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行火炮的噪音与震动冲击波

火炮射击时的噪音是非常大的,不但有声音,还有震荡冲击波,士兵开炮时都会张大嘴巴,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耳朵。

其实张嘴主要防范震荡冲击波的伤害,炮兵都有防噪音耳塞,为什么基本不用?主要是防震荡冲击波效果不好。

下面是我军火炮射击的视频

火炮开炮的冲击波效能多大呢?一桶满装的矿泉水放在火炮后面能被震破裂,人站在火炮后面腿部就像被鞭子抽似的,五脏六腑震荡非常厉害。人体内有气体,如果闭嘴,闷在里面会造成伤害,张嘴使内外压力平衡,好受的多,耳膜也不会因为内外压力不平衡而破裂。越是开阔空间震荡冲击波和声音波束扩散越容易,越是密闭空间伤害越大。

二、坦克乘员为什么不怕火炮噪音与冲击波?

说出来可能出乎你的认知。

看上面视频就知道了,火炮开炮时震荡冲击波和声音是多么震撼,陆地开阔地带好理解,声音扩散的快,坦克炮塔空间几乎就封闭的,开炮时坦克乘员如何防止被噪音伤害呢?

1、首先,坦克炮塔虽然空间密闭,但也这正是它隔音的最好方面,火炮虽然声音大,但我们要知道它的声音来源在哪里。

火炮的发射原理是将炮弹送进炮膛,然后炮闩闭锁,整个火炮尾部是封闭的,火炮发射时火药气体开始推动弹丸沿炮管向前运动,火药燃烧膨胀气体也是向前运动,同时声波随火药燃烧气体向前运动,冲出炮管的一刹那,火药燃烧膨胀气体伴随声波波束一起从炮口迸发出去,产生巨大的声波震荡。我们从视频中能够感受到火药气体冲出炮口时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中包含了声波能量,也就是说火炮的炮口才是火炮的声音来源之处,炮尾由于是密封的并没有多大声音,当然声音是有的,但要小的多,小到不需要做任何保护措施的地步,这是一个原因。

2、第二个原因恰恰是密闭的炮塔,坦克的炮塔都有厚重的装甲,这样的厚度隔音效果非常好。

陆地上火炮由于空间开放,声音和火药气体产生的震荡波束会360度传播,虽然炮尾部位的声音要小很多,但依然要大于坦克炮塔内的声音,并且冲击波也会向后传播,火炮的冲击波,以及声波向后传播的途径并不是炮闩尾部,陆地上火炮的炮闩尾部也是闭锁的,声音来自于开放的空间。

而坦克炮塔是一个非常好的阻隔声音的屏障,厚重的装甲,密闭的空间阻隔了声音进入,因此,坦克炮塔内的声音反而很小。除了能够阻止声音进入,同样也阻止了冲击波的扩散进入,所以坦克炮塔内是声音很小的。

3、耳机保护措施也是一个隔音效果的体现,坦克虽然火炮射击时的声音不大,但坦克炮塔内并不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发动机就安装在坦克内部,虽然有隔音措施,但依然噪音嘈杂,坦克内部的乘员之间的说话都听不清,因此,所有乘员虽然都相隔不远,依然需要佩戴耳机通话,而这个耳机本身就具备隔音效果,因此,坦克开炮时的声音也被耳机阻隔了一部分。经过坦克炮塔和乘员耳机两层隔音措施,坦克炮塔内开炮时的声音就很小了,远小于陆地火炮很多很多。这也是坦克乘员都有戴坦克帽的原因,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排除各种噪音的干扰,进行车内通话,当然还有防止碰撞等其他作用。

火炮声波探测技能有用吗(火炮射击的噪音与震荡冲击波有解决办法吗)(1)

戴上坦克帽的坦克兵

自行火炮的声音要大于坦克炮塔内的声音,自行火炮后座力也要大的多,同时炮塔厚度要薄很多,隔音效果也无法和坦克炮塔比,另外自行火炮射击时震荡效应也大,这也是很多自行火炮射击时打开尾门或是侧门,起到泄压平衡的作用。

三、有没有无声火炮?

步枪和手枪可以安装抑制器(就是所谓的消音器),那火炮为什么不安装呢?

火炮声波探测技能有用吗(火炮射击的噪音与震荡冲击波有解决办法吗)(2)

德国的火炮抑制器

其实火炮抑制器是存在的(如图),它的出现是德军为了在训练时不扰民。由图可以看出这是借助钢架支撑单独搭建的,并没有直接安装在火炮上。德国只建造了一台这种火炮抑制器,士兵训练时会打完一门火炮换下门火炮以此类推。这样一个火炮抑制器在战场上使用时需要拆卸和组装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火炮的射击仰角还不能随意改变,虽然它可以为火炮降噪和掩盖火光,但是火炮本身体积大、机动性差想用减少噪音来隐藏自己也不可能。在实战中火炮使用抑制器不仅不是一种助力,还是一种阻力。这就是德国只造一个火炮抑制器的原因,因为它不适合实战。如果未来技术先进了,研制出没有这些缺点的火炮抑制器也不是没有可能。

2019年,俄罗斯军队已经开始接收最先进的2B25“海鸥”无声迫击炮。报道称“特种部队最近收到了几十门2B25无声迫击炮。在特种部队的行动中,海鸥被证明了它作为一种易于操作和可靠的武器,它实际上是隐形的。”那么,无声迫击炮为何能够实现杀敌于悄无声息呢?

火炮声波探测技能有用吗(火炮射击的噪音与震荡冲击波有解决办法吗)(3)

2B25海鸥无声迫击炮

众所周知,普通火炮发射时可谓惊天动地,而无声迫击炮却可以实现无声开火(准确的说是微声),其原理并非如无声枪械那样在枪管上装有消音器,关键在炮弹上。

无声迫击炮使用炮弹的后半部是个空壳,壳内装有一个金属圆筒,圆筒上口用发射药密封,下口敞开。在炮管底部装有击针的长杆,当火炮发射时,炮弹由炮口滑到炮管底部时,长杆即伸入金属圆筒中,撞击发射药,导致发射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将塞子压向弹底,长杆顶住塞子,使迫击炮弹冲出炮口,此时,长杆顶部从炮弹后部的圆筒中退出,塞子卡住圆筒末端,使发射时产生的气体、烟雾、火焰都被封闭在炮弹尾部的金属筒内,所以在发射时,这种迫击炮无烟、无光、无声。

火炮声波探测技能有用吗(火炮射击的噪音与震荡冲击波有解决办法吗)(4)

无声迫击炮发射原理

三无炮弹发射原理1长杆伸入炮弹后半部撞击引信 2发射药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向弹底运动3活塞卡住弹尾将所有火药气体封闭于弹体内

形象的说,传统迫击炮采用发射药爆燃产生的高压气体作用于炮膛底部,以直接推动炮弹,所以发射时响声如雷。而无声迫击炮则利用火药气体在弹体内部爆发,使原本“缩”着的弹体突然伸长,从而将炮弹“弹”出去,因此无声迫击炮也被称为是“榴弹弹射器”。无声迫击炮不但发射时动静小,炮位不易被敌方察觉,而且普遍重量较轻,单兵携带方便,机动灵活,因此很适合装备执行秘密任务的部队。不过相对而言,为了实现“三无”效果,无声迫击炮的威力和射程都偏小偏近,导致其应用的范围和效能非常有限。

虽然此次俄罗斯制造商声称,2B25是目前世界武器市场上唯一的无声迫击炮,但是同类设备在世界其他国家早已出现。往前追溯,掷弹筒可谓无声迫击炮的鼻祖,二者在发射原理上十分类似。

俄罗斯公布的82毫米2B25“海鸥”迫击炮由Burevestnik中央研究和发展研究所开发。据俄罗斯厂商公布的数据,“海鸥”无声迫击炮由两名士兵操作,射程最小100米,最大能够打击1200米以外的目标,射速为每分钟15发。迫击炮射角45度至85度,可通过移动双脚架实现360度环射。行军作战转换时间30秒。迫击炮战斗全重13公斤,可由一名士兵携带。不难看出,“海鸥”的威力和射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消息人士称,制造商将继续向俄罗斯军队交付2B25迫击炮,因此未来无声迫击炮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