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中流露出孤独寂寞的感受。刘禹锡被称为“诗豪”,他也会悲情失落吗?当然会了,看看他的经历就知道,他这一辈子命运坎坷。刘禹锡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学习儒家经典,为科举入仕做准备。他青年时期前往长安游学,收获了一片赞赏之声。当他步入仕途之后,与柳宗元等人政见相投,渴望改变李唐王朝的运势。

自古深秋多离愁刘禹锡(人间太孤独寂寞迎秋风)(1)

刘禹锡对朝廷弊政十分反感,他希望通过改革让李唐王朝繁荣起来。于是他参与到王叔文领导的变法阵营,无奈触犯了太多权贵的利益,被贬到荒僻边远地区。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却没有实现抱负的舞台,可想而知他有多么寂寞。当极力主张改革的王叔文被赐死之后,刘禹锡悲痛无比。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少,他该怎样面对官场的争斗。

自古深秋多离愁刘禹锡(人间太孤独寂寞迎秋风)(2)

在这种背景下,刘禹锡写出了《秋风引》。他对秋风倾诉自己的遭遇,希望秋风带走他的孤独。在传统文学作品,秋风有特殊的文化意象。古人喜欢用秋风表达悲凉惆怅、衰败萧杀,刘禹锡作为被贬之人无法敞开心扉,只能借用已有的意象表达态度。

自古深秋多离愁刘禹锡(人间太孤独寂寞迎秋风)(3)

刘禹锡以问句开篇,哪里来的秋风啊?大风冲动树林,送来一群大雁。刘禹锡当然知道秋风来自何处,他明知故问是为了表达一种弦外之音。秋风引来雁群,构成一个充满画面感的空间,释放诗人的情绪。哪怕有再多的愁怨恨意、孤独委屈,也能在这个空间内排遣掉。同时,开篇就在强调他的孤独感。丰富而又细腻的感情变化,让人们快速理解刘禹锡的内心感受。

自古深秋多离愁刘禹锡(人间太孤独寂寞迎秋风)(4)

一大早起来,他就听到秋风吹动庭院中的树木。看来,孤独的人总会最先感受到外界变化。秋风吹过,大雁南飞,原本是自然现象,在刘禹锡笔下都成了寄托之物。结合他另外一首描写秋风的诗,“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就能看出来,他寂寞到把秋风当成朋友,他在诗中将秋风进行拟人化处理。在秋风吹来袭过的过程中,带来了寂寞,也带走了愁怨。刘禹锡对秋风没有恨意,反而觉得秋风有些“可爱”。

自古深秋多离愁刘禹锡(人间太孤独寂寞迎秋风)(5)

一个人寂寞到和秋风交朋友,恐怕只有刘禹锡这样的大诗人才能想到。本以为他按照套路“出牌”,结果还是让人意想不到。这就是大诗人的创作能力,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真情流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