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历来为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所喜爱。对对联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由此也流传下了不少有趣经典的对联趣话故事。

千古无人可对的上联(鸭脚无鞋空洗足)(1)

晚清名臣林则徐自小颖悟聪慧,读书勤奋,烂熟诗书,工于联对。有许多故事都是关于林则徐神童妙对的,其中有些故事至今仍不乏教育意义。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个私塾先生。东家就是隔壁的罗员外。林则徐从小随父在罗家念书。他学习刻苦,天资聪颖,七岁便能诗文。罗员外偶尔见到了林则徐的文章,觉得这个孩子才气不凡,便想当面试一试。他对林宾日说:“令郎想必能吟诗作对了?”林宾日说:“有时胡诌几句,不成体统”。罗员外说:“我想出一对子,让令郎对上。”林宾日忙叫来林则徐。罗员外启口道:“鸭脚无鞋空洗足。”

千古无人可对的上联(鸭脚无鞋空洗足)(2)

林则徐眨了眨眼睛,随口对道:“鸡公有髻不梳头。”

罗员外一听,拍案叫绝,又吟道:“麦浪无鱼,杨柳垂丝空作钓。”

林则徐一晃脑袋,对道:“屋山有雀,蜘蛛结网费张罗。”

罗员外大喜道:“对得妙,对得妙!日后必成大器。”

千古无人可对的上联(鸭脚无鞋空洗足)(3)

第二年清明,林宾日带领书斋学童上鼓山踏青。鼓山离福州不远,海拔600多米,东临沧海,西观平畴,气象万千。林则徐和学童们跳跳蹦蹦直登山巅,来到了“天风海涛亭”里。大家极目远眺,江山万里,气象万千,个个欣喜异常。林宾日不忘本业,出了“山”“海”二字,要学童们每人作一对七言联句。

众学童苦思冥想,一时尚未吟成。林则徐登上极峰最高处,不稍片刻,便首先吟成一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此联气势非凡,可谓绝佳,也从侧面展现出了林则徐的远大抱负。

千古无人可对的上联(鸭脚无鞋空洗足)(4)

后来,林则徐考中科举,先后在全国多个地方为官,做了很多有益百姓之事。道光年间,鸦片走私严重,白银大量外流,林则徐勇于任事,以钦差大臣身份南下广州,主持禁烟工作,谱写了一曲轰轰烈烈的禁烟壮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