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一生遇到几个和尚(岳飞和广德还有这些故事)(1)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个春节,电影《满江红》的热映让“一词压两宋”的名篇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提起《满江红·怒发冲冠》,就不得不说家喻户晓的岳飞,实际上,岳飞和广德有着不解之缘,岳飞曾在广德六战六捷,分别是钟村之战、牌坊村围歼战、箭穿攻坚桥、马鞍山追击战、回龙岗大战、苦岭关歼叛战。

岳飞一生遇到几个和尚(岳飞和广德还有这些故事)(2)

光绪《广德州志》记载

(一)《地域志·名迹》载:钟村。《江南通志》:在州境。宋建炎三年,岳飞驻师于此,军中乏粮,将士不敢扰民,人至今称之。

扎寨圲。《江南通志》:在州西北五里,宋岳飞屯兵于此。万历《广德州志》:在横山麓。

扬令圲。万历《广德州志》:在州西南五里许,岳飞追逐金人,杨旗令旗,率众于此,故名。

草场圲。万历四十四年《广德州志》:在濯缨桥西,岳武穆屯马于此,故名。

箭穿卡。在州北五十五里,两岭夹之,口隘而中宽,土人呼为“卡”。迤逦二十余里,涧水淙淙然,南口尤窄,不能旋马,西岭下有官桥,桥畔平地数千亩。相传宋时金兵据此,树栅为城,岳飞以火弩射之,栅尽坏,因名曰“箭穿卡”。东南有架鼓山,即飞鸣鼓督战处。东北将军山,三峰耸立,亦以飞得名。居民尝于岭下得铁炮,大如碗,故垒尚存。

哨马蹋。万历四十四年(1616)《广德州志》:州西四十里茅林山(即茅岭山)麓,岳武穆将牛皋屯兵于此,山巅有盘马旧迹尚存。

石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广德州志》:在白茅岭,古称岳武穆将台。

按:《宋史》称(岳)飞至洪州,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又尝植“岳”字旗于抚州城门,贼畏不敢犯。此言扬揭令旗,盖本此也。史又称兀术趋杭州,飞自建康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移屯宜兴,盗悉遁去,人皆图飞像祀之。后讨戚方,飞以三千人营于苦岭,战数十合皆捷。钟村、苦岭,皆在广德,然则武穆所驻兵者,非一处矣。万历《广德州志》谓钟村即扎寨圲,与杨令圲相近,万历四十四年(1616)《广德州志》又增草场、石台、哨马蹋,而皆不及 钟村、苦岭,今依《江南通志》列之。访土人,则州东十里尚有钟家村,为武穆驻师处,非横山麓也。

(二)《营建志·坛庙》载:三忠祠。万历《广德州志》:在州治西五里横山麓,祠之旧址,正德七年(1512),知州刘节曾建祠,合祀宋岳武穆、明王原采。嘉靖十五年(1536),同知方一兰建亭,扁曰“精忠”。十五年知州朱麟改“迎仙道院”为修撰祠以祀原采,旧祠专祀武穆,勒石记之。万历八年,知州吴同春进祀练子宁,与岳王合三为庙,曰“三忠”。

明刘节《新建名臣祠记》:此祀宋岳鄂王武穆、国朝王修撰原采祠也。按《郡志》,建炎三年(1129),兀术趋临安,武穆率部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今横山扎寨圲即战地。次年移屯宜兴,遂题金沙寺而去。

刘节建造了“岳武穆祠”,祠中供奉的岳飞塑像,威仪雄伟,姿颜庄严。嘉靖年间,广德州判官涂相来到这里祭祀岳飞后赋诗道:山头瞻拜岳王祠,红树斜阴感慨余。义振三军延未柞,分甘一死重璠玙。金牌世远羞谗桧,银杏年来愧懦夫。凛凛桐川双节并,衣冠曾戍驻轩东。抒发了对岳飞颂扬与感慨之情。万历年间户部主事、吏部郎中李得阳回到家乡广德后,来到武穆祠,感慨万分,无限忧伤的题诗曰:重地东南拥帝京,将军曾比破胡兵。旌旗想像空山裹,号令犹传野甸名。六战勤劳良自苦,一生忠胆向谁明。祠前春草年年绿,赢得行人泪暗倾。

(三)《营建志·寺观》载:天寿寺,一名开元寺,在州治东。唐天祐间,法苑禅师建,原名通天寺。其宝塔飞檐为岳武穆所焚,盖金人窃据,时恐其登窥虚实也。

明冯梦祯《开化寺重修宝塔记》略:桐州治东开化寺,盖古刹也。建唐天祐间,而塔莫知所从,第于巅石睹其记载,乃知是塔始于崇宁元年,其肇创者宋荣、宋宗,而襄成者施仁也。至圯坏,则共传岳武穆御金兀术于广德,飞矢火之,而要未有据也。

(四)《职官志·宦绩三》载:[宋]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由承信郎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军,后为统制,屡攻金兵。建炎三年,金人渡江,建康失守,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签军首领四十余,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合夜斫营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隆附。

(五)《杂志·兵寇》载: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辛巳,金人陷广德军,杀守臣周烈,岳飞破兀术于广德,兀术自广德破临安。

《岳飞传》:金人渡东,杜充遣飞迎战,王燮先遁,独飞力战。会充己降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签军首领四十余遣还,令夜斫营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

岳飞一生遇到几个和尚(岳飞和广德还有这些故事)(3)

1996版《广德县志》记载

(一)《大事记》载: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金宗弼(兀术)陷广德军。江淮统制岳飞在广德“腰击”金兵,“六战皆捷”。

(二)《建置区划·城镇》载:清溪乡位于县城西南。境内横山西南麓有营盘遗址,相传是岳飞抗金扎营之地。同溪乡境内南部与安吉交界处的苦岭关,南宋时岳飞曾率军驻此抗金。赵村乡境内岳飞岭、岳飞沟、跑马岗均为南宋岳飞抗金遗址。

(三)《交通·陆路运输》载:广德至庙西大道,由州城(今桃州镇)经门口塘、跑马岗、岳飞沟、下寺、庙西入溧阳县境。为南宋岳飞在境内腰击金兵的重要通道。广德至苦岭关大道,由州城经卢村、石门、韦村、石峻、田沟、苦岭关入浙江安吉境。南宋建炎四年(1130)岳飞率部沿此道进军。

(四)《军事·兵事纪略·岳飞抗金》载: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领兵渡过长江大举南侵,时镇守建康的江淮宣抚司杜充派岳飞、王燮率军迎战。王燮不战而逃。十二月建康失守,杜充降金。金兵益骄,遂长驱直下,锋芒直指临安。岳飞领所部寻踪日夜兼程追击至广德,并在此设营布阵腰击之。从冬至春,岳飞军在境内大战金兵,六战六捷。一次岳飞军生擒金将王权,俘获签军(由汉族青壮男子组成)首领40余人。岳飞对签军俘虏中的可用者晓以大义后,遣回金营,以作内应,约其夜间纵火为号,岳军乘乱袭营,金兵伤亡惨重。岳飞驻军钟村时,军中缺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兵闻知对手是岳家军时,纷纷前来降附。建炎四年(1130)六月,岳飞奉诏讨伐降金叛将戚方,回师广德,在苦岭关与叛军交战,戚方败降。

(五)《文化·戏剧》载:皮影戏是本县流行的主要剧种之一,在县内流传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剧目多取材于《岳飞传》等历史演义和传统故事。

(六)《文化·民间传说》载有《岳家军饿死不扰民》的故事。南宋建炎间,岳飞领军在广德大战金兵。驻军钟村、苦岭关时,军粮补给不足,军中断粮。岳飞和将士一起挖野菜、摘野果充饥,饿死亦决不扰民。野菜野果苦涩难以下咽,岳飞开导将士说:河山遭铁蹄践踏,民苦不堪言,野菜之苦又何足惧!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下,岳家军不仅渡过难关,而且取得六战六捷及擒获叛将戚方的胜利。

(七)《文物·古遗址》载:(1)扎寨圩遗址为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岳飞抗金所建营寨,位于县城西南麓,系一直径约80米近似圆形的土圩子。圩内中间高四周低,其埂内高约2米,从东北角至西南角有出入口5个,外面是宽约2米,深1米的环圩沟堑。至今保存完好。(2)凌岩遗址位于赵村乡凌岩村西北1公里处。为岳飞抗金作战工事,系土石堆筑而成。高约1米,长约250米,沿山腰连接三座山丘。两丘之间低洼处有10平方米大小的平台两座,至今保存完好。

(八)《文物·古建筑》载:将军殿碑在四合乡水塘村金鸡岭小河边。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梅将军殿时立。碑文有368个字。梅将军为南宋岳飞军中将领,在此殉国。当地为之立庙祭祀。

(九)《名胜·桃姑迷宫》载:洞内存有抗金名将岳飞的题刻遗迹。

(十)《附录·文献》载有岳飞率部过境,建安四年(1130)四月十二日在金沙寺作《题金沙寺壁记》,记曰:余驻大兵宜兴,沿途干王事过此。陪僧谒金仙,徘徊暂憩,遂拥铁骑千余长驱而往。然后立奇功,珍酉鬼虏,复三关,迎二圣,宋朝再振,中国安强。他时过此得勒金石,不胜快哉!金沙寺位于广德县东亭乡阳岱山村。

来源:宣城地方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