奇多更关注的是设计背后的“品质”,他曾说:“一件好设计的本质是拥有‘质量’,正如慕拉诺岛的玻璃工匠会在自己作品上郑重签字,设计师之名不仅应该用来表示归属,更应该是对质量的承诺。”尼奇多的原则是“用更好的质量做更少的东西”,最近他为中国创作家具品牌“造作”设计的家具则更体现了这样的原则。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2)

Luca Nichetto为中国创作家具品牌造作设计的Silk Chair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3)

Stanley躺椅与Laurel边桌

⑤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设计。”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4)

建筑师跨界做设计的案例屡见不鲜,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将“造房子”的立体思维运用到家居摆设的创作中反而更得心应手。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可谓是个中典范。打破直角线条,塑造流动的形态,一不小心就让人坠入超现实场域。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5)

女魔头的建筑作品Heydar Aliyev Center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6)

扎哈•哈迪德为去年12月刚落幕的2015迈阿密设计周设计的移动场馆,仿佛搬自外太空

被称为女魔头的扎哈赞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设计”这样的理念。设计之于我们每个人,如同一蔬一饭,是寻常也是必需。扎哈的设计则是“不疯魔不成活”,仿生学、未来主义信手拈来,毫不露怯。高科技在她的作品中绝对是主角,帮她“变不可能为可能”,比如让固体变成“液体”,把坚硬物体切割出不规则边缘之类的,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7)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8)

作品液体冰川(Liquid Glacial)系列

过去她涉足了包括室内、时装、图案、汽车甚至船舶设计等领域,作品犹如打上了“扎哈•哈迪德”的烙印一般令人过目难忘。作为一名女性建筑师、设计师,扎哈的高产是圈中知名的,她甚至对媒体表示过自己很少睡觉,“却依然活力满格”。或许所有天才都如同扎哈一样,天赋异禀,却也有些魔性。2016年,我们唯有期待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借这些设计师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另一面。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39)

船舶作品犹如从好莱坞科幻影片驶出来的道具,内部设施也极尽奢华便捷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40)

为大理石品牌Citco设计的花瓶

- THE END -

你可以试试点击下面这张图片↓↓↓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41)

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充实(他们不能改变世界)(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