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9月27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仪式。我国非遗的保护与发展由此进入专业和科学的轨道,非遗也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我国是全世界非遗体量最大的文明古国,在非遗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上一直处于国际前沿。但因非遗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建成,非遗专业只能“绕道”其他一级学科招生,在非遗急需大量专业人才进行科学保护的当下,对我国非遗保护事业乃至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全国首届非遗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天津大学入学(全国首届非遗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天津大学入学)(1)

冯骥才及其团队是我国在非遗抢救保护、人才培养以及非遗学理论和学科构建等方面的先行者。去年10月,天津大学获批设立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

在入学仪式上,冯研院以一副“非遗传承开科有运为国器,民间文化治学无疆待后人”的对联,表明理想和决心。院长冯骥才与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将录取纪念证书及一套嵌有明代木活字的水晶镇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亲手制作的蓝印花布围巾,颁发给7名新生。

“你们真的热爱民间文化吗?”冯骥才在致辞中先对新生们抛出一个必须要想的问题。他说,“热爱”不同于“喜欢”,热爱民间文化是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对它有深刻的认知,“热爱之中才能产生责任。热爱非遗才能进入非遗学,有文化责任才能学好非遗学。”他希望在更长远的未来,能看见这批学生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与田野中,为非遗事业生气勃勃地工作着。

冯骥才表示,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研工作目标,首先是建立起非遗学科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二是建立起一整套符合非遗规律与特点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满足非遗事业需要的非遗研究人才和非遗管理人才。

他表示,非遗管理学、非遗档案学、视觉人类学、传承人口述史、非遗博物馆学、民间美学等都是接下来教研工作的重点,他尤其注重“把书桌搬到田野”,表示“田野体验和实践教学是我们最重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