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三杰之坑神达·芬奇
文艺复兴三杰之孤独厌世而长寿的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三杰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同时也是活得最短的一位,是拉斐尔·桑西。
前面我们领略过了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各自的天才——一个恨不得涉猎几乎所有学科,一个恨不得把座山头雕成像,那么,能够和这两个(变态…)天才相并肩的(而且他活了那么短!),勿庸置疑,一定也是不世出的天才。
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他们明显不同的是,拉斐尔这一生中,几乎从来没经历过什么烦恼(除了订单太多……),没经历过什么挫折(除了突如其来的死亡……),没有遇到艺术上的难关,也没有遇到精神上、思想上跨不过的坎。
拉斐尔温文尔雅,美貌多情,年少多金,虽然不是贵族,却有着远胜贵族的气度风华。上至教皇权威,下到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
在拉斐尔的年代,一度曾是独领风骚,即使是同样受到教皇重视的米开朗基罗,在声名上也几乎无法和他相比拟。传说中,米开朗基罗之所以接下从未尝试过的绘画工作——西斯廷天顶画《创世纪》,就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拉斐尔的威胁……(大白话:为了向教皇争宠,不得不承诺先前并不擅长的工作……)
总之,拉斐尔活得顺风顺水,风靡众生。他就是个开了挂的人生赢家。
只可惜开挂后的人生列车走得快了些……
| 少年成名,青云直上
三杰之中,只有拉斐尔是出生在一个画家家庭,算是天生就有艺术细胞。不过,他的父亲可没有他的名气,也没有他的才能。
从小,拉斐尔表现出了惊人的画画天赋,父亲当然希望子承父业,但在仅仅两年之后,就感到自己没什么可以教的了,就把儿子推荐到著名画家佩鲁吉诺的工作室当学徒。
从此,拉斐尔就开始了通往人生赢家的风驰电掣般的道路。
年仅17岁,他受人委托进行绘画,拉斐尔的落款已经是“大师”。
21岁的时候,离开家乡游历,他创作的圣母画像受到追捧,订单源源不绝。
然而,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有前途呢?毫无疑问,是为教皇服务。别的不说,单是报酬,替教皇工作,和替其他人工作,那就是皓月之于萤火,不可同日而语啊。
想要得到这份工作并不容易,达·芬奇那样德高望重、学术权威,教皇可没让他画过哪怕一次……当然,主要原因,估计是这位爷太爱cancel订单了,教皇受不了啊。
教皇最心爱的自然是米开朗基罗,又肯干活又干得好,除了脾气差点……
不过教皇的活计很多,米开朗基罗可揽不过来,何况他每次接的活,是又庞大又疯狂。
教皇还有很多其他绘画、雕刻和建筑的活计在排队呢。
其中就有一位教皇的御用建筑家:布拉曼特。他和拉斐尔是同乡,据说还有点儿远亲关系。
拉斐尔想要为教皇工作,于是给布拉曼特写了一封信,恳求他代向教皇推荐。
这件事进行的很顺利,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很快便对这个求职的年轻人产生兴趣,给他提供了工作机会。并且,这份工作的荣耀程度超过预期:尤利乌斯二世把装饰整个梵蒂冈皇宫的工作全部交给了他(也就是在皇宫的走廊啊、房间啊、议事厅啊等等的墙壁上作画),为此不惜把前人作品(包括拉斐尔的老师)全部涂掉重来。拉斐尔好心的保留了一些。
教皇这种无与伦比的信任从何而来呢?
我们知道,尤利乌斯二世虽然性情暴躁变化无常,但他却是很懂艺术的。
所以,想来就是布拉曼特给教皇看了拉斐尔的作品,识货的教皇当即虎躯一震……
| 激烈竞争,虚心学习
拉斐尔就这样在罗马站住了脚,甚至一跃而成为罗马画坛的领袖。
提一下对他助益甚多的布拉曼特,是米开朗基罗在明处看得到的敌人,不惜余力和米开朗基罗为难,像是怂恿教皇放弃陵墓计划,改派西斯廷壁画,这些事情都是布拉曼特干的。
有人说,其背后就有米开朗基罗直接竞争者拉斐尔的影子。也就是说,是拉斐尔怂恿布拉曼特这么干的。
但这个结论或许并不公平。
首先,拉斐尔当时还年轻,正是做出成绩的时候呢,一心投入在工作上,是不是有这么多弯弯绕的心思不好说;而且他简直太成功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未必有多少危机意识,对于竞争的意义未必看得那么强烈。倒是米开朗基罗确确实实有“竞争”的意愿。
其次,拉斐尔性情温和,谦逊,一生几乎从不和人起争执,得罪教皇、得罪权威这种事情,他可从来没干过。想来,他也不会轻易得罪米开朗基罗这么一个标杆式人物。
那么,回到布拉曼特与米开朗基罗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单单是出于布拉曼特对后者的敌意。——他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御用建筑师,而米开朗基罗是搞雕塑的,在那时,两者是很接近的,布拉曼特应当是很大程度上感受到了来自米开朗基罗的威胁……
这不算是无厘头推测,教皇最初就很想让米开朗基罗负责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工作,老米大怒跑了……而即使在换了多位教皇之后,七十多岁的米开朗基罗还被委以重任,正式主持建造圣彼得教堂。
对于拉斐尔而言,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是两位他要学习的前辈,或者他心里也未尝没有超越他们的渴望。
他曾想要到米开朗基罗的工作现场看他作画。——被米神直接轰出来了。
即便如此,拉斐尔仍然找到了学习机会。有一次,米神和教皇闹翻,(叒……)离家出走,在布拉曼特的帮助下,拉斐尔总算找到机会跑进圣殿内部一睹为快,深入学习米开朗基罗对人体构造的把握和表现(三个人里,仿佛就是拉斐尔没有学过解剖,达·芬奇虽也精通人体,但他不画裸体画)。
而对达·芬奇,拉斐尔就是毫无疑问的忠实迷弟一枚了。
一般而言,拉斐尔绘画擅长使用的透视法、明暗法,都得自达·芬奇理论,由拉斐尔将其拓展深入。
拉斐尔的作品中,还有好多是直接模仿达·芬奇构图乃至风格的。
比如对《蒙娜丽莎》,拉斐尔显然就是入迷至深,以至于他笔下好多幅图像一看就是源自《蒙娜丽莎》。
拉斐尔性情温和,少年得志,是一个乐于享受的理想主义者。他所作的画,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尤其是大量圣母像,由其笔下传递出来的人文精神,和平、静谧、恬静。
在他的画里,看不见冲突、矛盾,激烈和苦痛,只会感受得到种种精神抚慰,获得心境上的平和……
在后世,拉斐尔被誉为古典主义绘画代表,如此权威,以致于跳不出臼窠的后人建立一个“拉斐尔前派”,用意在于跳出拉斐尔的古典主义风格,回到更前面的艺术风格去……
| 雅典学院,理想国度
拉斐尔以前的画,是以圣母子为主题的宗教画和肖像画为多,进入梵蒂冈宫之前,从来不曾经手过大型壁画。
然而,天才之所以为天才,他们仿佛总是可以对任何难题随随便便就迎刃而解的……
教皇要拉斐尔作装饰的宫廷里,有一间很重要的厅事,教皇每个礼拜都要在此进行一些宗教事务,因此这间厅事被人称作是“签字厅”。
拉斐尔的任务,便是为签字厅创作壁画,《圣体争辩》和《雅典学院》应运而生。
《圣体争辩》是一幅宗教画,画里洋溢着拉斐尔一贯的人文主义精神,详和而安宁。
而《雅典学院》,则是一个理想的世界。
这幅画集中了希腊历史上有名哲人多达21位,他们来自不同时空不同地区,每个人的姿势都非常有性格,体现出了他们的特点和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画家脑洞大开的实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理想国。
其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柏拉图指着天,象征着理想主义,亚里士多德指着地,象征着实用主义。
慢,再看一下,柏拉图分明就是达·芬奇老年的样貌啊。拉斐尔把这个最具权威的代表给予了他最迷恋的前辈。
下方空地,一个支颐独坐,落落寡欢,他的历史形象是“哭之哲人”赫拉克利特,而样貌则无疑就是别扭的米开朗基罗。他们的共同之处……瞧着“哭之哲人”这个外号就明白了。对,他们都是很孤僻,很不合群的。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要点,拉斐尔都把握非常准确。
也绝对不是抱着贬低态度来画米开朗基罗的,他可独占那么块空地,比达·芬奇的C位还显眼。
很容易想见,年轻的拉斐尔驰骋在他欢快的想象乐园里,他的理想国,他的史上哲人空前盛会,拉斐尔自己可不愿易错过了啊。
然而毕竟拉斐尔是谦恭而谨慎的。瞧,他在这里,只是微微露出了一点,但是,参予其中了!他也是这璀璨历史星河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 我会画画,还会赚钱
拉斐尔短暂的一生,画了300多幅画,要是算上草图那就更多,其中不乏规模很大的壁画。单看工作量,神仙都完成不了啊。
个中缘由,是拉斐尔深谙群体力量的真理。
他才不像前辈那样,一个高冷得不要学生,一个享受得只看颜值。
他的学生,是有实力的,能在实处帮助他。
他的学生瓦列里,就是撰写《大师传》的作者,文艺复兴三杰的第一个传记都是他写的。
他所收的学徒数目惊人,据说有一位亲王的随侍扈从那么多,他把学生分门别类,一批人干一种活,在他出了底稿之后,每个人就开始流水线一样进行绘画制作,最重要的步骤则由他亲自把关处理。
拉斐尔拥有这样一个现代化流程工作室,所以,他干活效率奇高,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三杰之中,他是最富有商业头脑的。
| 画里真真,终归虚无
文艺复兴三杰,都没有结婚。但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差不多被公认是同性恋不同,拉斐尔的身畔,围绕着数不清的美女。
拉斐尔的画中,以圣母画尤为出名。从他年少起,即开始作各种各样圣母画,一幅幅恬静温和、美丽而富有人性的圣母像在他手底下诞生出来。
他的母亲或许对他的圣母形象有影响。那个时代,婴儿多半是交给乳母打理,而拉斐尔小时候,则是由母亲亲自喂养的。他母亲在拉斐尔8岁时便即去世,但那种温柔慈爱的母性光辉理应是在拉斐尔心中生了根。
拉斐尔爱美女,也是出名的。有人问他,从哪里找来这么多美女模特,才能画出如此之多美女肖像。
拉斐尔回答得很有意思:为了画出出色的美人儿,我当然就要看很多现实中的美人儿啊。
不过,现实中完美的美人不多见,所以,还得加上想象,实现其艺术价值。
他流连花丛,有时甚至于乐而忘返。
一次一个好朋友请他作画,但拉斐尔正迷恋着一个美女,强行将他邀到家里,他是茶饭不思,愁眉苦脸,根本无法展开工作。
朋友很聪明,一见不妙,当即把那位美人儿一起也请到家中。美女作伴,拉斐尔于是快快乐乐的完成了工作。
在他31岁的时候,声望达到顶点,宠信也达到顶点,教皇亲自作媒,把一位红衣主教的侄女许配给他。
拉斐尔并不是很想要这门婚姻,但又无法拒绝,虽与这位门第显赫的姑娘订了婚,却一直拖着不肯正式结婚,直至死亡。
他那时,深深地爱着一个平民姑娘,她是一位面包师的女儿。
拉斐尔热恋着她,给她画了非止一幅的肖像。他在美女的臂环上,刻下了拉斐尔的名字,正式宣告他的爱:卿卿归我。
如果他没有早夭,他是不是会真的迎娶这位平民姑娘?
可惜,一切都随着生命的消逝戛然而止了。画上真真,终归虚无。
拉斐尔生了一场病,起先只是发烧,谁也没有当回事,谁曾想病情急转直下,仅仅十五天后,年仅37岁的拉斐尔与世长辞。
普遍说法,拉斐尔是由于纵欲过度才猝死的,不过,他一生工作量之巨,应该也是早亡的原因之一了。
但不管怎样,都不能稍减教廷以及社会对这位大艺术家的尊敬。教皇下令,把拉斐尔葬于罗马万神殿,如此规格,在他之前的艺术家从未享受过。
| 保护艺术,尊重版权
写完了文艺复兴三杰的一个系列,作者最为感叹的,即是当时罗马开放的艺术空气,解放的思想意识,无不体现出对于艺术的尊重,对于原创版权的尊重。
16世纪,也就是我国明朝中叶,那同样也是一个思想文明和艺术创造井喷的年代。但是,艺术家们、文学家们得到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
当时虽然也有了印刷业务,有大量的书局,比如象冯梦龙,他就是以写书为生的,赚得还不少,但是社会地位却不够看。由于没能跻身仕途,创作出“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东周列国志》、《情史》、《智囊》这样流行书藉的作家,争一个心爱的妓女都争不过人。
还有很多作家,写出的作品连名字都不敢留,比如《金瓶梅》,就连《西游记》作者,近年也多起争议。——要不是靠着著作不能糊口,比这个年代更晚的曹雪芹或者也不至于完不成《红楼梦》吧!
象唐伯虎那样的大艺术家,一生得到的只是终身不得科考的耻辱,画得一手好画,在其生时便伪作无数,可是,经济情况却穷困潦倒每况愈下。
造园家计成,写出我国第一本造园著作《园冶》,但他承接造园为生计所迫,甚至羞于承认自己是个园治家。
计成还是属于文人之列,得到了一大批文人追捧,而象平凡却富有巧思的匠人,就更加不得而闻了。
对比一下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待遇,不能不为之掩卷长叹。
即以三杰为例,达·芬奇被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好好供奉了十几年,据说甚至是死在国王怀里的。出身平凡的拉斐尔,与红衣主教的侄女订婚,甚至教皇还抛过橄榄枝给他一顶红衣主教的帽子。他的豪宅,以及庞大的工作室,都是凭着自己力量购置的。
米开朗基罗非常非常富有,虽然他自己老是嘟囔没拿到钱;在他最受宠的时期,教皇甚至为他在施工地和他的家专开一条走道。
在达·芬奇和拉斐尔相继死亡之后,教皇或者意识到这一点:属于罗马的骄傲,正在远去。
所以三杰中唯一还活着的米开朗基罗倍加照顾,尽管这个倔强的老头摔断腿不肯瞧医生,服侍他的仆人赶跑一拨又一拨……
教皇却说:“使他活得更长久,以发扬罗马、他的宗族与他自己的光荣。”
时代远去,二十一世纪,希望我们的创作者和他们的才华,不再受到主观因素的埋没和扼杀,不再得到不公平的待遇。
约翰内斯·里彭豪森《拉斐尔的死亡》
,