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在朋友圈上流传着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妄称“有人吃杨梅感染sk5病毒,常州市第二人民医收治的三名感染SK5病毒患者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也被感染隔离,就连央视都已报道”。说法如此吓人,很多人都有些慌了神,难道吃个杨梅还有这么大的风险吗?这个听上去有些陌生的sk5病毒又是什么呢?

5月24号上午,记者来到常州五角场水果批发市场了解情况,这里水果经营户表示他们并没有听说这一消息。

针对吃杨梅导致感染sk5病毒这一说法,不少水果批发商都予以了否认。

不小心误吞杨梅怎么办(网传吃杨梅染病毒)(1)

那么,所谓的有人吃杨梅导致感染sk5病毒,还造成死亡这一消息究竟是真是假呢?记者随后赶到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实情况。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处主任周栋告诉记者:“经我医院调查核实从未发生此类事件,此言论实属网络谣言,目前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恳请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非常感谢关心和爱护我院建设发展的市民朋友,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健康守护工作。”

周栋表示,根本不存在SK5病毒,洗干净的杨梅、李子等水果可以放心食用,请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学,健康饮食,不要轻信并传播谣言,以免给家人和朋友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周栋表示:“说句实话,此类消息,我在网络上也关注到了,换了其他医院,而不是常州二院,这次网络上换了医院名称,其他都没有改变。”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然而近年来网络谣言采取的花招还是让广大网友们直呼防不胜防,有的变化形态,有的虚实参杂,真假难辨。就拿这则谣言来说,其实,我们只要仔细一分辨,就能判断出来。

记者经过网络搜索,发现这是一则典型的“旧谣新传”,从去年开始,青岛、西安、大连、秦皇岛、重庆、洛阳等地,就曾出现过类似信息。唯一不同的是所有消息中的事发地主管部门都认定相关消息为谣言。

新北区河海派出所民警张志告诉记者:“类似谣言此前已在全国多地流传,这次换了地名又传播扩散,属于‘老谣新炒’。提示网友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散布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的人,会被公安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那么,谣言为什么每次都能迅速传播?造谣者编造谣言时一般都从很普遍的事物入手,与尽可能多的人都有关,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这样大家才会愿意去关注。比如这条SK5谣言,连续提到“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中央电视台”两家真实存在的单位,加持权威性,还特意强调是吃杨梅导致感染SK5病毒。

张志介绍,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涉嫌犯罪。那么,我们市民该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呢?

民警张志表示:“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确认网络信息的出处和可靠性,看信息是否有夸张成分,对疯狂煽情的信息要警惕。”

警方提醒广大网民,能够正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应保持应有的理性,抵制网络谣言,不随意传播,最终让广大市民免受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