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颖
作为首部全景展现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剧,“金秋爆款”《底线》用约520个热搜话题,连续十余天取得全端播放市场第一名的成绩,佐证着它的火热程度。《底线》虽然聚焦的是法治,但它以老中青三代法官群体串联起社会纠纷解决的现实,通过一连串对社会真实案件的改编性呈现,让大批观众掀起了“追剧学法”“围观庭审”的热潮,成功出圈。
众多周知,特定题材因专业性过强,拍摄难度普遍较高。如何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兼具可看性,是主创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不同于公安与检察官题材剧天然偏向动作性与悬疑感,法院题材剧集由于法官工作本身的独立性、回避原则和相对静止等特征导致创作难度较大、戏剧性较弱,更是鲜为被搬上荧屏。据了解,《底线》剧组筹备期间主创深入多地60余家法院和调解组织实地调研,采访了近200余名各级法院工作者,沉浸式体验法院日常工作、生活,剧本前后修改20稿。拍摄过程中,也有法官全程协助拍摄,对剧中内容、场景、服化、道具细节等进行严格把关。如此走心的考虑,或许是该剧获得众多肯定的前提。
与此同时,“接地气”“有效普法”“现实参考”等评价,成为《底线》出圈的原因所在。该剧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式叙事,采用三代法律人的不同作风和思考,展示中国法治思想的进步;并在“大案套小案”“一案接一案”的结构中,以紧凑的输出,成功科普中国司法改革路上的众多成果。如“员额制”“成文法”“诉前调解”等专业话题,接连不断地成为大众好奇和热议的对象。当然,《底线》并不是完美无缺,部分人物设置和具体案件,在舆论场上都引发了一些讨论,但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诚意之作,已值得榜上有名。
有业内人士坦言,主旋律题材“站位”要“高”,避免“高处不胜寒”,主题要“大”,避免空洞口号,内容要“深”,但还得让观众看得懂、喜欢看。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艺术创作不断繁荣活跃,艺术理念不断升级换代,主旋律作品也开始转变思维、着力改变,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进阶之路”。
具体而言,前有《觉醒年代》凭借着对真实历史的还原、细腻的电影质感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精神风貌,拿下豆瓣9.3的高阶评分,让无数年轻观众成为它的“自来水”;以“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的《山海情》,好评率直达96%,在国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有《幸福到万家》《警察荣誉》《人世间》为代表的作品,通过家庭情感故事、派出所民警日常、乡村女性成长等不同题材,引发大众共情。它们几乎都是从大时代下的普通个体为视角出发,深刻捕捉“人性”百态,再用年轻化的表达吸引到青年人及更多圈层的关注,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赢。
在新传播语态和新审美日益多元的发展中,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期待和要求也变得更为复杂。一方面,他们期待作品能够发现属于他们情感和需求的“小切口”,另一方面,他们也要求剧集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现实生活。观众既是作品的观赏者、评论者,也是创作者和使用者,如何在新时代的荧屏对话中引发大众的思想、情感、责任的共鸣,实现作品和现实的双向奔赴,是剧集背后创作者和传播者应该考虑的重点。主旋律作品,不仅需要对“命题作文”的深刻理解,更需要妥帖的叙事和专业化的制作,从而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再反向激励创作者的审美表达。
《底线》导演刘国彤曾在采访中说“我们不需要完美的虚假,真实是最有力量的”;《山海情》导演孔笙则说“创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拍出来的故事,要先能让我们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导演李路在回答《人世间》为何触动观众内心时,他表示“因为它没有回避生活中的苦难,也没有回避人情冷暖的揭露,但更重要的是,它发现了那些在苦难中孕育出的关于真善美的花朵”……究竟如何做出观众喜爱的主旋律作品,或许每个导演心中的答案并不一样,但都隐藏着众多创作者们的智慧和担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